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语文课上有篇课文就讲山里的孩子特别想出去看看山外的世界,于是,他们有时候爬到山的最顶端,去看看山之外的世界。可是,后来爬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后,得到一个令人悲伤的答案:在山的那边有什么呢?山的那边还是山。
清晨山景
我生在平原,长在平原。山,对于我来说,曾经是很遥远的地方,有时候在我们那边,会在天边隐隐显现一些山脉的轮廓,我和爸爸说,能不能去那些山旁边转一转。爸爸说:“那些山看起来不远,可是我们走不过去的,它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所以,在我大学之前,我基本没有见过什么山,更不知小时候那篇课文里山里孩子的无奈。
窑洞
前几天,我路过陕北,就下去转了转,待了几天。待的地方算乡村吧,可是乡村的田地却都不在平地上,都是种在坡上,山上,就连住的地方也是在山上,就像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场景一样,在那里,我才慢慢体会到山之外还是山的感觉,当你爬上了一座山,绿树萦绕,再望过去还是一座座的山,刚开始几天,我还兴趣正浓,天天会爬上去逛一逛,可是没几天就懒得再上去了,虽说山是土山,附近的几座也不高,但爬来爬去也确实没啥意思了。
村庄
留在村里的人,两极分化严重,要么年纪很大了,除了再去自己的地理转转,也不想单纯的去山上看看了,太累了;有的年纪很小,六七岁,可能是回来探亲的,也可能就留在爷爷奶奶身边了,对于山也失去兴趣,但由于精力旺盛还是偶尔会爬一爬。
山,带来的喜悦可能只是暂时的,但失落却久久存在。
住户
这里的农田,无法灌溉,真的是指望老天爷吃饭,雨水多了农作物自然也就长势喜人,可雨水少了,农作物就是望天收。这里养育了很多很多人,及时有时候大山会让人失落,但终究是靠山吃山,人们依旧充满感激。就和我们一样,家长们总是用尽全力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去看看,远离闭塞和贫苦,山里的孩子也在不断输送到各个城市,开创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他们走出大山的喜悦,也知道他们为了走出大山付出的艰辛,他们的孩子应该不会再留在大山里了。
山中日月长,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极慢,远离网络和喧嚣,我在那里待了七天,就好像度过了一个长长的假期,假期里什么都不用想,仿佛我就是曾经课文里的孩子,只是不再想去看山之外是什么,而是平静的留下来待着。
山里的路修的也很好,如果我无牵无挂,我也想在这里有个家!
干净的院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