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在这场王朝更替中李世民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大唐王朝的建立。
功高震主
最初李渊并没有反隋的想法,只想在太原独善其身,可是当时的隋朝早已因杨广的暴政民不聊生,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饿死。
李世民不忍看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力荐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推翻暴政,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李渊听从李世民建议于晋阳起兵,拉开了反隋建唐的大业。
李世民自幼熟读兵书,不仅能征善战还会任人唯贤,更是心系天下百姓安危,很快麾下就聚拢了一大批武将和谋士。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隋朝被推翻了,随后又出兵收编各路反隋义兵,最终替父一统天下,义宁二年(618年)李渊称帝。
李渊称皇帝后自然要论功行赏,封嫡长子李建成为东宫皇太子,封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战功赫赫,在朝堂和军队中声望极高,而且已经贵为秦王,封无可封。
李渊起兵反隋之初就承诺过李世民,如果李世民能帮他取得天下就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可是李渊最终食言了,他自觉有愧于李世民,便自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官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是所有武官之首,拥有举国兵权,可谓是权倾朝野,位同皇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深感不安,他虽然贵为皇太子,但论智谋实力威望都不如李世民,自从李世民被加封为天策上将之后,害怕李世民篡夺皇太子之位便对他起了杀心。
事实上李世民从未有过当皇太子的野心,只是他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李世民贵为天策上将,手中的教令等同于李建成手中的太子令,仅次于李渊的敕令。
兄弟相残
李建成拉拢四弟李元吉,承诺自己登上皇位之后会保他一世荣华富贵,李元吉自然开心地站到了李建成的阵营。
兄弟二人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诛杀李世民,可是这个消息被李渊得知,李渊大怒训斥了李建成,李建成只好将兵马散去。
李建成又拉拢李渊的嫔妃,许诺好处,让他们在李渊面前抹黑李世民。
张婕妤是李渊最宠爱的嫔妃,在李建成许下登基后保她家族封王拜相的好处之后,就开始找机会针对李世民。
张婕妤求李渊恩赐父亲山东十几顷地,李渊答应了,但此时张婕妤早已知道那块地被李世民分给了武将李神通,所以无法交给她。
张婕妤借此向李渊告状,李渊得知后训斥李世民,认为自己的敕命不如李世民的教令,随对李世民心生不满产生芥蒂。
看到李渊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李世民,李建成决定亲自动手。
他假意邀请李世民到太子府饮酒,却早已在酒中下了毒,可是李世民生性不爱饮酒喝得很少,虽然中毒吐血但性命无碍。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李建成有一匹烈马没有人能降服,便假意送给李世民,想让烈马摔死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被马甩下地,但他征战沙场多年,岂会被一匹马摔落而死,轻松化解了一场危机。
李世民对部下说,这是要害死我呀,可我的生死由天,岂会死去。
李建成得知后让张婕妤在李渊面前煽风点火,说李世民自诩天命,没人可以杀他。
李渊听闻大惊失色,自诩天命那不就是天子吗,随后立即召见李世民,对其痛骂一番,责令李世民在家闭门思过一个月。李世民跪地解释但盛怒之下的李渊根本不听。
李建成在李世民闭门思过的一个月,联合李元吉以及李渊的两名嫔妃张婕妤和尹德妃,利用手中权力对李世民麾下的武将谋士下手,不是贬官逐出长安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死牢,就连房玄龄也不能幸免。
尘埃落定
一个月期满,李世民恢复自由之后才得知此事,那时他身边的谋士只剩下长孙无忌二三人,武官中能力佼佼者也只剩下尉迟敬德一人。
至此,李世民的处境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房玄龄在被李建成贬出长安之前私下对长孙无忌说:
“如果秦王不反击,照这样下去我们都难一死,大唐江山恐怕也会不保呀,该反击了”
昔日为大唐打下江山的文官武将们被李建成迫害,死的死,贬的贬,逃的逃,长孙无忌决定联合尉迟敬德劝说李世民反击。
“秦王,如果再不反击我们迟早会死,大唐也会毁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中,如果秦王还要顾及兄弟情义不肯反击,我们只能逃走,总比被杀死强”
李世民始终犹豫不定,他无心争权更不想兄弟自相残杀,可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毁于李建成之手,终于下定决心反击。
很快,李世民密见父亲李渊,告知李建成、李元吉与张婕妤和尹德妃私通,淫乱后宫。
李渊震惊之下,命令李世民次日早早上朝,当面和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对质。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只等李建成和李元吉前来。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马而至,发现不见守门侍卫,意识到不对,立即调转马头飞快而去。
与此同时李世民飞马而出追赶,李元吉见状不妙,立即从战马上取出弓箭,回身射向李世民,但是没有射中。
李世民也不再迟疑,驻马而立,随后搭弓射箭,李建成中箭倒地而亡。
此时伏兵杀出,李世民的战马受惊狂奔至一片树林,摔下马来,一时间头晕眼花起不了身。
此时李元吉正好逃进树林看见倒地不起的李世民,没有犹豫拿起弓箭就往李世民脖子上套,想要勒断李世民的脖子。
就在这危急关头,尉迟敬德骑马赶来,一剑杀了李元吉。
李建成、李元吉被杀的消息由宰相裴寂禀报了李渊。
李渊大吃一惊对裴寂说:
“他们兄弟竟然到了互相残杀的地步,接下来怎么办?”
裴寂说:
“世民战功无数深得民心,建成嫉妒心太重,既然已死,就立世民为皇太子吧”
一月之后,也就是626年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在位的二十三年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开创了“贞观之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