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去银行存款,说要存半年,银行说年化利率是2.93%,他觉得有点低,说那存2年吧,银行说存2年利率只有2.88%,张三比较吃惊,怎么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还越低?
于是张三说那干脆存十年,反正下辈子就靠利率吃饭了,结果银行说十年的年化利率是2.57%,更低。
你是张三,会怎么选?
一般来说,发行的短期国债规模会大大超过长期国债,我们以6月为例,当月美国财政部发行了9331亿的短期国债,2661亿的中长期国债,超过10年以上的长期国债仅仅只有352亿。
如果30年期国债利率提高1%,美联储上个月发行的美债利息也仅仅只是多了3.5亿。而短期国债利率如果提高1%,那上月发行的短期国债利息每年就多了93亿。
93-3.5=89.5亿,这是一个月的利息增加,12个月就是1074亿,美国上周通过的芯片法案说了好久,结果也才520亿美元而已。
所以一般来说,要确保短期利率低,长期利率高。
其实对银行来说也是如此,银行吸纳储户的资金,然后投放给中长期贷款,吃利差。这个利差越大,银行的业绩就会越好。
就拿国内来说,银行按照2.5%-3%的固定利率吸纳3年定期存款,然后按照5%以上的利率发给购房者,利差就是2%以上。
现在房地产贷款利率只有4%出头,银行的利差就急速缩小,银行业绩自然好不了,所以现在银行股萎靡不振就是这个原因。当然了,还有房地产断供和企业暴雷的原因,可是就算大家都不断供,其实利差缩小也会让银行股股价承压。
所以银行压力也挺大,银行这半年不断的想办法压低存款利率就成了必然选择,但是央行又不敢降低基准利率,所以商业银行的业绩估计要在下半年走低。
这种利率的混乱说明什么呢?
说明大金融危机无可避免!
从最近十年期国债的利率走势来看,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因素影响。
在这种政治因素下,美联储也顺势开启了正常的缩表进程。6月美联储缩表了68亿,大大低于预期的300,到了7月份,缩表金额就达到了297.53亿,符合预期。
缩表金额增加了,但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滑,这里面既有地缘政治的影响,也有美联储加息要结束的这种预期作用。
但是,过犹不及。
现在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已经到了2.5%,基本上和十年期国债利率持平了,基本没有利差的情况下,银行还能撑多久?
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就会被大幅降低。去银行吃2.5%的利息不香吗,为什么要去买市盈率25倍以上的美国股票?
今天大家的眼球都被佩洛西吸引过去,在欧洲,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冲突也是一触即发,北约威胁塞尔维亚是因为它和科索沃的冲突,还是因为塞尔维亚亲俄导致欧美的金融暴雷近在眼前?
黄金马上就要重回到1800,是什么因素在推动黄金价格跌不下去,又再次走高。
END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