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国产手机厂商“集体冲击高端”宣告失败,明年一大批旗舰机产线面临岌岌可危的处境。而那一边,苹果手机销量却创造历史,iPhone13系列打破过去10年最高纪录,两相对比非常讽刺,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爆料显示:国产手机集体冲击高端算是宣告失败了,有些品牌明年的旗舰产品线岌岌可危,要么做不出来要么不准备走量,再次厮杀中端市场。
看到这个消息让人无限唏嘘,从开始“冲击高端”到现在不过才两年时间,国产厂商原本以为可以吃掉华为留下的“蛋糕”,最终却落寞收场。经历过去两年的惨败,不少品牌已经元气大伤,高端手机销量几乎不见任何起色,甚至都不够营销费的支出,明年必须再次回归中端领域“回回血”。
几家欢喜几家忧,与国产品牌形成鲜明对比苹果赢麻了,根据统计机构S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第二季度销量高达4750万台。恐怖的不在于这个数字,而是苹果创造10年来销量最好的第二季度,打破历史最佳纪录,甚至有华尔街分析师评价,iPhone13系列销售数据令人难以置信。
一方面国产手机冲击高端惨败,另一方面是苹果打破历史最佳纪录,为什么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呢?其实早在去年,华为余承东就看清了事情的发展脉络,在朋友圈转发一篇名为《跌倒华为,吃饱苹果》的文章。余承东表示华为国内高端市场份额都让给了苹果,中低端档位让给了OPPO、vivo、小米,海外让给了苹果三星及国内同行。
当时还有人不服气,认为余承东过分吹嘘自己与苹果的分量,轻视国产品牌迟早要被“打脸”,却没想到一语成谶终于应验了。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并不太令人意外,因为国产品牌冲击高端太过心急,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仔细分析苹果、华为、三星这样的高端品牌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一家都对产品有着独特的理解,具备调动供应链为己所用的实力。厂商可以要求供应链只为产品而服务,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相对友商的竞争力。
其它国产品牌怎么样呢?虽然每个厂商都在发布会上吹嘘两个小时,仿佛做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可实际上这就是供应链的技术。只要肯砸钱,每个厂商不仅用着相同的处理器、相同的系统底层、甚至连屏幕、镜头规格都一模一样,只是加入细节调教而已,硬件层面没有太大差异。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苹果、华为、三星相当于开发商,虽然在市场上买来材料却自己盖房子,对所有户型的设计都能提出自己的理念。而其它厂商只是买来成品的物业,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入精装修,最多可以在不破坏承重墙的基础上做出小幅调整,和开发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待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市场失败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