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招行的张坤,错哪了?

发布一下 0 0


重仓招行的张坤,错哪了?

原创 小拾 拾三圆

今天,招行一度跌超3%,触及33.33元,股价刷新2年低点。


今年以来,招行跌幅超27%,是表现最差的大市值公司之一。


一部分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减持。


20Q2季报显示,公募基金持有银行股的比例为2.66%,相较一季度的4.02%下降了1.36%。


重仓招行的张坤,错哪了?


如果再看超低配程度,二季度银行低配7.8%。


重仓招行的张坤,错哪了?


其中,减持招商1.63亿股。


而张坤正是招行的最大多头。


他管理的3只基金蓝筹精选、优质精选和优质企业三年持有二季度一股未动。


而且,他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也持有港股招商银行900万股。


重仓招行的张坤,错哪了?


从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的公告来看,张坤的持有成本约51元,截至目前浮亏30%。


重仓招行的张坤,错哪了?


那么,张坤的坚守是对的吗?



张坤的选股逻辑是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继续持有招商银行,并不是说明张坤是个持股不动的人。


张坤二季度持仓的最大变化,就是海康威视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这意味着,张坤认为海康在某方面出了问题。


而海康今年最大的利空在于一则传闻:将被美国列入SDN清单


这是华为都不曾享受到的“待遇”。


SDN清单的影响主要在于4点:


第一,在美国的资产会被冻结;


第二,无法使用美元交易;


第三,不能在美国做生意,不能跟美国人和企业做生意;


第四,你的供应商和客户,可能也会受到制裁。


而SDN的杀手锏主要在于第四点,如供应商一般不会只供应一家公司,可能还会包括海外客户,如果因为海康而失去了海外客户,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一旦成真,海康不仅会失去海外的客户,国内的客户若涉及到国外供应商,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出于对海康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是张坤减持海康甚至清仓的主要原因。


而招行最大的问题在于房地产的持续下行,市场对于其坏账风险的担忧。


但张坤选择招行不动,说明他觉得招商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如果长期向上的基本面不变,短期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可以忽略。


这个逻辑跟他13年持有茅台是一样:短期需求的下滑不是问题,产品好不好才是关键。



当我们谈论银行股时,巴菲特是避不开的名字,因为他是投资银行股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


巴菲特在1990年致股东的信中这样说道,


“由于银行业20倍杠杆会大幅放大经营管理的优劣,我们无意以便宜的价格购买管理水平低下的银行股;相反,我们只在意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管理良好的银行股票。”


如今的招商市盈率7倍、市净率1.2倍,可能类似于1990年巴菲特买入的富国银行。


当时,富国银行也面临着坏账风险。


伊拉克在1990年8月进攻科威特时,美国正进入一个严重的经济衰退期之中。


投资者担心席卷西海岸的房地产萧条,会导致银行在商业地产和住宅方面的坏账大幅增加,而富国银行是加州最大的商业地产贷款提供者,因此导致投资者大幅抛售其股票。


但巴菲特认为,富国银行的管理层非常优秀,贷款的风险可控,即使发生房地产大幅下调的风险,也不会造成大幅亏损甚至倒闭。


他对于富国银行的风险也算了一笔账:


富国银行490亿美元的贷款,即使产生10%的不良贷款,即不良贷款额为49亿,这些不良贷款中假设30%的本金收不回来,那么损失的本金总额约15亿。


但富国银行一年的税前利润加上提取的拨备也大约为15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做到损益两平,而利润下降只是短期的,对长期投资的现金流影响不大。


因此,巴菲特在1989年买入85万股后,1990年继续大幅买入,年底共持有500万股,总买入成本为2.9亿美元,每股成本58美元,市净率1倍,市盈率4.3倍。


他在1990年致股东信里也提到:


趁着大家出脱银行股之际,我们却逆势以2.9亿美元,五倍不到的本益比(若是以税前获利计算,则本益比甚至不到三倍),买进富国银行 10%的股份。


从1990年至2019年,巴菲特在富国银行上的回报约28.9倍,回报也非常惊人。


深得巴菲特真传、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当作九阳神功的张坤,对巴菲特投资银行股的历史,不可能不了解。



投资银行股,短期的核心逻辑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修复程度决定了银行股的上涨空间。


但如果拉长时间,银行作为百业之母,只要经济一直在增长,银行股东权益不大幅折损,长期一直或者,盈利就不会太差。


所以时间越长,银行的投资逻辑往往越清晰。


如今的招行,市盈率7倍,市净率1.2倍,上一次这么低还是20年全球熔断和18年MYZ。


那么,你觉得是机会还是风险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