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就撒手人寰,在位十三年,同治皇帝经历了什么?纵观清朝十二帝,同治的存在感非常的低,毕竟在他的身后有一位慈禧在把持着朝政。
病因是天花?
按理来讲,没有工作上的压力,同治皇帝可以衣食无忧,为何会在19岁的年纪,就离开了这个世界?6岁登基的他,论谁也没有想到,在青春正值的年纪便御龙归天。
根据正史记载,同治皇帝的死亡原因是“天花”。古代的天花也被称为“出痘”,和人类缠斗了近3000年才被消灭,是彻头彻尾的顽固分子。
清代初年著名种痘医师张琰,写过一本《种痘新书》,里面说经他亲手种痘者不下万人,其中只有二、三十人没有治好,事故率很低约0.3%,一定要有经验的人才可以做到。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康熙、咸丰等人都得过天花,侥幸抢回了性命,但同样患病的顺治和同治却没有那么幸运了,皆因天花而丧命。
由此可见,当时的医疗水平是多么的落后,连皇帝都如此,如果患病的是普通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的一件事情。相传当时同治在一次朝见后,就出现了各种不适,身上开始出现红色的疹子,当时随行得太医,经过商讨后,确定是“天花”的症状。
慈禧急在眼里疼在心里,紧忙派出各大“祈福”队伍,明令禁止国内不允许吃“豆子”,希望可以帮助同治皇帝得到上天的“宽恕”,也是想要讨一个“好兆头”。没多久,几服药下去,同治皇帝身上的疹子慢慢褪去。
本以为病情好转,不成想病情却是到了更严重的地步。太医在给同治皇帝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虽然红疹已经褪去,但是身体各处却出现了溃烂。用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感染了,必须紧急送医处理,否则后果必定会越来越严重。
当时的医疗条件,与现在肯定是没法比的,同治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得到救治便御龙归天了。慈禧伤心欲绝,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之后对外公开,同治皇帝是因为“天花”归天。
很多人心中有疑问,但是面对这样一位绝对的权威者,没有人敢站出来“质疑”。可是后来民间却渐渐传出了“梅毒”的原因,这是为何?
寻花问柳染上不治之症?
作为“两宫太后”的傀儡,大清国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关于同治的S因,他的老师翁同龢道出了实情。
对于自己的学生,朝夕相处的他自然是最了解的,梅毒之事定是谣传。但是翁同龢也遭到过质疑,毕竟普遍认为皇宫内的御医,在红墙绿瓦内讨生活,难免会“不得已而为之”,说一些违心的话来保全一族人的安危。
堂堂一国之君感染“梅毒”,皇家的颜面放在什么地方?慈禧能容得下这些“负面消息”吗?皇帝即便是已经去世,也需要绝对的体面。退一万步来讲,即便当时的御医能够确诊,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去全力救治,想要恢复健康也是难于上青天的。
而那些参与过医治的人,慈禧又能否容得下?聪明的人已经想到了答案。母子二人,为了权利明争暗斗这么多年,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慈禧一定不会放过曾经为同治效忠的人。
对于同治皇帝的去世,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个说法,据说当时太医诊断出了这个结果,但是慈禧为了皇家的颜面,命令按天花的病症来救治,御医不敢抗命,只能按照天花来救治,最终耽误了病情。
不管怎么讲,生命止步于19岁的同治皇帝,关于“梅毒”的传闻应该并非是空穴来风,否则民间不会有这样的声音。而这一切,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只想挣脱束缚
作为被咸丰帝寄予厚望的孩子,这位老父亲在归天之前,早已思虑周详,毕竟当时的同治仅仅只有6岁。但是这位苦心谋划的老父亲,低估了慈禧的野心。
他步步为营,算尽朝中大臣,却忽略了枕边人,对于权利的无限渴望。尽管八位大臣,受到先帝的嘱托全力辅佐新帝,但是每个人的下场,又何尝不是给其他人敲响了“警钟”?尚为孩童的同治,虽然稳坐九五之尊的位置,却怎奈何两宫太后才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人。
跟着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就算是皇帝也需要通过观摩积累经验,才能灵活地运用人才,最终掌握整个朝堂的平衡。同治在读书时期,与恭亲王的孩子载澄为伴,这是位常常在电视剧中以“浪子”形象出现的贝勒。
受其影响,同治妥妥地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常常混迹于勾栏瓦院之中。很多人都好奇,难道后宫佳丽三千都无法满足他吗?其实同治的一系列行为,更像是针对慈禧的“叛逆”,越是不让做什么事情,就越要做什么事情,败尽皇家颜面,最终走上了一条堕落,沾满恶习的道路。
其实换位思考,同治皇帝虽贵为九五至尊,却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内心当然需要一个宣泄点。在勾栏院中,面对那些人的恭维,起码在心灵上可以得到一丝安慰。
民间对于这两种“传闻”真假如何,一直都是争执不下。在野史的记载中,也是将同治皇帝去世的原因,推到了“梅毒”之上。可怜被讨论的同治皇帝,生在一个“囚笼”一般的地方,人生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展开就宣告退场,着实让人觉得遗憾。
短短13年,没有人明白,同治皇帝的内心经历了一场什么样的浩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切和慈禧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小飞,喜欢我的可以点个关注,我们下期再见!(以上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