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发布一下 0 0

或许有些朋友,注意到自己城市的部分路灯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光秃秃的一盏统一照明灯,正如当下大热的智能路灯概念所展示的那样,配上了光电板、广播、监控,有些甚至配上了Led屏以及wifi。

总之,这些路灯的功能变得很多元,承担起照明之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政人员的工作压力,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一点缩影,竟然也在一盏路灯上被反映了出来。

我是老k,最近很多关于科技产品革新的新闻,让人不禁感叹,如今科技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智能系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禁让老K谈兴大发,想聊聊国内外智能生活领域的发展,我们分上下两期,本期先来聊聊从国外发展起来的智能系统,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痴迷生活“智能化”。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对于80、90这代人来说,最初接触的智能产品,或许是电脑。一台轰鸣的主机,搭配一个大头彩色显示器,组成了当时最高端的电器。不论是看剧、听歌、玩游戏,跟万里之外的朋友聊天、视频、通信,甚至是办公,在一台电脑上就能轻松实现,电脑在那个时代,以绝对丰富前卫的功能称霸,那个时候对于电脑设备的定义,还不叫“智能产品”,而是“高科技电子产品”。

在那个时代,电脑的普及程度并不高,由于技术力的制约,生产成本高居不下,电脑也是实打实的奢侈品,在80、90时期成长的人,大都没有受到电脑普及的好处,这不免有些遗憾。那么真正在时代里,划分出“智能产品”这个概念的契机是什么,是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的先后问世。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或许有人为塞班系统叫屈,明明塞班也被称为智能系统,让诺基亚雄踞智能手机榜首,为什么现在把它排除在外。

曾经诺基亚的塞班系统称霸手机市场数年,不幸的是,由于塞班本身沉冗不够灵活,且垄断封闭的性质,并没有建立起智能操作系统生态,就注定这不是一个真正能健康发展的智能系统,诺基亚拒绝了安卓后,迅速成为时代眼泪,即便是现在回头分析诺基亚手机的表现,也很难把它归进智能产品中。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回到正题,我们来看看苹果和安卓系统问世的故事。有些关注科技的朋友可能知道,苹果在最初并不是做手机的,苹果手机之所以能问世,完全是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 ,灵感的爆发而已。

2001年,苹果推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数字多媒体播放器iPod,前卫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当时甩开其他音乐播放器几条大街的科技感,让iPod一跃成为时尚科技的代名词。但iPod的流行,并没有让乔布斯意得志满,反而让乔布斯产生了许多不安全感,世面上的手机,有一部分也具备音乐视频播放功能,在这个前提下,iPod单一的功能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很快会被别的产品替代。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乔布斯的担忧不无道理,在移动手机开始配备摄像头后,数码相机的市场迅速被挤压,这说明单一功能产品的确很难产生竞争力,对电子产品功能需求暧昧的当时,任何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电子产品,都会在市场掀起风暴,而iPod极有可能在这场风暴里消失。乔布斯当时还没想做苹果手机,他想专注延续iPod的荣光,但市场发展是残酷的。

综合考量后,乔布斯决定以跟摩托罗拉合作的形式,尝试将iPod与手机结合起来,但这次尝试,是一次噩梦。苹果与摩托罗拉合作的ROKR音乐手机,并没有如预期般惊艳,甚至从外观来说是一种设计灾难,而在本该主打的音乐功能,也直接跌入深渊,不仅从iTunes下载音乐困难,而且也只能容纳100首歌曲。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这对乔布斯的打击是巨大的,自己的创意和引以为豪的产品都被现实亵渎,让他无法接受,也正是在这样的打击下,乔布斯决定亲自上场。他认为,理想中的手机产品,是能兼具娱乐与工作功能的,于是当时的团队定制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把iPod直接升级成手机,或者把Mac电脑做成微型触摸的平板电脑。

从这里不难看出,苹果在科技创新上的长远目光,2000年初,苹果就开始着手触控平板电脑的开发,这一举措无疑领先了其他公司几十年,由于手机开发的优先度,平板电脑项目被暂停。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乔布斯的领先思路,导致第一代苹果手机经历了无数的推倒重来,从手机是配置物理键盘还是采用屏幕软键盘,再到屏幕材质、手机功能与操作控制,都藏着无数开发者的血泪,也正是这些血泪的堆砌,使苹果在手机上进行滑动解锁的创新,那句“slide to unlock”,不仅仅是对手机的解锁,更是在一个时代,解锁了电子智能产品的未来。

同时,乔布斯也放弃了传统手机可更换电池的设计,采用不可拆卸更换电池,而这样的举措,只为了让第一代苹果手机更轻薄,哪怕在当时无数人诟病这些设计,但在后来的发展里,这些设计却成了各大厂商竞争的升级点。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或许是对开启智能产品时代的自信,乔布斯决定在2007年1月推出第一代苹果手机,但这个决定明显过于匆忙,因为在此前,他决定在现场演示的原型机都无法正常工作。

由于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开发,初代苹果手机还有许多没有先例可循的问题,例如系统大量Bug,会导致播放歌曲或视频时中途崩溃,要么不能接通电话、不能联网,或者直接黑屏死机,而且当时的wifi基带不够稳定,会导致信号接收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在发布会上出现,那初代苹果将直接夭折在襁褓里。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不过乔布斯团队在他的影响下,早就学会了剑走偏锋,他们决定让乔布斯在发布会演示时,通过特定的顺序操作展示各个功能,让初代苹果显得顺滑正常,同时在现场配备多个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2007年1月9日,身着休闲T恤,穿着白球鞋的乔布斯走上发布会,自信且从容的告诉整个世界,第一代苹果手机iPhone 2G来了,这款手机将重新定义“手机”,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改变,人类的移动通信智能时代从此开启。

而苹果在后续的发展中,也贡献了无数个智能亮点,Touch ID 、Face ID,到现在最接近AI概念的Siri语音助手,都一一被苹果实现,同时,iPad、Apple Watch、Apple TV等设备的亮相,填充苹果在不同智能领域的空白,而依托同一个apple ID实现苹果产品的互联,更是让许多果粉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优越性。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想一想,三指在你的iPhone抓取一张图片,然后三指释放转存到你的iPad上,是多么充满未来感,苹果不遗余力构建的智能产品生态,成为全球科技界所追求的标杆。

但苹果的优秀,也不是没有局限性,苹果的智能系统不开源,这一优秀的系统都是自己独有,这虽然让苹果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以及整合开发进步的独创性,对其他也需要发展的智能产品公司,无疑是有打击的,所以就不得不说,安卓系统的诞生,为世界智能科技进步,添了一把火。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事实上安卓系统的开发目标,也不是为了移动通信,而是为了让数码相机的操作系统更加优秀,由于市面上手机大多搭载了照相模块,数码相机的市场迅速萎缩,安卓之父安迪·鲁宾决定转移方向,让安卓系统成为手机内部使用的操作系统。更有趣的是,安卓系统的立项,远远早于苹果手机。

2003年10月Android公司就已成立,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因为安迪·鲁宾十分喜爱机器人,所以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Android(机器人)。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安卓系统的开发,也充满困难,他们不缺创意和技术的团队,最缺的是资金,而安迪·鲁宾又偏偏野心十足,想让安卓成为一个免费开放的系统,应用在所有愿意接受它的移动电子产品上,在极度缺乏资金前提下,安迪·鲁宾不得不寻求投资,以支撑他的梦想。

2005年1月,安迪·鲁宾和团队创始人到谷歌山景城总部会谈,将安卓系统的构想做了详细解读,不幸的是,当时的谷歌只有拉里·佩奇欣赏鲁宾的构想,幸运的是,还好有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欣赏安卓的开发思路,于是双方约定进行第二次会谈,前提是谷歌需要看到安卓系统雏形。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于是45天后,第二次会面顺利开始,安卓系统的四位创始人全部到场,并向谷歌展示了一款安卓软件原型,在科技智能领域一直领先的谷歌,自然是慧眼识珠,当下决定想要收购安卓,2005年7月11日,Android团队搬进了谷歌。

原本的安卓系统开发,一直处在一个平缓的节奏里,唯一一个重大进展,是谷歌牵头成立了所谓的“开放手机联盟”,它包括HTC和摩托罗拉等手机制造商,高通和德州仪器等芯片制造商,以及T-Mobile等运营商,谷歌意在通过这个运营闭环,让未来发布的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能够震惊世界。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2007年,苹果手机的面世,打乱了安卓系统开发的脚步,这也让准备首先推出全键盘手机的谷歌,不得不把系统优化方向,转移到全屏触摸的升级板块,否则未来在发布时,极有可能低苹果一头。

经过开放手机联盟平台的共同努力,2008年9月22日,谷歌正式对外发布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又名HTC Dream,9月23日,谷歌发布了Android1.0,改变世界智能科技的另一大巨头,从此亮相。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由于安卓系统开源且免费,让更多手机厂商将目光转移到了这个系统上,我们所熟知的,三星、摩托罗拉等,都依靠安卓,持续称霸整个世界,而国内许多新晋移动电子产品公司,例如小米、OPPO,也因对安卓系统的二次利用优化,实现了个性化产品的输出,站上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舞台。

在智能生态圈的建立上,安卓也紧随苹果,谷歌在2014年,发布了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系统,Android TV系统,以及Android Auto汽车系统,2016年,发布Android Things智能设备,属于安卓的智能生态圈,已经初具雏形。而且在人工智能与5G通信发展的赋能下,搭载了安卓系统的智能汽车、智能家居,都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现在我们所能接触的智能电视,以及智能冰箱,都应用了安卓系统,由于人工智能目前在安卓系统的应用效果不够显著,这也使得安卓在此发展上略逊于苹果,不过,未来谷歌着力于人工智能在安卓系统的应用升级,相信未来安卓会更加优越。

不论是苹果或安卓,都是这个时代的创新引导者,都在致力于建立真正的智能生活,形成这个时代特有的智能生态圈,引导世界走向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电子设备,都在追求智能化,因为苹果和安卓的成功,证明了创新的确能够改变世界,一些看似不必要甚至激进的改变,都是在向智慧未来迈进,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必然的动作。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华为一定要研发鸿蒙系统,并且建立起充满华为特色的智能生态圈,不过,关于华为鸿蒙系统的话题,我们在下一期细说。

目前人工智能的奇点还没到来,技术还处于前期阶段,一旦奇点来临,将会爆炸式发展,或将重新定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大胆期待一下,未来苹果与安卓的相互比拼,以及更多智能系统类似鸿蒙的出现,会推动这个世界,诞生怎样璀璨的智慧结晶

智能生活的启蒙上: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有智能生活?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电器全都智能化后,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大不一样。下期,我们走进华为鸿蒙,谈谈这个国有智能系统的魅力所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