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炮舰政策”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驻兵权、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居住及租地权、自由传教权等等特权。东交民巷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丧权辱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1901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同英、法、美、俄、日、德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第七条规定,将东交民巷周围1000余亩土地划归各国,用做使馆、兵营或教堂,中国人民不准居住。此后,各国在东交民巷修筑工事,建造兵营,地处京城腹地的这片土地,俨然成了“国中之国”。即使是抗战胜利后,除意大利、日本兵营被收回外,其他兵营照旧在外国人的手里,东交民巷仍然保持着“国中之国”的特殊地位。中国的土地不许中国人居住,甚至不许通过,这是一件多么耻辱的事情!直到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入城仪式,威武的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列队通过东交民巷,50年来中国军队终于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一段历经百年的屈辱历史才算结束。
1950年1月,新中国刚成立3个月,人民政府便着手收回外国兵营。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将收回兵营的布告张贴到东交民巷各国领事馆门前。这虽然在各国意料之中,但那些各国的旧领事们仍然感到了惊恐,他们知道,东交民巷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大本营的历史真的彻底结束,永不复返了。虽然他们知道人民政府的决定不可抗拒,但还是进行了一番挣扎、狡赖。美国前“总领事”柯乐博两次写信给周恩来外长,向我方提出抗议,并在信中对我方进行威胁。面对美国政府的威胁,我方决定按既定方案行动,北京军管会通知柯乐博,接收兵营的行动于1月14日上午9时开始。无计可施的柯乐博只好乖乖地按时交出兵营。此外对法、荷等国兵营接收也按计划进行,于1月14日下午4点全部结束。只有英国人的兵营稍稍推迟了一些,于4月上旬收回。
继北京之后,天津等地的外国兵营也相继被人民政府收回,历经百年,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驻兵权”被彻底地清除干净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