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开启了快节奏的模式。
早上忙着上班,吃方便面,
中午忙着吃饭,找快餐店,
晚上忙着加班,边吃边干。
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开个视频都是奢侈;
没有时间去逛街,网络购物快捷省事儿;
恋爱追求速度,闪婚闪离无所谓。
大家好像都在分秒必争,连吃饭都是顺带着,
感情都不再去悉心呵护,眼中好像只盯着前面,
无暇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更不会注意周边的风景。
既然这么着急,人生为什么还要给这么长的时间呢?
何不设定从出生开始直接冲到死亡,省去所有过程。
常言道:“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人生路,慢慢地走,不慌不忙,才能从容地追求到自己想要的。
1.放慢脚步,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多少同学时代的朋友,在各自娶妻生子,嫁为人妇后,
各自不再时常联系,偶尔联系一次也不过是朋友圈点赞。
以前迫切地想要赚钱,想要成功。
于是大学期间我总是着急地向前赶路,
对朋友的不理解满不在乎。
直到大学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
时常在没有人陪着喝杯酒的夜晚想起那段美好时光,
时常后悔当初不该过于追求那些所谓的成功,
静下心来将该走的人生路走好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尽管现在开悟了,可是朋友已不再,
时光不复返,也只好珍惜当下,
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不要在失去后才追忆后悔,
不必急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忘记欣赏路边的风景。
2.放慢语速,用心去倾听
少年时的曾国藩,讲话语速快,而且带着浓厚的湖南口音。
入京为官时,同事们听他说话甚是不舒服,
久而久之就故意疏远了他。
曾国藩发现后,开始着重放慢自己的语速,
也开始更多地去倾听别人的话语,
同事与他的关系恢复如初。
曾国藩曾经写下这样一句名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老人常讲:“祸从口出。”
在三思而后行之前的应该是三思而后说,做错了可能还有弥补的措施,
话着急说错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终会酿成错误。
平时说话应当慢慢地来,学会去倾听,
注意锻炼自己的语速,调整说话的力度,
你会收到显著的成果。
3.慢慢努力,人生才得圆满
曾国藩少时学习很慢,背诵古文更是多遍而记不住。
于是民间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有小偷去曾国藩家偷东西,
躲在房梁听曾国藩背书,后来小偷背过了,
而曾国藩还是背不下来,小偷内心暗自嘲讽,
并认为曾家这么傻的儿子,也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于是就走了。
但是,这种慢学习,甚至笨学习的方法,
却让曾国藩受益匪浅。
他求学扎实,每每遇到不懂的地方不会跳过,
而是绞尽脑汁读懂读透。虽然他慢,
他却能够记忆深刻,学以致用。
尽管学得慢,但是曾国藩日不离卷,
上厕所都要带着书看,
这种坚持也就不怕慢了。
反之,曾国藩成就了一番大事,
那个小偷却仍旧是个小偷。
攻克太平天国,曾国藩以极少的损失,
战胜了太平军,最终将太平军击溃。
他用的挖深壕、建高垒的办法,
所到之处先将自己保护起来,
再一点点地掘进围困敌人。
导致其打仗都要用时三五年。
虽然慢,却也没让敌人占到半分便宜,
最终赢得了胜利,受到皇帝的册封。
《后汉书·朱浮传》里写道:“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
竭尽全力地冲刺,而不懂得尊重客观规律,终将自食恶果。
体验过快的人生后,让他慢下来他根本不会适应。
先慢下来,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量变就会产生质变,人生总会“自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