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珊临终前指着一箱苹果,家人不解其意,王震:他想送给毛主席

发布啦 0 0

1968年的一天,身体并不好的刘伯承元帅刚刚从中南海的西花厅回到家中,周总理今天邀请了一帮老战友一起吃饭,宴席上叶剑英即兴赋诗一首,陈毅表演了唱歌,气氛融洽,一片欢声笑语。

当刘伯承刚回到家里的时候,书房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刘伯承急忙过去拿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的正是王震将军的声音,刘伯承很高兴地说道:“是王胡子啊!好久不见,你回到北京也没说来看看我!”

邓宝珊临终前指着一箱苹果,家人不解其意,王震:他想送给毛主席

邓宝珊


让刘伯承没有想到的是,王震第一句话就哽咽着说道:“刘帅!我要给你汇报一个不好的消息,邓宝珊将军去世了!”

刘伯承听到此话一时有些发愣,沉默数秒后,他大声在电话里说道:“王胡子!你说什么?邓宝珊将军不是刚抵达北京不久吗?怎么会这样?”

王震在电话里将邓宝珊将军去世的原因简单说了一遍,刘伯承勇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我知道了!”

挂掉电话后,刘伯承双手撑着桌子,突然猛地将一个陶瓷杯砸碎在地上,这股动静将门外的警卫员吓了一跳,一名年轻的小战士急忙进来问道:“首长!你脸色不太好!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名小战士有些惊讶,他很少看到好脾气的刘伯承发这么大的火,小战士暗自认为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谁知道刘伯承只是简单地摆摆手,然后强撑着桌子坐下说道:“不好意思!吓到你们了!一位故人离世,一时间没能控制好心中的悲伤之情!”

这一天刘伯承坐在书房里坐了很久,他时而提起笔想写点什么,时而喃喃自语说道:“邓宝珊!当年我这条命是你救下的!我竟然连你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突然将自己关在里面,并下令不准任何人打扰他,毛主席手里的香烟就没有停过,这一天他很悲伤,原因是毛主席也接到了王震的电话,王震告诉他,邓宝珊将军去世了。

邓宝珊将军病重时,是毛主席亲自下令将邓宝珊接到北京治疗的,没想到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光,毛主席的老朋友已经去世了,毛主席和邓宝珊相交了半辈子,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是别人不能了解的。

上一次邓宝珊来到北京开会,毛主席还单独请他吃饭,喝剩的半瓶酒还躺在毛主席家中的柜子里,当时毛主席和邓宝珊做了一个约定,这半瓶酒等他再来时一起喝完,可是邓宝珊已经离开了人世,这半瓶酒也就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毛主席有些想念邓宝珊,他回忆起30年前和邓宝珊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时邓宝珊还是国民党将领,他们在一起亲密地谈论着抗战形势,商量着如何保卫黄河,阻止日本人的进攻。时间过得可真快,弹指一挥间,30年的时光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邓宝珊和新中国的很多开国元勋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比如周总理、叶剑英、乌兰夫刘伯承、王震等等。很多人会感觉奇怪,邓宝珊作为国民党的一方诸侯,他怎么会这么多我军重要领导成为好朋友呢?

张学良和杨虎城之所以发动西安事变,邓宝珊的游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杨虎城和邓宝珊曾经都是西北军的主要将领,邓宝珊的性格果决勇敢,杨虎城每每有重要的事情总会提前和他商量。

“九一八事件”以后,全国军民抗日呼声很高,杨虎城时任陕西省主席,他一直担心一个问题,日本人占据东三省后,肯定会继续蚕食我国领土,杨虎城每次和邓宝珊见面都会谈及这个问题。

邓宝珊也极力反对蒋介石的政策,有一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前往陕西公干,邓宝珊就很愤怒地对于右任说道:“于右任先生是蒋介石的智囊!蒋介石放着侵略我国领土的日本人不打,却将屠刀挥向自己人,你就不知道劝劝吗?如果所谓的领袖是想蒋介石这样,那么这个领袖不要也罢!”

当时一旁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听到此话都震惊不已,于右任则满脸通红,被邓宝珊说得哑口无言。

邓宝珊经常和杨虎城聚会,蒋介石来西安之前,杨虎城的心情很复杂,他特意邀请邓宝珊前来西安做客,说是有大事要和他商量,杨虎城对邓宝珊说道:“委员长来西安的目的是逼迫我等对付共产党,我已经受够了内战!这一次我想当面向他表明联合抗日的决心!”

邓宝珊听完此话后连连摇头,他很严肃地对杨虎城说道:“中原大战时,我和冯玉祥长官就已经和蒋介石为敌,此人的性格我还是很了解的,你的这些话蒋介石是绝对听不下去的!恐怕你还会被他罢职!”

杨虎城在一旁长吁短叹,过了一会邓宝珊的表情变得坚毅起来,他对杨虎城说道:“我手上有一个军,你和少帅手上掌握着几十万人马,想要促成抗日统一战线,手段还是要强硬些的!要我说,不如直接将蒋介石扣留在西安,逼迫他答应此事!”

邓宝珊的话让杨虎城瞪大了眼睛,他对邓宝珊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要好好考虑、 一下!”

邓宝珊回到榆林后不久,果然收到了西安事变的消息,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这件事最初其实就是邓宝珊建议的。

邓宝珊临终前指着一箱苹果,家人不解其意,王震:他想送给毛主席

邓宝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期间,邓宝珊也出力不少,是他向张学良建议让周总理、叶剑英出面,也是在这个时期邓宝珊解释了周总理他们。

抗战全面爆发后,邓宝珊被任命为国民党第21军团军团长,他的主要作战任务是驻守榆林,阻止日军北渡黄河,榆林离延安不远,当时毛主席就身在延安。

蒋介石给了邓宝珊一个军团的兵力,其实蒋介石的用心很险恶,他想让邓宝珊率领这一个兵团对八路军陕甘宁地区形成包围,在邓宝珊临行前,蒋介石就私下和他说了此事。

但是邓宝珊一到榆林,根本没有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行事,他主动联系了当时八路军留守延安的警卫司令肖劲光,提出要和毛主席见面。

1938年的2月份,毛主席邀请邓宝珊前往延安做客,邓宝珊欣然前往,这是他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毛主席一上来就幽默地说道:“邓宝珊将军!今天开始,你我就是邻居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万一哪天我这边有个紧急情况,你可要及时救援啊!”

邓小平听闻此话很动容,他没想到毛主席作为共产党的领袖,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邓宝珊也说道:“岂敢!岂敢!润之兄言重了!”

邓宝珊和毛主席一见如故,两人彻夜长谈,毛主席对当下的战争形势的分析,让邓宝珊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邓宝珊说道:“毛主席很早就提出持久战是对付日本人的唯一出路!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从那以后,邓宝珊经常前往延安做客,毛主席很喜欢和邓宝珊聊天,时间久了两人便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有一次邓宝珊和往常一样来到延安,毛主席让身边的警卫员下山买二斤肉招待他,但是警卫员面有难色,毛主席上前问原因,警卫员说道:“主席!你家里的银钱已经不够买二斤肉了!”

邓宝珊当时很是震惊,他没想到毛主席这么大的人物,生活竟然过得如此节俭,邓宝珊大为感动,第二天就命人送来五千块大洋,毛主席收到钱后说道:“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邓宝珊真是急公好义!将这笔钱交给肖劲光,让他用这笔钱为战士们改善生活!”

后来邓宝珊知道此事后不得不感慨说道:“毛主席的高风亮节古今罕见!”

1940年4月,日军集结了10万兵力企图北渡黄河,直取西安,榆林成为日军必须夺下的战略要地,邓宝珊率领21军团在黄河沿岸布防,日军的一个联队趁着夜色秘密渡过黄河绕到了邓宝珊大军的后方。

战斗打响后,邓宝珊腹背受敌,眼看就要支撑不住,就在战局最危急的时候,肖劲光率领一万多人突然前来支援,八路军战士直接来到邓宝珊的后方攻打日军的一个联队,仅仅5个小时后便将日军的一个联队击溃。

两支部队随后合兵一处,在正面阻挡住日军的猛烈进攻,成功守住了榆林。事后邓宝珊很惊讶地问道:“肖司令!你怎么知道日军会偷袭我军后方!”

肖劲光笑着说道:“我哪里会知道这么多哦!这是毛主席提前预料到的,毛主席三天前就让我们秘密埋伏在此地,只要日军偷袭贵军,我们就立刻冲杀出来!”

邓宝珊点点头说道:“毛主席用兵如神,当今恐怕很难有人能与之相比!”

解放战争爆发后,邓宝珊依旧驻守榆林,胡宗南率领20万人马挺进西北,他下令让邓宝珊从榆林向延安发起进攻,和自己的人马形成夹击之势,邓宝珊表面答应此事,实际上却按兵不动,胡宗南气得找他要说法,邓宝珊说道:“我一向反对打内战,难道胡司令不知道?我告诉你,就算是老蒋也调不动我!”

邓宝珊临终前指着一箱苹果,家人不解其意,王震:他想送给毛主席


因此事邓宝珊确实成为了蒋介石眼中的肉中钉,不久后蒋介石削减了邓宝珊的军权,使得他原先的两个军的兵力减少为两个旅。但是邓宝珊却满不在乎,他依旧不愿意和毛主席为敌。

也就是在这一年,毛主席和朱德联名给邓宝珊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极力劝说邓宝珊率部起义,邓宝珊考虑再三后回信说道:“只要时机恰当,机会合适,我邓宝珊一定会为人民革命事业出力!”

毛主席收到邓宝珊的回信后十分高兴,他对朱德说道:“我很害怕邓宝珊跟着蒋介石一条路走到黑!我们是朋友,我是不忍心和他刀兵相见的,现在看来邓宝珊将军是愿意和我们走一条路的!”

辽沈战役之后,我军第四野战军秘密入关,大军锋芒直指华北地区,刘亚楼率军只用了30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北平被彻底孤立,此时毛主席建议和傅作义和谈,如果北平能和平解放是最好的结果。

傅作义和邓宝珊是至交好友,傅作义委托邓宝珊作为主要和谈代表去和聂荣臻等人共商此事,前期的谈判并不顺利,原因在于蒋介石这边不断给傅作义是假压力,傅作义的态度也变得含糊不清。

关键时刻邓宝珊在深夜找到傅作义,他只对傅作义说了一句话:“你我相交多年!我绝不害你!如果你真的战败了,蒋介石对你还会是现在这样的态度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傅作义当即决定诚心和谈,邓宝珊建议傅作义主动将30万大军开出城外接受改编,此举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不久后邓宝珊也宣布起义,毛主席邀请邓宝珊进京一叙,这一天两位老友重逢,晚饭后邓宝珊有些醉意,毛主席让他睡在自己的家里,要知道毛主席此前从未让任何朋友在家中留宿,可见毛主席对邓宝珊有多么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因为旧伤复发身体一直不好,他坚持留在老家天水养伤,毛主席多次写信关心他的身体情况,其中有一封信邓宝珊视为瑰宝,毛主席在心中写道:“距离你上次来京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我本想抽出时间前往天水看望你,可惜事务繁忙,一直未能成行。如果兄身体好些了,可以来京散心,我很想与你见面!”

邓宝珊此时的病情严重,但是他坚持着一定要去北京和毛主席见面,家人出于为他身体考虑,纷纷阻拦他,邓宝珊发火说道:“毛主席待我就像兄弟一样!你们谁敢阻拦,我就将你们全部赶出家门!”

1958年邓宝珊搬到了兰州居住,当时王震将军正好从新疆去北京开会,途中在兰州停留,邓宝珊此时病得卧床不起,王震前去看望他,邓宝珊看到王震后十分高兴,早在延安的时候,邓宝珊就和王震成为挚友。

两人寒暄过后,就在王震准备离开的时候,邓宝珊含住王震说道:“烦请你一件事!走的时候将门口的箱子带给毛主席,里面是我自己种的苹果,十分美味,送给毛主席尝尝!”

王震开玩笑说道:“老邓你不厚道!我来了这么久你也没请我吃苹果!这个忙我可不愿意帮你!”

邓宝珊笑了笑,王震的警卫员说道:“首长!刚才已经有人将一箱苹果搬到你车上了!”

王震哈哈大笑离去,毛主席收到苹果后特意来信感谢邓宝珊,毛主席在信中说道:“苹果很甜,大家都很喜欢吃!恩来和陈毅也都赞不绝口!”

毛主席的话让邓宝珊铭记于心,后来每年到了家里苹果成熟时,邓宝珊就下令说道:“这些苹果谁也不许动,这是留给毛主席的!”

十几年来,毛主席每年都能收到邓宝珊送来的苹果,这些苹果成为邓宝珊和毛主席之间友情的证明。

1968年刚开春,邓宝珊的心脏病犯了,情况十分严重,两次突发心梗,医生好不容易将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突然来电:“你病情这么严重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我已经安排专机将你接到北京治疗,等你的病好了,我们一起将上次的半瓶酒喝完!”

邓宝珊同意去北京治病,其实邓宝珊对于治病不治病的根本无所谓,他就是想见见毛主席。

抵达北京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邓宝珊的病情再度恶化,心脏大面积坏死,此时的邓宝珊只剩下一点清醒的意识,他不能说话,不能行走,一生给出的结论是,邓宝珊将军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了。

王震急匆匆赶回来看望他,当王震抵达后,邓宝珊迷迷糊糊中看到了王震,邓宝珊拉着王震的手,很想说些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王震紧紧握住邓宝珊的手,邓宝珊突然用手治疗指墙角。

邓宝珊临终前指着一箱苹果,家人不解其意,王震:他想送给毛主席

王震将军


邓宝珊的家人都不能理解他的意思,王震顺着方向看过去,发现墙角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纸箱,王震突然就泪流满面,他小声问道:“你是想让我将这项苹果带给毛主席吗?”

邓宝珊的眼泪顺着眼角慢慢流下,轻轻点点头,王震抱着苹果走出医院后失声痛哭。

后来王震将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在邓宝珊去世的那一天,毛主席看着摆在桌子上的苹果伤心流泪。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看着一箱苹果流泪,还是周总理道破原因:“主席睹物思人!他这是想念邓宝珊将军了!”

1970年的时候,毛主席在一次接待外宾的活动中,招待人员端上来一盘苹果,毛主席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就轻轻放下了,然后转头对身边的周总理说道:“这苹果没有邓宝珊送来的好吃,可惜他已经不在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