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去看荷了。
所以用看而弃了赏字,不是俗人自庸,而是一个赏字,太雅,自觉担不得。
可是,写下一个荷字,仿佛雅字就呼之欲出了,更何况,荷叶,荷蕾,荷花,莲蓬,甚至是一根荷的细柄长茎都透着雅致,又怎么能避开雅而又不写雅呢。
想来,也是,就随性而为吧。
夏日,尤其是雨后,一池天水洗濯的荷,似出浴的仙子,清新脱俗,素雅洁净。远远看去,朦胧的花影,摇曳的池荷,美韵如诗。走近时,一池静水,几朵清荷,新生的叶,碧绿;出水的蕾,娇俏;盛开的花,俊美;将谢的花,蚀魂;初露的莲蓬,嫩黄;老成的莲蓬,熟重。
我轻轻地走近了荷池,尽落眼眸的享受,一颗心的陶醉,唯有慢慢看,慢慢拍,慢慢记忆,慢慢书写,慢慢生出来的情话,轻轻呼唤出声的话语:
“你,来看荷吗?”
雨后,天上流散的云,轻轻拂过的风,池水里印上云的影子,清荷上飘着花的芳香,一池云锦似的荷,分明写满了夏的盛开;花的绚烂里,宛若跳跃的音符,谱写着一曲曲相思……
一池清荷处,仿佛是一首首跨越古今的诗句在荷香里悠扬……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荷才露尖尖⾓,早有蜻蜓⽴上头。”
我沉浸在古人颂荷的诗韵中,也被诗意的精美华丽所折服……
我在一片硕大的荷叶前停了下来,圆润的叶,条条清晰的筋络,叶面上一枚枚晶莹剔透的水珠儿晃来晃去,在这似曾相识的情景中,在记忆的长廊里,我搜寻到一个熟悉的片刻……
那是五年前,女儿带我去看一片宏大的荷塘……因此,让我有了延用至今的微信头像,才有了这个为因应头像而起的笔名:“清荷留香”,也从未有过变更。
也许是此时此刻的画面感太美,我随口吟诵出一首因应此情此景的美诗:
“微⾬过,⼩荷翻,榴花开欲然。⽟盆纤⼿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君不见,我对荷痴情一片。
岁月里,我种花,养花,当然也爱花,而在百花之中,我是独爱荷的,是因为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如果说,它象征着一个人的品行与操守,应该是吧。
夏日,雨后的天,一池的荷,让我如醉如痴,是荷之魅力,人之性情,也是我再写一篇荷文的缘由吧。
写于二零二零年七月三十日
壬寅年七月初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