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发布啦 0 0

前言

1924年

“叶剑英,你这个小伙子救了我的命啊,好样的!”中山先生惊魂未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大总统,您没事就好,为了您的安全,我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

1925年

“剑英啊,你是个好同志,两次北伐都立有大功,再加上救助国父,深得国父夸赞,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在军校教课可惜了,我调你任四团团长吧”

面对着蒋总统明目张胆地招揽,叶剑英喜怒不形于色,直接说“谢总统委任”

1970年

“我军、我党出现高级干部叛逃事件,影响十分恶劣,剑英,你作为委员长,军队的事情交给你负责,保证军队稳定。”

毛主席鉴定的话语让叶剑英心头一阵,立刻向主席敬礼,并且认真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一、文韬武略

1897年,叶剑英出生于广东梅县。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叶剑英

那时候的清王朝已是强弩之末,国家各个沿海城市已经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威胁下被迫作为通商口岸开放。

广东作为清王朝南方靠海城市,早就成为清朝与外国通商要地。

生活在广东的孩子也看惯了父母与外国人做生意,近朱者赤,自然也就染上了许多的铜臭之气。

叶家在梅县也小有声望,只不过到了叶剑英父亲这一代,家中开始没落,再加上清朝的苛捐杂税逐年增长,这让叶剑英的父亲一度为家中生计犯愁。

家中生计艰难,田地所收还不够缴纳税金,无奈之下,叶剑英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只得走街串巷的做些小买卖,虽然辱没门楣,但好歹也能让一家人糊口度日。

可就算家中这样困难,叶剑英的父亲还是让孩子去上学,指望着孩子日后能做个官,光宗耀祖。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叶剑英就到了村里的学堂念书。

广东是沿海城市,许多海外的消息也都能从码头上的诸人口中传出,许多先进思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从沿海传到内地。

叶剑英慢慢长大了,在学堂中学习的儒家经典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更何况随着光绪、慈禧相继亡故,年幼的宣统皇帝登基,一切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摄政王载沣的手中。

虽然载沣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是他一直奉行光绪皇帝留下来的学校制度,甚至在初中的课堂上一律进行新式教育,让清末的孩子们能够了解更多的世界知识。

叶剑英也因此在县上的中学读书。

随着不断涌入到他耳中的先进思想,那些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所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充斥在叶剑英的脑海之中。

在学校接受新式教育的叶剑英更能理解这个黑暗社会的种种不公,与这个王朝的腐朽。

“投身革命,创建和平光明的国家”,就是这样的志向让叶剑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6年,叶剑英的父亲要去南洋做生意,想要去南洋闯荡一番。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孙中山

当时已经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的叶剑英也想要去南洋见识一番。

于是,在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叶剑英随父亲一起前往南洋。

当时的南洋与混乱的中国不同,看到中国与南洋的巨大差别后,叶剑英为国效力的想法更重了。

父亲在南洋做生意,叶剑英就在父亲身边做活之余,开始认真研习南洋的思想文化与武备力量。

在叶剑英的观察下,他发现如果想要救中国,就需要将目前的中国推倒重来,将那个破旧的傀儡撕碎,建立起以人民为主的国家。

第二年,叶剑英就从南洋回到国内。

按照自己的想法,他凭借着自身的学识考入云南讲武堂。

在讲武堂的日子,叶剑英痛并快乐着。

其痛在于讲武堂内的体能训练、军事格斗等课程着实让叶剑英狠狠受挫;

其乐则是在讲武堂中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之士,他们决定毕业之后一起革命。

当时在讲武堂中最令叶剑英头疼的就是剑术课程,更让其厌烦的是剑术课程的老师是一名日本人。

在那个时候,日本还没有对我国进行大面积入侵,但在叶剑英心里,日本一直在掠夺我国的重要资源。

因此,他在面对这位日本老师的时候总是心怀怨气。

日本老师似乎也看出来叶剑英的不爽,就对他说:“你拿起剑,我们比试一番,你要是赢得了我,以后我的课你就不可不用上。”

听到这话,叶剑英内心很激动,但是脸上没有展露出分毫,说:“教官,这是你说的,你要遵守承诺。”

见到教官点点头,叶剑英拿剑上前抢攻,但没过几招,叶剑英就惨败。

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叶剑英开始没日没夜地练习剑术,甚至还借鉴刀法中的“劈”、“砍”,终于在一次练习课中打败日本教官。

从讲武堂毕业后,叶剑英一心追随中山先生,并且在中山先生身边担任警卫,甚至救了先生一命,这又是怎么的奇遇呢?

早在1918年时,当时正在广州组织护法运动的孙中山在滇系、桂系军阀的逼迫下,被迫辞去军政大元帅一职。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陈炯明

而孙中山在那个时候能指挥得动的军队只有粤军陈炯明部的两万余人。

当年陈炯明的部队由于实力不足,受到四周军阀的压迫,孙中山四处筹钱,为这支部队提供粮饷,才保证这支军队完整地保留下来。

为了报答当年孙中山对于粤军的恩情,陈炯明听从孙中山的领导,在1920年率军进攻滇、桂两军,重新占据广州。

孙中山也得以在广州重新建立革命政权,并引得各地军阀纷纷投靠。

这才使得孙中山终于可以继续他的北伐事业。

面对北伐的再一次开始,叶剑英在讲武堂中学到的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他也积极报名,加入了北伐大军。

1922年,就在北伐大军节节胜利的时候,陈炯明突然率军反攻广州,甚至炮轰总统府,为了保证孙中山的安全,已经是连长的叶剑英主动成为孙中山的警卫员,保护孙中山的安全。

为了能够让孙中山安全离开广州,叶剑英决定走水路,乘坐“永丰号”军舰离开广州。

可是随着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后的野心扩大,他想要直接杀死孙中山,竟然下令向“永丰号”开炮。

好在叶剑英机警,及时将孙中山带出舰舷,否则,第二天就会登出“孙中山离世”的公告。

也正是有了叶剑英的保护,孙中山这才逃过一劫,也让叶剑英得到孙中山的信任。

二、秘密入党

当时孙中山在面对国内各种军阀势力勉强听从国民革命政府的调遣时,不禁为“北伐”结束后的中国感到担心。

在孙中山的心中,国家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思想没有统一,如果统一思想就会自动地联合在一起。

因此,孙中山开始向中国所有党派进行联合,都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可在众多党派中,孙中山对认为中国共产党才是最真心为国的政党。

在中国的大地上,帝国主义势力猖獗,各军阀之间混战,寄希望于兵力来证明自己有实力来统治中国。

可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在中国飞速发展。

自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一大”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各地的党员纷纷有组织地在各地领导罢工活动,为工农群众获取切实的权益,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据统计,在一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共罢工180余次,可这些罢工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中产党内部总结失败原因,分析造成“二七惨案”之类的罢工失败,是缺少实力强劲的同盟者所造成的。

于是,中共领导在观察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党派后,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以民为本的政党,与共产党的党意有部分重合,因此,中共领导开始逐渐接受孙中山抛来的橄榄枝,两党决定合作。

1924年,国共两党确立了党内合作的具体内容,随即国民党一大在共产党的积极促进下召开,在会议上的孙中山多次强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并且也与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商议创办黄埔军校的具体事宜。

在黄埔军校决定建立后,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就成为支撑黄埔军校正常发展的柱子。

由于叶剑英在北伐期间的出色表现,又有救助孙中山的功劳,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导处主任,负责学生的军事理论与实操课程。

在军校,叶剑英这个部门算得上是重中之重,也是他首次担任受到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信任。

当时的叶剑英也一直在想,自己一辈子在黄埔军校教导这些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无不可,但是中山先生病逝让他的希望彻底被打破。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孙中山病逝

1925年,中山先生因病去世。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中山先生在去世之前并没有留下遗言,希望谁来当起国民政府的家,于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开始对国民政府的总统之位进行争夺,就连日常在黄埔军校工作的叶剑英也被卷入到这场风波之中。

作为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导处主任,叶剑英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教导出的学生已经在国军各部队任职,因此,对于他的拉拢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让叶剑英更好地站在自己这边,蒋介石将他调到自己的嫡系部队当团长。

毕竟是在学校工作,起步的职位过高容易引起他人议论,但没过多久,叶剑英就已经被提拔为副师长,火箭般的直升速度让一众国民党军官咋舌。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破裂。

一直以秉承中山先生遗志为口头禅的蒋介石却亲手破坏了他一手促成的国共合作局面。

在“四一二”事变发生后,在上海的中共党员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震惊,许多共产党员因为没有及时逃离而被追捕、虐杀。

随后,“四一二”事变的影响扩大到全国范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面对着这样无形的压力,许多共产党员登报脱党,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有人加入共产党,这个人就是叶剑英。

其实,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叶剑英就已经和中国共产党有过接触,并且对周恩来等共产党员很有好感,也对于共产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想要加入共产党,可那个时候的叶剑英作为国民政府的高官,想要入党是很难的,于是党对他展开了长时间的考察,甚至一度认为他不适合加入。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时,叶剑英正在江西吉安任师长职位,月薪3万,是当时妥妥的富户。

可是在他得知蒋追捕共产党员的时候,叶剑英决绝地对身边亲信说:“国民党早就不是中山先生那时的党,国民政府也早就没有当初的模样,我要离开,你们谁和我走。”

说完这番话后,他身边的亲信大多心向着他,纷纷同意离开。

但是在叶剑英离开之前,他还要送给蒋介石一份大礼,那就是亲自起草电文举兵反蒋,凭借着他过硬的军事实力以及名气,叶剑英前往粤军第四师第一军任参谋长,积极率领麾下部队打击蒋介石。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叶剑英找到了中共中央的联络员李世安,请他将自己的入党要求带给周恩来,并且请求周恩来答应自己的入党要求。

周恩来在得知叶剑英反蒋之后,对他这番作为非常不理解,他在蒋介石那里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他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资历和能力早早的进入蒋介石的权利中心。

可是一旦反蒋,他就亲自斩断了自己的光明之路,转身投向道路不明的共产党,要下定这样的决心足可以证明叶剑英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于是,周恩来在听完李世安的汇报后,立刻同意了叶剑英的入党要求,但是根据实际状况以及国内形势,叶剑英入党暂时保密,不对外公布,这样对叶剑英发展更为有利。

三、救党救军

1927年,叶剑英刚刚入党不久,面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无情的压迫,我党决心在绝境之中谋求一条出路,运动武装力量反对国民政府的统治。

因此,在武汉的中央局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在中央的安排下,策划进行南昌起义,准备打响武装革命的第一枪。

起义需要人、需要枪,随着周恩来的部署一步一步推进,叶挺和朱德的部队也秘密集结在九江地区,只要周恩来一声令下,就可以立刻起义,占据南昌。

但是没想到一场对叶挺、朱德军队的围剿计划也在逐步展开、

叶剑英当时是第四军的参谋长,名义上在汪精卫之下任职。

因此,在他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公布出来前,他可以了解到很多汪精卫对于共产党的动作,这一天,他得到了汪精卫想要邀请叶挺、朱德到庐山,并且借机扣住二人,在军队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进行围歼。

知道消息后的叶剑英害怕汪精卫计划的实施。

因此他立刻找到叶挺,叶剑英与叶挺在北伐之中相识的,两人也一直论交,由于叶剑英身份保密,所以叶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

当他与叶挺见面时,说:“希夷,我已经在周恩来同志的同意下入党,现在我以党员的身份向你传达一个重要消息,汪精卫已经知晓你们的军事动态,意图将你与朱德扣在庐山,并且将部队围歼。”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南昌起义

第二天,叶剑英又接着游湖的机会与叶挺、周恩来等人商议对策,使叶挺等人的部队与汪精卫的大部队错开,保证南昌起义主力部队的完整。

随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陆续爆发,身处广州的叶剑英也不愿再隐瞒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于是他向党提出进行广州起义的要求。

当时,叶剑英在广州已经掌握了部分军队,在他的操作下,让广州警卫团扩编,而扩编后的团长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这样,广州起义也在12月开始了。

1928年,为了学习更多关于共产思想,叶剑英在冬季前往苏联进修。

两年之后的1930年回国,进入中央苏区成为总参谋长,布置指挥四次反围剿活动,都获得成功。

由于他有着丰富的学识和在黄埔军校任职的经历,中央苏区将工农红军学校全权交给了叶剑英,为我党军政培养大量的干部。

1934年,在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在遵义会议中,由于叶剑英身负要职,所以对于党内关于行军路线问题也有一言之地。

在叶剑英刚刚进入中央苏区工作的时候,就被毛泽东的魅力所吸引,他对于军事的敏锐洞察力让叶剑英拍马不及。

因此,在遵义会议上,叶剑英全力支持毛泽东的计划,并且也帮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人重新登上中心领导职位。

1935年8月,在毛泽东的策划下,决定红军分两路过草地长征,但是没想到党内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中以张国焘反对得最激烈。

9月,作为前敌总参的叶剑英截获了一份张国焘发给政治部主任陈昌浩的密电,在电文中写到“希望陈昌浩能够积极指示手下的士兵进行党内斗争,分裂中央,并对中央之前的军事行动进行反对,拒绝北上,积极南下。”

面对着这张电文,叶剑英被吓出一身冷汗,一旦张国焘分裂党中央、分裂军队的事件成功,那么中国共产党就会走上国民党的老路。

得到情报的叶剑英深感事情重大,立刻上报毛泽东,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一场意图分裂党中央的计划消弭于无形。

叶剑英在这次的行动中立下大功,甚至在建国后,毛主席还总提起这件事夸赞叶剑英。

“七七事变”后,叶剑英陪同周恩来多次前往南京、重庆等地与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具体内容的谈判,并且出任我党驻南京的代表,积极协助周恩来等对我党人士进行援救。

在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一直在二线活动,极少参与战争,大多数都是与周恩来等人前往各处进行谈判、组织根据地建设和学习等,对军队进行政治教育以及军事教育,保证他们成为一支听党指挥的军队。

建国后,叶剑英因为参加革命的时间早、在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因此被授予“元帅”军衔。

放弃上万月薪加入共产党,他说:“我至今仍然不后悔”

图|叶剑英元帅

在和平时代,叶剑英的作用更加突出,完善军队建设、出任军事学院院长、对外出访等,无处不体现叶剑英的魅力,

1971年,在军队出现动荡的时候,毛主席将安稳军队、保证军队的纯洁的的任务交给了叶剑英,而叶剑英也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1976年,随着周总理、朱老总的不断离世,“四人帮”愈发猖獗,这让缠绵病榻的毛主席非常不安,为了彻底拔出这颗“毒瘤”,主席想到了叶剑英,他相信叶剑英可以完美的处理好这个事情。

当时毛主席的病情愈发严重,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排队到他的病床前同伟大的主席告别,当叶剑英走过主席的身边时,无力说话,只能费力的抬起手,想要叫叶剑英留下,但是叶剑英过于悲伤,没有看见主席招手,这时候主席的秘书连忙提醒“委员长,主席叫您,您快回来!”

叶剑英知道这是主席有事吩咐自己,于是赶紧伏下身子侧耳倾听,但是主席已经无法说话,只能用力的抓紧他的手,看着主席焦急的眼神,叶剑英明白主席希望自己做什么,于是,他满含热泪狠狠的点了点头,让主席明白自己一定会完成他的托付。

1976年10月6日,在叶剑英的统筹部署下,在一小时的时间内,“四人帮”就被叶剑英带人抓捕。

“四人帮”被粉碎很容易,难的是如何处理这十年动乱给中国带来的残局,为了能够让中国更好、更快从十年浩劫中解放出来,他心里明白,需要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出山”主持工作。

于是,叶剑英让自己的小儿子亲自将邓小平接来,并对邓小平说:“小平同志,你放心大胆地干,有事情就找我,我帮你解决,现在的中国需要你去做事,不要怕,不要因为一些事就将你的胆子磨小了。”

在叶剑英的支持下,邓小平毫无阻力的开展工作,让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恢复。

看着逐渐恢复的国家,叶剑英总是感叹说:“我没有辜负主席的临终嘱托,我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结语

在十大元帅中,叶剑英应该是最“名不见经传”的一位。

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指挥过什么大型战役,不像其他元帅那样跨马提刀在沙场纵横。

可是他的军事理论知识却是全党全军中最扎实的一位,他的虽然很少上战场,但是作为总参的他,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一起的军事行动都有他的影子在。

在建国后,他又为中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叶剑英六十余年的革命生涯跌宕起伏,多次临危受命,“舌战群儒”,为我党、我军的安定、团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3794.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