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锡是一种柔软的、可延展的、银白色微带淡蓝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锡焊料、锡化工、马口铁、铅酸电池、锡铜合金及其他领域。
锡产业链的上游是锡矿,我国是世界上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占比23%,其次是印尼、缅甸,分别占比16%、14%。我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精炼锡生产和消费国,2021年精锡产量19万吨,消费量20万吨,产出和消费均占世界一半以上。此外,由于我国精炼锡冶炼产能远大于锡矿的产能,锡精矿无法完全自给,需要大量进口,进口依赖度约三分之一。
二.价格影响因素
(1)上游锡矿供给
锡产业链上游锡矿的供给直接决定精炼锡的产量与价格。我国的锡矿供给主要分为国内锡矿开采与进口两部分。国内锡矿开采方面,我国锡矿储采比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过度开采的问题,锡矿产能有减弱趋势,新矿山投资减少,在产老矿山品位下降。锡矿进口方面,缅甸与印尼是我国主要的锡矿进口国。但近年来,印尼政府持续发表限制甚至禁止大宗商品原材料出口的表态,缅甸进口口岸也受疫情影响多次关闭。国内锡矿产能萎缩与进口口岸的通畅程度以及印尼出口政策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我国锡矿供应进而影响锡价。
(2)下游行业景气度
锡最主要的用途是在电子焊接过程中充当焊料,锡焊又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焊料、智能设备和家电组成。因此下游终端消费行业的景气度会直接影响锡的需求进而影响锡价。当前 我国新能源行业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用锡需求高速增长;此外,疫情影响及技术进步带动智能电子领域快速发展,用锡需求增长,其他领域用锡需求基本保持稳定。长期来看,下游行业的持续景气会带动锡价上升。
(3)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是影响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进出口政策变动会影响供求进而影响价格。锡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对锡的进出口政策是鼓励进口,限制出口。我国自2002年开始实行锡及锡制品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出口配额逐年减少。自2008年起,国家开始对锡产品出口征收关税,当年中国转变为锡的净出口国。
此外,印尼是是全球第一大锡出口国,其出口政策对锡的供应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印尼出口门槛不断提高,精锡出口量大幅度减少,牵制全球锡供应,进而影响锡价变动。
(4)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的变化通过改变供求及市场资金,助推价格涨跌。如果市场对未来价格走势预期上涨,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往往会比较积极的订货和增加库存,刺激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反之亦然。而市场预期又与宏观经济形势高度相关,当宏观经济形势转好,市场预期向好,推动锡价走高,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预期终端需求疲软,导致锡价提前出现下跌行情。
关注我,主页学习更多期货知识!其他相关品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重要提示:
本文内容仅为期货交易相关知识的介绍、分享,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推介和投资建议,请投资者充分了解投资风险并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后谨慎参与。交易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