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木村庄
一天夜里,禅师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候他,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离去时遇见了禅师。
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禅师推开门,发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折叠整齐地放在了门口,禅师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一个人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温暖别人。
一个人最大的宽容,是懂得原谅别人。
禅师赠予的一轮明月使小偷感到惭愧,受到映照而迷途知返。
做个内心博大的人,心怀宽容,既感化了别人,也修炼了自己。
做个内心有光的人,心怀善意,既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人许多事,如果我们也能像那位老禅师一样时时保有善良、心怀善意、懂得宽容,我们也可以送一轮明月给别人。
遇事不可做绝,做绝则会自绝后路,最惧月黑风高夜。
有力不可使竭,使竭则会大伤元气,有碍身体力行时。
生活告诉我们:
但凡做人做事适可而止的人,大都深谙月盈则亏之道,凡事及时收手,留有余地。
但凡做人做事过犹不及的人,大都不懂花开则谢之理,凡事贪得无厌,不留退路。
要懂得事业登顶时,应以如临深渊的心态面对一切,因为树大招风;
要深知人生辉煌时,应以如履薄冰的姿态谨慎从事,因为曲高和寡。
一个盲人深夜里打着灯笼在路上行走。路人见他是个瞎子,便问他:“你本来就什么都看不见,干嘛还打着灯笼?”
盲人却说:“天黑以后,别人跟我一样看不见路,点上灯为他们照亮道路。同时也是为自己点的,因为有了这盏灯笼,在黑夜里别人就会看见我,就不会撞到我。”
实际上,对于盲人来说,在夜晚和白天走路的危险性没有多大区别,但夜晚就不同了,盲人被别人撞到的可能性陡然增大。打着灯笼,照亮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
《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对众生一视同仁,却眷顾行善积德的人。
人存善念,天必佑之;人怀善意,心必宽之。
你的善良,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你的善举,帮助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人若有难,帮一把,是渡他,也是渡己。
人若有恙,送一程,是助他,也是助己。
其实,
我们都是雪夜中的赶路人,因相遇摩擦,融化了彼此肩头的雪花。
我们都是风浪中的同舟客,因祈盼平安,挽起了彼此单薄的臂膀。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棉被里,别人就是我们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暖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
尽管现实让我们活成了孤岛,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彼此的灯塔。即便光芒微弱,也足够在黢黑的夜里温暖别人的心、照亮他人的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