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费,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发布一下 0 0


为了消费,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在经济里面有个概念叫折现,例如今天的一块钱和一年好的一块钱在价值上是不相等的。大部分时候,一年后的钱都会比现在的钱更加的不值钱,因为人们可以把100块钱存到银行,一年后拿到利息之后就比现在的钱更多。


假如存款利率为5%,而你发现你理财的速度根本就没有超过5%的增长率(放银行活期,或者余额宝等理财产品),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有没有必要存钱?


等钱可以正向生息的时候就代表着经济同样在增长,也就是说物价也会每年的在增长,所以有些物品今年买了,比下年买更加的划算。假如再算上一年时间的享受效益,早买早享受就显得非常的正确了。


为了消费,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接受过教育,所以跟上一辈对于理财的看法往往不一样。老一辈基本上选择把钱存到银行,而年轻人则相对来说比较激进一点,买点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当然也有不少投资者在股市中失利以后,就会败退到老一辈的保守阵线上。


既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理财上没有办法跑赢通胀甚至是无风险利率,那么你曾经某次购物的犹豫究竟是为什么?我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又舍不得。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那点钱,只是仅仅舍不得买。


正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喜欢的东西有时候的确不是可以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再加上现金的贬值效果,选择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显得更加“合理”。


写这些并不是鼓吹消费主义,但我也不否定消费主义,任何东西都应该客观对待。消费主义有积极的一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买东西,那么所有产业必然停止,回到自给自足的时代。


我只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那些和我一样不愿意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想法的朋友们,这种想法并不好。它不仅仅妨碍了我们享受心头好带来的愉悦,甚至会让我们在购买其他物品的时候也产生心理负担。


所以,下次看到你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就不要犹豫。买吧,奥利给!


记得转发给你的TA,让TA知道消费也没什么错。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