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发布啦 0 0

皇位之争几乎在历朝历代都会发生,毕竟皇帝在古代就是天下至尊,掌握权力的感觉总是令人着迷,因此,天然拥有皇位继承权的皇子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当上皇帝。

皇位固然很有诱惑力,但自然也要承担成王败寇的后果,在争夺中获胜登上皇位便罢,而那些争抢皇位失败的皇子,其下场往往会比较悲剧。

比如清朝发生的“九子夺嫡”,就是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中,四阿哥胤禛最终获胜,成为雍正皇帝,而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们则不同程度受到了打压。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不过在众多皇子中,十二皇子胤祹选择明哲保身,未参与夺嫡之争,但在雍正即位之后仍然受到过雍正的针对,职位和爵位多次被降,幸运的是,胤祹比较长寿,雍正去世后得到乾隆的重用。

那么胤祹有何特殊之处,能在激烈的夺嫡之争中独善其身呢?

苏麻喇姑抚养长大

要说胤祹为何无意参与夺嫡之争,主要还要与他个人的性格和心性有关,他本人对权势并不热衷,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和其他皇子争夺那一张皇位,而胤祹这种心性的养成和一个人有着重要关系,她就是苏麻喇姑。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苏麻喇姑自小便是孝庄的贴身丫鬟,曾帮助孝庄照顾过顺治与康熙两代皇帝,同时也是康熙幼年时期满语的启蒙老师,因此孝庄、顺治、康熙祖孙三代都将苏麻喇姑当作亲人看待。

孝庄的去世给当时已经年过七旬的苏麻喇姑带来沉重打击,她整日郁郁寡欢,水米不进,准备追随孝庄而去,继续服侍孝庄。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康熙看到苏麻喇姑这种状态心痛不已,他明白孝庄对于苏麻喇姑来说既是主人也是姐姐,几十年的陪伴使得孝庄成为了苏麻喇姑活在世上的精神寄托,孝庄的去世使得苏麻喇姑萌生了死志。

为了让苏麻喇姑从孝庄太后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康熙特意将十二皇子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恳请她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胤祹。康熙这一招果然奏效,苏麻喇姑的注意力果然转移到了胤祹身上,从此开始用心抚养胤祹。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苏麻喇姑在孝庄和顺治的影响下崇信佛教,每天必定诵经礼佛为康熙祈福,在苏麻喇姑的影响下,胤祹也对佛法非常感兴趣,因此胤祹在苏麻喇姑的抚育下成为一位心地善良、不喜争斗的“佛系”皇子。

无意夺嫡,仍被雍正打压

虽说胤祹对夺嫡并不感兴趣,但这不代表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子,相反,胤祹的能力曾得到过康熙的认可,不然康熙也不会让他掌管内务府,同时还将手中的一部分兵权交给胤祹掌管。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如果胤祹要加入到夺嫡之中,不一定没有胜算,但以胤祹母族的势力以及他手中的权势而言,很难争得过四阿哥、八阿哥等人,如果让他非要参与其中,免不得落得一个惨败的下场,所以胤祹既不夺嫡,也不加入任何一方阵营,力求置身于事外。

事实证明胤祹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雍正即位之后开始对曾经的“敌人”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进行疯狂的报复,很多人被圈禁乃至不明不白死去。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而胤祹在雍正即位之初则被封为履郡王,可见胤祹当初两不相帮是个明智的选择,但雍正果真对这个性格比较佛系的弟弟放心吗?其实不然。

后来雍正还是各种“找茬”,将胤祹的爵位从郡王一路降到镇国公。其实,胤祹的很多罪名都是可有可无的,罚与不罚全看与皇帝的亲疏关系,比如胤祹曾经错把雍正册封的妃嫔姓氏搞错,雍正为此大发雷霆,不仅严词斥责了胤祹,还将他降为奉恩镇国公。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如果这种发生在雍正最喜爱的十三弟胤祥身上,雍正可能不仅不会怪罪其失职,还会安慰他,这就是关系亲近的表现,而雍正对胤祹如此严苛,表明他对这个十二弟并不是很喜欢,因此才会一直打压胤祹。

受到康熙重用,得以善终

当然,雍正即位之初地位并不稳固,他打压胤祹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警告朝中某些势力,他也知道胤祹素来没有野心,因此雍正在皇权稳定之后,又恢复了胤祹的郡王爵位。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实际上,胤祹除了在康熙时期处理过一些实质性事务之外,在康熙、雍正两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一些礼仪和宗室打交道,尤其是主持丧礼比较多,其高光时刻是主持雍正的葬礼让侄子乾隆十分满意,乾隆即位之后晋升胤祹为履亲王。

乾隆对胤祹这个叔叔可谓相当看重,充分发挥他的专业能力,让他主持永琏、富察皇后的人的葬礼,后来又赐予胤祹御前免跪、可以乘轿进宫的特权,乾隆十八年,乾隆又将胤祹提拔为议政大臣,可见乾隆非常信任胤祹这个皇叔,因此才会重用他。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不过或许是闲散惯了,胤祹对朝廷事务并不感兴趣,很少过问或者发表看法,在相关史书记载中,胤祹出现的场景大多是在丧礼和祭祀仪式上,由此看来,胤祹将明哲保身的态度一直延续到了乾隆时期。

或许就是这种淡然的处世态度,让胤祹避过了皇室一次又一次残酷的斗争,他也因此成为康熙众多儿子中最长寿的一个,活到78岁寿终正寝。

胤祹去世后,乾隆十分悲痛,命其子永珹以嗣孙的身份为胤祹守孝,赐谥号为“懿”,除此之外,还命弟弟弘昼主持胤祹的丧礼,将其以亲王之礼风光大葬。

康熙十二子胤祹,未参与夺嫡之争仍被雍正打压,晚年却得乾隆重用

由此可见,乾隆心中对这位佛系皇叔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与雍正相比,乾隆对待宗室亲族并没有那么苛刻。

结语

胤祹在康熙众子中,无疑是活得最明白的那一个,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更知道如何取舍,所以才能在惨烈的夺嫡之争中存活下来,倘若当初他参与其中,说不定就没有后来长寿的履亲王了。

所以说,有时候也要明白,欲望越大,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7401.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