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穴
【命名】解,散的意思;溪,地面流行的经水。解溪的意思就是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解散并流溢四方。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
【精确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自我取穴法】正坐,足背屈,与外踝尖齐平,在趾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按之有酸胀感。
【主治】牙疼、烦心、目赤、神经性头痛、眩晕、腹胀、便秘、脚踝疼痛、脚腕痛、下肢痿痹、肾炎、肠炎、胃肠炎等。
【配伍应用】
配血海穴,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要治疗腹胀;
配昆仑穴、太溪穴,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治疗踝部疼痛。
【一穴多用】
1.按摩:用大拇指按揉200次,用于治疗足背疼痛。
2.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可用于治疗头痛、腹胀。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