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中的“月球之盾”计划可行吗?科学家解读

发布一下 0 0

暑期档的“王炸”来了。

开心麻花出品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目前票房已超10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其票房有望超40亿元。

《独行月球》中的“月球之盾”计划可行吗?科学家解读

《独行月球》作为科幻电影,还邀请了多名科学顾问。抛开影片的喜剧元素,该片也将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大众面前——如果陨星真的撞击地球,人类该如何应对?像片中的“月球之盾”计划,是 . 否真的有可行性?

科学家发现,在可遇见的未来内,基本没有“潜在威胁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可能,但科学家仍不敢大意。因为一旦地球这粒宇宙中的“微尘”与另一颗“微尘”发生撞击,就可能“对人类居住地造成史无前例的区域性破坏”。

在现实中,今年2022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国家航天局透露,中国将着手组建近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实施就近撞击,并就改变其轨道进行技术实验。

单听名字,还以为是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中的地球防卫军穿越了。但科学力量,能让科幻变为现实。

透过《独行月球》,我们可以追踪到哪些科学的现实依据,又能捕捉到哪些科技前沿动态?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邀请了从事空间物理研究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院研究员李金星为我们解读。

用核弹击碎小行星是可行的做法

南方+:假如真的被巨型陨星撞击了,幸存的地球人的生活环境,会像电影中那样吗?地球真的会由一颗蓝色星球变成昏暗的星球吗?

《独行月球》中的“月球之盾”计划可行吗?科学家解读

《独行月球》片中,幸存的人类只能生活在地下。

李金星:在被巨型陨星撞击的一段时间之内,烟尘会弥漫整个地球大气,挡住地面的阳光。片中场景中的地面大气无法被人体呼吸,整个星球变昏暗的场景,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南方+:影片中的设想是用多枚大型核弹“月球之锤”直接摧毁陨星,并将发射基地选在了月球上,您怎么看这个设定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李金星:如果将来真的有较大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到地球,并给地面带来潜在的重大灾难的话,用核弹击碎小行星或使其偏离撞击地球的轨道,是可行的、现实的做法。如果击碎小行星,使其裂成许多较小碎片,那么每一块撞击地球的灾害就显著减小,很多较小碎片也会在大气中直接燃烧。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面上可能将看到非常壮观的“流星雨”。

《独行月球》中的“月球之盾”计划可行吗?科学家解读

1998年的科幻电影《天地大冲撞》中,主人公把预先准备好的核弹放置到慧星上面引爆,以令它化成碎片或是改变轨道。

南方+:片中还有一个设定叫“月球之盾”,大意是等陨星被击碎,再利用月球挡下碎片。如果认真讨论的话,“月球之盾”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地球?

李金星:选择一个较好的时机和空间位置撞击陨星的话,陨星碎片有可能会大部分被月球阻挡。被合理地撞击后,陨星的碎片弥散在地月空间中,月球相当于清道夫,在公转时把它轨道周边的陨星碎片吸引使其撞击到月球,从而减少撞向地球的碎片数量。

人类有可能会建设可驻留的月球基地

南方+:《独行月球》将“月球基地”实体化了,且他们还能在月球生活8年的时间,这算是一种接近于幻想的设定?放在现实中,距离建设可驻留的月球基地,还有多远?

李金星:发射基地选在月球,可能是假定将来月球基地建设得比较繁华了,从月球上发射,要克服的引力弱很多,能节省很多燃料。

根据目前的技术,要建立月球基地,所需要的花费非常高。1965年前后,NASA每年花在阿波罗计划与相关联的计划的经费为4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5%,最近50年他们再未登月。将来在运载发射、生命维持等诸多方面成本大大降低之后,人类有可能会建设可驻留的月球基地。

南方+: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主流的一些方案有哪些?

李金星: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科学家摸索的方案有很多种。比如核爆炸装置;运动撞击或动能撞击;引力拖拉,即给陨星装上动力装置,长时间逐渐改变其轨道;离子束拖拉,即给陨星装上离子推进器;火箭引擎、激光加热,这是因为很多彗星或陨星主要成分是冰块。具体手段,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当时的技术成熟度来选择。

《独行月球》中的“月球之盾”计划可行吗?科学家解读

电影《世界末日》海报。片中,主人公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

南方+:有科学人士表示,像《独行月球》这样的“粉碎机式思维”,会使碎片未来的陨星轨道更具不确定性?

李金星:合理地选择核弹轰炸方式并选择合适方位轰炸,我们能比较准确地预测陨星被轰炸之后的变化,轨道如何偏离。这种方式需要建立在有对陨星的形态、结构等精确探测,能准确降落或轰击目标地点等基础之上,如果发现陨星已经较晚,可能会面临在没有百分百准备好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的豪赌。

对小行星的就近撞击需要国际合作

南方+:科学家最担心的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是什么样的?

李金星:如果被巨型陨星撞击,有可能会完全改变整个地球的大气、生态环境。人类可能得重新建立一个类似于撞击前的环境来生存。越大的小行星、陨星造成的危害会越大。

南方+:中国未来可能“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的计划,挑战有多大?特别需要克服的一环是什么?

李金星:对小行星的抵近观测,中国目前具备这样的技术,尚需有成立的项目实施构想。

对有威胁的小行星的就近撞击,将会是一个国际合作的事业,中国不能自己单独干,需要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联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当努力作为全球引领者,领导各国家科学家与工程师一起构造合理方案,并引领计划实施。特别需要克服的一环,是如何领导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以及航天机构,让全世界的人才与资源集合起来,共同应对小行星对人类共同家园的威胁。

【记者】刘长欣

【统筹】吕虹 张志超

【作者】 刘长欣

科技能见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0209.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