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每天早晨都去广场里运动,每次经过广场都会看一眼排在第一排第一位叔叔,表面上看也许很多人认为他的动作很奇怪,甚至觉得不正常,但我却看到另一种美,是灵动的舞姿,这让我想起爸爸拜神时的动作,所以,让我不断在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自己?我们又如何改变自己?
我曾经拍过一个视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卖花的女孩在收摊的时候,把最后一朵玫瑰送给了街角的乞丐。乞丐回到家,把花插在玻璃瓶里,看着鲜艳的玫瑰花插在脏瓶子里,觉得很可惜,于是,把花瓶洗干净重新装进去。
他回头看了脏乱的屋子,觉得浪费了玫瑰花,于是,把屋子收拾整洁。他又闻到自己身上的臭味,觉得这么干净的屋子,不应该有酸臭的味道,于是,便给自己洗漱换衣。看到眼前光鲜亮丽的自己,不禁自问:自己为何是一个乞丐?
第二天,他便出门找了一份工作。慢慢他工作有了起色,事业也变得风声水起,乞丐最后成就了一番作为。
世间万事都有定数,病与痛、灾与难,因与果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选择的也很少,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权与自由。俗话说:“人生实苦,唯有自渡”。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你,除非那个人是你自己。
《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很多时候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改变,其实就是从当下改变自己,从修身开始!因为我们永远看无法改变别人,当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当你改变了,你周围的人也是慢慢改变,这个时间也许很长,却是很管用的,并且不会伤害任何人。生活都是自己的,都得靠自己去感受,去捕捉。
01、改变位置
有这样一句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风景不尽相同;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情自然也截然不同。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人在岸上驻足,有人在河流里畅游。岸上的人不理解河里的人,河里的人不理解岸上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的问题,看到的风景,也截然不同,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看这张图有几根?
站在左边的说4,站在右边的说3.有人错了吗?谁都没有错,只是大家位置和角度不同,看待的事物的观点也就有所不同。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触目皆是:作为父母,希望子女读书好,可以出人头地;作为子女,希望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好。婚姻里,丈夫希望妻子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妻子希望丈夫积极上进,知冷知热。职场上,员工希望老板互相体谅,不要总是画饼,老板希望员工自我驱动,不要总是谈钱......
很多人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是感受不到任何好意的。做一个善良的人,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心态看问题,人生才会简单,幸福才能不请自来。
《增广贤文》中讲:“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仪式就是告诉我们,用怪罪别人的心反省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原谅别人。人生不是单项选择题,没有非A即B,所谓最优解,一定是将心比心后的结果,是修养更是一种善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是理解更是智慧。
当我们遇到问题,改变苛求别人的惯性,重新塑造思考问题的方式。才能让荆棘满地人生,花香满地,才能让生命所有黑暗,在下一站柳暗花明。
02、改变圈子
贾平凹在《游戏人间》里写道:你所处的圈子其实就是你的世界,代表了你的审美和生活层次。不愿跳出舒适圈的人,你的人生会在安逸中,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去年,马龙的一个采访视频上了热搜。在采访时,有记者问他:“国乒为什么会长盛不衰?”
马龙回答说:“教练、队友都是世界冠军,会无形的动力鞭策你,这样的团队力量是国乒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圈子,影响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
正如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说的那样: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看过一段对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有人问:“一个人的圈子有多重要?”有人回答:“简单来说,你与大雁齐飞,目之所及皆是天空;与猪齐坐,目之所及皆是贪吃嗜睡。”
一个人在什么圈子,往往自己就会变成什么人。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正所谓:跟着苍蝇只能看到臭水沟,跟着蜜蜂才会找到鲜花。人也是如此,进入不同的圈子,就会拥有不同的人生。
和优秀的人学习,你就会遇见更优秀自己。静下心来,去做一些改变,去靠近那些热爱生活的人,去遇见下一个更好的自己。
03、改变思维
现实生活中,身处同样处境,有人因为懒惰而一事无成,有人因为勤奋而事业有成;有人抱怨困难太多,有人越挫越勇;有人因为不思进取,一成不变而让人生停滞不前,犹如一潭死水,也有人因为不断改变自己,积极进取,而实现了人生里的飞跃。而这一切,皆因我们的思维不同。
曾经我分享过三个木桶的故事,砍一棵树,高级思维的人做成酒桶,众人品着;中层思维的人做成水桶,众人用着;低级思维的人做成粪桶,众人躲着;同一个桶,思维层次不同,创造出来的价值意义就是天差地别。
人生已如此,你有什么样的思维观念,过的就是什么样的生活。有人说:“不要小瞧思维方式的改变,那会让你重获新生。”
藏在大脑中改变基因是人生最好前进方式。有时候你可以输给年龄,但不能败在思维,人可以输在起点,但不要让自己输在终点。放下过往陈旧的观念,打破固有的认知经验,把更多时间,放在修炼思维上。
正如作家刘润说过:“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更高级的人改变思维模型。不管你现在40岁也好,50岁也罢,你缺少的,永远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跳出原来的格局,用崭新的自己去学习崭新的思维,所有困难皆能迎难而上。不断自我突破,让自己变得更好。生活中,畏难是一种本能。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困难就像弹簧,你弱他强,你强他弱。
如果一开始只想着逃避,觉得自己根本就做不到,那步步后退结果,就是让自己越来越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如果能从即刻起鼓起勇气去面对困难,在和困难的交手中不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那困难对我们来说,才会变得越来越小。
所以,很多看起来很难的事,并非我们做不到,而是在一开始时,我们就拒绝打开那道门罢了。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艘航行远洋的货船遇到了台风天气,巨浪滔天,拍打的货船摇摆不定,几个年轻的船员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十分害怕。这时,老船长却显得十分从容不迫。他告诉年轻的船员们:“航行出海,遇到台风天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时,要第一时间关紧门窗,然后调整强有力的速度迎向台风,这样才有机会脱离台风的威胁。”
有船员不解地问:“难道不能掉头?或者想办法绕过它吗?”老船长听完,笑了笑,接着说:“你想掉头,但是船行的速度不可能快过台风;你转弯绕开它,去船的侧面迎向了台风,巨浪一卷,船也就翻了。”
人生有时也像一艘船,当困难袭来,就犹如航行中的船只遇到了台风,光想躲避,是没有用的,因为不仅躲不过,还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全力以赴直面它,迎难而上打败它。
改变自己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毛毛虫变成蝴蝶,经过了千辛万苦的蜕变,如果它一旦放弃,那将功亏一篑。改变自己的过程就好像登山一样,面对山顶那崭新的自己,你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山顶。
写到最后:杨绛先生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生,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人活着最有趣的事,就是还能不断改变,还能看见自己慢慢变好。
《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很多时候,不到困境,不到绝境,大多数的人都是不会自渡,也不愿改变自己。似乎只有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不得不改变了。我们要明白的是,一个人只有做到改变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有人说,人生有三难:认识自己很难,改变自己更难,成全自己最难。泰戈尔曾说过:“人最美的样子,不是成为别人,而是成为自己的时候。”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成全自己,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今天的分享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你去分享的话,麻烦把它分享或者点赞或收藏给更多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提升认知的乐趣,也希望你们喜欢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拜读此文。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