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公布了一份令众人大跌眼镜的公司财报,英特尔股市暴跌11%,收盘跌幅达8.6%,目前公司市值仅为1491亿美元。
这不仅是英特尔自2021年10月以来最大的跌幅,而且还是他们在市值上连续两个季度被AMD公司超越的证明,目前AMD公司市值为1531亿美元。
同时英特尔该季度的具体营业额也不容乐观,2022年第二季度英特尔公司共计营收153亿美国,净利润12亿美元,毛利润同比下滑至44.8%。
不过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接受采访时仍表示,尽管近几个季度的公司财报有点难堪,但只要英特尔走过这个低谷,并重新调整库存结构,相信很快就会迎来转机。
其实根据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员透露,全球市场需求下降导致利润下滑是必然的结果,而且受影响的也不仅仅是英特尔,还包括其他一些半导体巨头,例如台积电、三星等企业。
倘若国际市场的半导体需求一直没有增长,那么这些公司可能要面临比这更大的压力。而要知道的是,如今全球半导体行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和美国的相关政策有很大联系。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就在单方面的针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对中国的一些高端产业进行无理打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芯片行业。
需要指出的是,拜登政府为了进一步遏制中国,也同样制定了一系列对华法案。例如上个星期美国通过的“芯片法案”就是其中之一,还有美国牵头组织的芯片四方联盟,和日本的2+2芯片会议等。
其实不论是美国此前的决策还是近期的,都给美国半导体公司制造了一种他们会大力发展芯片的错觉,但拜登政府真的会专心发展芯片吗,并不,他们主要是为了打压中国。
在美国强行插手相关企业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之后,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国际市场的芯片供求关系。
按照美国原先的设想,在遏制中国芯片进口后,再进一步扩大芯片产能就可以起到控制整个供应链源头的目的。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美国可能怎么也没想到,正是因为他们的封锁,逼得中国企业埋头苦干。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已迅猛发展,基本可以满足内需,而这也标志着美国意图控制供应链源头的计划已经泡汤。
而且更讽刺的是,他们针对中国炮制的一系列芯片措施,反倒令其国内企业遭遇了困难。国际芯片市场供大于求,导致诸多半导体公司都出现了产品滞销的问题,毫无疑问英特尔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了,英特尔的业绩下滑并不能全部归咎于美国政策和国际市场需求,他们自己的内部问题也是如今陷入低谷的一大原因。
首先,英特尔为应对市场缩小决定全面涨价。由于全球的通货膨胀以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决定于今年10月份,也就是第四个季度开始对电脑、服务器CPU、PCH、NUC等产品等进行全面价格上调。
而英特尔的这一行为也直接引起了许多主要客户的不满,为其竞争者AMD的逆袭做了铺垫。其实英特尔之所以敢全面涨价,无非是仗着自己的产品知名度和国际地位。
英特尔作为最早一批半导体公司,凭借着优秀的性能在全球闯出了一方天地,但时间一久,也导致英特尔产生了一种“倚老卖老”的想法。
毫无疑问,英特尔这样的想法让他在同其他半导体企业的角逐中逐渐处于劣势。所以说到底,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其次,英特尔长期以来自产自销,与AMD以及美国其他的半导体公司不同,英特尔并没有找台积电代工,而是自己建工厂、流水间,自己生产芯片。
很显然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战略眼光,一方面是怕自己的工艺泄漏,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代工同行的产品专点外快。但同样的,这样付出的成本也会大一些。
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大产能,英特尔已经决定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建立工厂,届时将会提供将近1万个就业岗位,而建厂的资金却迟迟不见着落。
原本英特尔希望通过美国的芯片法案获得一定的启动资金,但美国政坛内部的分歧以及国会两党的矛盾是众所周知的,英特尔的建厂计划已经多次推迟。
总的来说,正是美国政府错误决策导致的外部原因以及他们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这个老牌的半导体企业有了没落了迹象。美国想借此打压中国,却害了自家企业,也算是活该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