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翔的硬笔书法课下载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究竟应该只听口舌上的真理,还是应该相信实践出的 真知,道理上说好像毋庸置疑,但是放到实际的工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平 原君那样做岀正确选择。因为巧舌者往往也是聪明的职场达人,他们很知道如 何能让上司开心,如何能保证自己在不付出实际劳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凭着三 寸不烂之舌而获得领导的器重甚至偏爱。
沈翔的硬笔书法课下载
而那些只会埋头做事,很少揣测领导 心理,甚至偶尔还会因为恃才傲物之类的品行,不屑与管理层沟通感情的实干 者,即便掌握的是真知灼见,并且也付出了实际的辛勤劳动,也无法得到应有的 尊重和重视。
恒动指南
要对自己的核心员工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包括实际工作能力、性格特点,以 及处世态度,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颛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是故
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魏纪二・魏文帝黄初四年》
L译文】
蔣葛亮事必躬亲,连公文都自己校对,主簿杨顺跟他说:“您不能这样啊, 治理国家是有制度的,上司和下级做的工作不能混淆,……所以古人说'坐而 [论道制定策略的是王公;亲自去执行命令的人是士大夫'。”
笔记,
诸葛亮是个好员工,但不是一个好领导,因为他犯了作为管理者的大忌,那 就是凡事必躬亲。
作为一个丞相,他可以敬业,但是他应该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他的主要 职责不是去汗流泱背地校对公文,而应该去看这些公文里的大政方针是否正确, 是否可以抗击曹操保卫幼主。
为人不可越位,说的不仅是属下越位,同样也包括作为领导的包揽了不应该 干的工作。一个管理者的作用应该是事务总揽,裁决大事。
优秀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并发挥他们最 大的潜能,而不是事无巨细,不肯放权。
臣听说君王并不亲自管理小事,而是让官吏们各司其职,所以舜帝任用九 位贤人,自己不用再操心,不出庙堂而天下大治。
吴国太子孙登给西陵都步鹫写信,请求其指教治国方略。步鹫在回信中把 当时荆州界内情况和各官吏的品行才能一一分析报告,同时告诉他做皇帝的要 义,即人君不亲小事,做皇帝的关键是让官吏们各尽其责。在这一点上,步鹫要 比他同一个时期的诸葛亮聪明得多,诸葛亮只知道事必躬亲,拣了芝麻丢了西 瓜»最后累死在五丈原O
企业越做越大,做领导的,要学会放权,这一方面显示领导对于员工的信任, 给他们发挥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是领导力提高的表现,因为对公司掌控力的一 个重要表现就是对于人才的掌控力。柳传志在企业经营上有个著名的战略思 想,就是要学会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其核心就是人事战略的巧妙布局。
.所以,人君不亲小事的前提就是要学会人事战略布局,要让适合的官员能够 做到恪尽职守。
好的领导是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
蔓期二
赏不遗远,罚不阿近
丞相长史张裔常称亮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 以贵势免,此贤愚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魏纪四•魏明帝青龙二年》
L译文】
丞相长史张裔常夸奖诸葛亮:“你不会因为某人与你疏远而不奖赏他,也不会 因为他是你的亲朋而不处罚他,不会给那些无功的人封爵,也不会给那些权贵赦免 刑罚,这就是在我们这里贤能者和一般人都能够忘身报国的原因I
张裔称赞诸葛亮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赏罚分明,不以权谋私,也不畏 惧权贵……这样的人真是难得。他认为蜀汉的民众之所以能舍身报国,其中的 重要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赏罚分明,大公无私•
一个人要做到大公无私,赏罚分明,最重要的是学会管理自己、把握自己,一 碗水端平。冯仑有本书《伟大是熬出来的》,其中提及,“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之所 以失败,很多都是因为放纵自己,放纵自己的欲望,比如战略上多样化,组织系统 和人脉也管理不好七处理不好的表现之一就是太没有原则,特别是在面对“自 己人”的时候。
而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如此,比如冯伦说在王石公司,朋友、战友一个没有。 “他坚持原则到什么程度,曾经有一个原来一起做生意的朋友,在北京拿了个批 文,要王石做,但是王石已经决定公司不做这种业务了,这个入还是来了,都是男 子汉,都是'老江湖',最后竟然给王石跪下,说就这么一次,王石还是坚决不做, 后来这个人真跟他翻脸了。所以据我观察,伟大就是管理自己。”
企业家要学会公正、公平地去处理事情,解决争端,赏不遗远,罚不阿近,处
理和管理好自己的人脉和社会关系。
理阳三
抄新律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民
春,正月,丙戌,贾充等上所刊修律令。帝亲自临讲,使尚书郎裴楷执读。 楷,秀之从弟也。侍中卢琏、中书侍郎范阳张华请抄新律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 示民;从之。
——《晋纪一・晋武帝泰始四年》
“【译文「---~'一~~ -— '
春,正月,丙戌,贾充等人向晋武帝献上他们刚刚修改完的律令。晋武帝 亲自来讲解,并让尚书郎裴楷诵读。裴楷是裴秀的堂弟。侍中卢奨、中书侍郎 范阳张华,请求抄写新律令中有关死罪的条目,在驿站张贴以使天下民众知 晓,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随着组织的不断进步和环境的变化,改变组织的管理 制度,这是十分必要的。改变制度的目的在于每一个成员的严格遵守,特别是与 其切身有关的利益部分以及改变的最主要的部分,应该让每个成员迅速地知道, 而不能等他们违反了制度之后,再拿出新制度让他们学习。这也违背了制定制 度的根本意义。
晋武帝登基后,新人新气象,他的第一把火也从修改律令开始。制定完成 后,他不仅让尚书郎在自己的面前诵读,仔细研究和考虑这些制度是否适用。更 重要的是,他听从了张华的建议,将这些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死罪相关条目,张贴 岀来,以便让百姓严格遵守。
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让人去遵守它,是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而不是惩 罚人。但经常见到的是,董事会修改完公司管理制度后,只有少数人知道,这样 的制度修改,跟没修改没什么两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