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发布啦 0 0

2006年,在意大利的一家私人诊所里,一位老太太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要知道,她可不是普通人物,而是被誉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的法拉奇。她的离世,成为了媒体界的一大损失。

说起她,可能很多人已经不熟悉法拉奇这个名字。

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名字却常常与各国的领袖人物出现在一起。

她犀利和尖刻的采访风格常常让各国政坛领导人都感到头疼,就连“老江湖”基辛格在谈起法拉奇的时候,都忍不住感慨道:“同意法拉奇的采访,恐怕是我 . 这一生中做过最愚蠢的事情了。”

可是,对于法拉奇而言,在她的采访生涯中,也曾遇到过一位不那么好“对付”的采访对象,那就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法拉奇与邓小平

那么,这两位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走后门”才实现的采访

20世纪80年代,位于亚洲的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时的中国,无论是刚刚结束的那段动荡岁月,还是备受关注的改革开放,都足以引人注目。

而作为以采访政治人物蜚声于世的法拉奇,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新闻热点,尤其是中国新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更是让她下定了采访的决心。

遗憾的是,在那个时候,法拉奇接连两次的采访申请都遭到了拒绝。

这样的挫折,不仅没有打消她的决心,反而令她愈挫愈勇,想尽办法来实现自己的这个夙愿。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法拉奇

直到1980年下半年,法拉奇才终于等到了机会。

意大利的总统佩尔蒂尼将要在9月份到中国访问,而法拉奇与他也有一定的交情。

就这样,法拉奇求到了佩尔蒂尼面前,希望他能替自己说说情,向中方推荐她进行采访。更重要的是,法拉奇希望能够由自己完成“独家采访”。

虽然法拉奇的要求有些难办,但是考虑到他们两人的交情,再加上法拉奇本人过硬的新闻能力。

于是,这位总统亲自拨通了中国大使的电话,提出了法拉奇的请求,并表示:

“法拉奇并非那些对中国充满敌意的记者,相反,她对中国一向都十分友好。并且,法拉奇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记者,决不会像某些国家的记者一样篡改采访来抹黑中国。”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在受到一国总统的说情之后,法拉奇终于获得了认可,并收到了外交部新闻司的信件,邀请她来中国采访邓小平同志。

1980年8月18日,法拉奇终于踏上了北京的土地,从拿到签证的那一刻起,她就马不停蹄地飞向中国了。

到了北京之后,距离原定的采访日期还有三天,法拉奇却没有丝毫的松懈。

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及减少外界对这次采访的关注,她第一时间就来到了早已看好的民族饭店。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当法拉奇住进来的时候,这里的改建工作还没有完成。

在炎热的夏日,法拉奇居住的房间仅仅只有一台风扇。

之所以选择这里,法拉奇也有自己的考量,那就是附近几乎不会有外国人出现,她的采访计划也不会被其他人得知。

而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法拉奇几乎是寸步不离房间,躲在自己房间翻看带过来的资料,做着采访前的最后准备。

邓小平巧对法拉奇

1980年8月21日,一辆轿车由民族饭店驶向人民大会堂,这辆车上坐着的,正是准备采访邓小平的法拉奇。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法拉奇也难掩紧张,虽然她已经有过不少采访经验,可面对这位传闻中的邓小平,她还是不免有些怯场。

只不过,法拉奇毕竟是一位老记者了,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当到达采访的大厅之后,邓小平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接受记者的采访了。

看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法拉奇似乎能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那股劲头,这股精神令她极为钦佩。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在中国记者进行了简短的摄影记录之后,接下来就是法拉奇追求已久的“独家采访”时间了。

而在接受采访之前,邓小平也对这位女记者的采访内容一无所知,只是知道法拉奇的采访内容大致将围绕改革开放展开。

很快,真正的采访就开始了,而在场的除了邓小平与法拉奇,便只剩下一位翻译员施燕华、一位记录员,以及钱其琛。

刚坐下来,法拉奇便率先同对面的邓小平打招呼:“明天,也就是8月22日,就是您的生日了,我先在这里祝您生日快乐!”

令法拉奇没想到的是,对面的人先是一愣,然后笑着对她说:“是吗?我从来都没有关注过这些。”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法拉奇点点头:“是的,这是我从您的传记中了解到的,明天是您的生日。”

原来,在决定要采访邓小平的那一刻起,法拉奇就已经搜集了关于他的各种传记进行学习,可以说对邓小平的经历了解颇多。

邓小平却幽默地告诉法拉奇:“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那明天应该就是吧,我向来不将这些放在心上。”

紧接着,邓小平又笑着说道:“不过,要是这样的话,您也不该再祝贺我了。毕竟,这也就说明我已经是一个76岁的老人了,正是江河日下的年纪了。”

法拉奇连忙说道:“邓先生,我的父亲今年也是76岁,要是我敢对他说他已经处于江河日下的状态了,我相信他肯定会气得来揍我。”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邓小平点点头:“他这样做才对,不过我也相信,您是不会对您的父亲说这样的话,对吗?”

这番轻松愉悦的采访开场,让在场的众人都放下了心。

没想到,这只不过是法拉奇在采访前惯用的迷惑技巧。

一开始,法拉奇就尖锐地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邓先生,据我所知,在我到来之前中国正在拆除一部分毛主席的雕像。那么,按照这样的情况,天安门挂着的毛主席像,还能留下来吗?”

其实,她会提出这个问题,源于中共中央在当年7月份的下发的一项指示,其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将毛主席像以及宣传语录减少到必要的程度。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这项指令下达之后,几乎是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从首都到地方,都拆除了不少的毛主席塑像以及语录牌。

这个举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法拉奇也早就捕捉到了这一新闻,十分想了解其背后的意义。

法拉奇的问题一出,邓小平就意识到其背后的政治隐喻,这个问题真正含义是询问中国日后是否会将毛主席的功绩给隐埋?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邓小平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告诉法拉奇:“毛主席的画像,我们将会永远地保留下去。至于前段时间拆除一些,是由于过去毛主席的画像挂的太多,并且到处都在挂。这不仅不太严肃,并且也无法表示对毛主席的尊重。”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听完邓小平的话,法拉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他就抛出了自己的下一个问题:“听说你们即将召开大型会议,到时候又将如何提及毛主席呢?”

闻言,邓小平严肃地表示:“首先,我们必须要记住的是,毛主席为中国的发展是做出了不少贡献的,其次才是他的过。毛主席提出了不少优秀的思想,我们必须学习并继承下来。与此同时,对于他所犯的错误,我们也要讲清楚,用于警醒后人。”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说到这里,邓小平却突然收住了话,反而用手指了指法拉奇,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我希望你能记下:我们不仅要永远地将毛主席的像挂在天安门上,还要让他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永远地坚持他的思想。要知道,我们对待毛主席是绝对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的。”

各自保留双方的观点

除了毛主席的画像,法拉奇还提出了自己的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你们的天安门广场上除了毛主席的画像,现在还挂着斯大林的画像呢?”

在法拉奇的认知中,斯大林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是赫鲁晓夫却很好地带领了苏联人民。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邓小平在安安静静地听完法拉奇的见解之后,反问道:“那在你看来,赫鲁晓夫都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法拉奇迅速地回答道:“他谴责了斯大林。”

闻言,邓小平依旧平静地问道:“难道在你看来,这就是赫鲁晓夫做出的好事吗?我告诉你,在我们看来,斯大林是功大于过的。早知道,在新中国成立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斯大林曾经为中国提出过帮助,虽然这些并不是无偿的,但是我们依旧记得他的贡献。”

法拉奇接着问道:“邓先生,难不成在你们看来,赫鲁晓夫还不如斯大林吗?”

邓小平严肃地告诉她:“我能告诉你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赫鲁晓夫

就在这个时候,法拉奇又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整个大厅的气氛都凝固了起来。

法拉奇提出:“我在西方的时候,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希望您在听了之后不要生气。在西方,有不少人都把您比作是中国的赫鲁晓夫,您怎么看的呢?”

听到这番话之后,作为翻译员的施燕华紧张地手心攥满了汗水,将邓公比作赫鲁晓夫,难保邓公听后不会生气。

然而,在短暂的考虑之后,施燕华还是决定原封不动地将这段话翻译出来。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施燕华

只不过,在一边说的同时,她还不住地用眼神看着邓公,以防他会因此生气。

没想到,在听完翻译之后,邓小平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在西方的话,他们想怎么称呼我都无所谓。但是有一点,我跟赫鲁晓夫打了不少年的交道,可以说对他是十分了解的。如果说想当然地把我比作赫鲁晓夫,这种行为无疑是愚蠢的。”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看到法拉奇面露不解,邓小平又为她讲述了赫鲁晓夫对中国所做出的种种恶事。

尽管如此,他却依旧没有想要改变法拉奇的想法:“这样吧,我看咱们俩是别想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了。与其这样,干脆你保留你的观点,我保留我的观点吧。”

我一生问心无愧

于是,她也决定不再询问关于毛主席的问题,而是将话题转移到了改革开放上。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国内外,都对改革开放存在一定的误解与怀疑。法拉奇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小资本主义”的疑问。

面对这样的犀利问题,邓小平却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是耐心地回答:“虽然我们现在要进行改革开放,但是我们还是以毛主席制定的自力更生为方针,在此的基础上来申请外援。这样的话,无论外资进来多少,他都无法影响原本的公有制。而这些外国的资金以及技术,都能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补充。”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就这样,他们二人的谈话从上午的10点一直持续到了12点10分。

一般情况下,邓小平在接见外宾的时候,都会准时在饭点前结束。

只有这次,一直到已经推迟了十分钟的时候,双方却都有些意犹未尽。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这时,还是邓小平主动提出:“已经都要到了吃饭时间,再不结束的话,恐怕肚子就要闹起革命了。我看,你似乎还有问题没有问完,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干脆再约个时间继续采访完吧。”

其实,法拉奇也对时间有些延长感到歉意,但是她又想要将自己准备的采访内容给问完。

听到邓小平的话,法拉奇才露出了笑容,她连忙点头:“好啊,好啊!”

至于邓小平为何会主动提出第二次采访,施燕华也有些疑惑,尤其是法拉奇还将他看做中国的赫鲁晓夫。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然而,邓小平意味深长地回答道:“这个记者的问题不是白开水,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

的确,邓小平在接受采访的过程,最讨厌的就是毫无深度的问题。遇到法拉奇这样的记者,也让邓小平来了挑战的兴趣。

就这样,到了8月23日,在一模一样的地方,法拉奇迎来了对邓小平的第二次采访。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在与邓小平谈话的过程中,法拉奇对眼前的这位老人愈发钦佩,也更加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据传闻,毛主席并不是特别喜欢你,甚至还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请问这是真的吗?”

听完这个问题,邓小平笑着点点头:“对的,毛主席的确说过我不听他的话,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他的这番话也不单单针对我一人,我党的其他领导人,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随后,法拉奇将话题转移到了邓小平的身上,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他曾经遭受到了两次“迫害”,对于邓小平所经历的艰苦岁月,法拉奇想知道他是如何做的。

邓小平虽然饱经沧桑,但却丝毫没有因为那段艰苦的日子受到影响,反而将此作为自己的历练。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最终,他自嘲道:“要说我为什么会遭遇到这些事情,可能是因为我太爱讲实话了吧。”

紧接着,法拉奇又毫不客气地问道:“邓先生,据我所知,像您这样厉害的人物,却始终处于二把手的位置,难道您就不想成为一把手吗?”

这番话在邓小平眼中却显得那样可笑:“我现在的岗位,并不影响我为国家工作,这样不更好吗?至于这些工作,日后都需要更为新鲜的血液。”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谈到这个话题,邓小平不免骄傲地向法拉奇透露:“过不了多久,我们这批老同志们就该退居二线了,到时候好让更年轻的人来担任领导人。”

听完这番话,法拉奇被邓小平等人的无私深深地打动了。

她迫切地想要知道邓小平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于是,法拉奇问道:“邓先生,请问您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

到了这个时候,采访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即使换成年轻人而言,可能也无法在法拉奇如此犀利的问题下坚持这么久。然而,到了这个时候,邓小平的思路依旧清晰。

而对于自己的评价,邓小平却那么谨慎谦虚:“要是让我自己评价的话,能够对半开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有一点要说的是,我能在这一生之中,问心无愧。”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说完,邓小平再次指向了桌子上的笔记本:“我说的话,你一定要记下来。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犯错的人是几乎没有的。就拿我来说,我也犯过不少错误,就包括毛主席犯的错,我也有份。只不过,我可以说的是,这都是因为好心而犯的错。”

这番话说完之后,在场的工作人员以及法拉奇都不仅对这位胸怀坦荡的老人肃然起敬。

在总共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谈话结束之后,访谈双方都仿佛卸下了重担。

邓小平亲切地站起身同法拉奇握手:“我这次的考试怎么样?成绩能合格吗?”

法拉奇更是由衷地赞叹道:“真是精彩极了!”

世界第一女记者,与邓小平世纪交锋,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在之后整理采访文稿的过程中,法拉奇更是毫不吝啬对邓小平的赞美。

紧接着,这篇采访内容被刊登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上,又被各国报纸纷纷转载,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邓小平与法拉奇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完成了一篇伟大的“杰作”,而这,也彰显了邓小平的个人魅力。

参考文献:

百年潮:接受法拉奇采访

党史博采:邓小平巧对新闻媒体

福建党史月刊:法拉奇“:走后门”采访邓小平

党史纵横: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始末

中新社:邓小平智对法拉奇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39521.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