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票房破5亿#刚看完《独行月球》,怎么说呢,一部久违了的真正是沈腾与马丽领衔主演,有大段沈腾的独角戏,“含腾量”相当之高的一部开心麻花出品的影片,前期已经造足了势,首周票房也相当可喜,各影院将其作为主打影片,排片量很可观,预计后期票房还会上扬。
但,质量呢,如果从一部商业爽片来讲的话,已经足够了,可是如果是含腾量极其高的作品,大伙恐怕对其在笑点密集度方面会给予更好的期待,很遗憾,该片在这方面的表现,几乎已经赶上了近年来沈腾的春晚小品质量了,用四个字形容——黔驴技穷。
究其原因,从演员沦为综艺咖,临场抖包袱的水平不断进步,可是对于台词的处理方式以及人物情绪的把握,都太千篇一律了,演什么都是沈腾。孙红雷和黄磊就是他的前车之鉴,综艺做久了,人设就在观众的心里根深蒂固,也就很难再塑造人物角色了。角色立不住,就得靠剧情和台词了,当剧情足够复杂,场面足够宏大后,也就压缩了用台词抖机灵的空间,笑点不足也就顺理成章了。
问题来了,不好笑的沈腾,还是沈腾么?这方面就不得不佩服葛优了,无论喜剧还是正剧,演什么像什么,毫无违和感。不过也不能把锅都扣沈腾头上,应该更多的是编剧的锅,看似沈腾戏份足,但实则可供他发挥的余地并不多,这是一部典型的导演作品,导演的完成度很高,演员把自己交出去后,就身不由己了。
对比一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那部片就更吃演员的表现力,于是成就了魏翔。而《独行月球》更吃导演的完成度,于是算是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沈腾。
另外多说一点,中国空间站预计年内建成,该片也算是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对中国航天人的一种致敬。
近年来包括流浪地球在内的几部作品,都在用中国人的视角去拯救地球,而过去这事一般都是美国人干的,这其实就是文化影响力,当有一天再看到中国人拯救地球不再感到突兀时,说明我们的软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在这方面,仍任重道远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