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发布啦 0 0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秦汉以前实行的 . 是封建制度,这是一种分封的制度,由天子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秦朝之前的封建制度,表面上天下属地都是天子的,实际上则是分给了各个诸侯,并且这些诸侯都是独立的王国,死了之后还能传给子孙后代。

这种制度的弊端显而易见,周朝衰微之后,就有了春秋到战国这数百年大分裂阶段。

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他不再延续周朝的封建制,而是采取类似于现代省市划分的郡县制,如此一来土地都是皇帝的,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委派过去,这就叫中央集权。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然而这种郡县制并没有持续太久,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秦朝灭亡,最终刘邦击败项羽,取代秦朝,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建立汉朝后,吸取前人之教训,周朝以下全是国,中央管不住就灭亡了,秦朝以下全是郡县也不行。

于是刘邦就将二者相结合,采取了郡国并行制,也就是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分封制的存在。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刘邦即位之初,重新分封七个异姓功臣为王,一百三十余人为列侯。后来这些异姓王逐渐被杀,封国也就转封于刘姓诸侯王。

就算是这样,也有人认为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应当适时削之。

推行削藩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政策,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并且实行削藩的负责人,也会给自身招致大祸。

基于各种原因,没有什么人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劝皇帝削藩,直到一位名叫晁错的人出现。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晁错,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西汉名士,河南禹州人,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汉文帝在位时,晁错先后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

汉景帝在位时,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一生都在为削藩而作努力,他坚决主张削藩,只要稍有机会,他就会向皇帝进言削藩。

若是皇帝问他,削藩不成诸侯造反怎么办?

晁错就会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晁错的观点就是,实不实行削藩,这些诸侯王都会反,哪怕当时不反,他们的后代也会反,与其到时被动,不如趁他们羽翼还未丰满之时削之,以绝后患。

早在汉文帝在位期间,晁错就经常劝说文帝削藩,汉文帝虽然没有采纳,但他却十分赏识晁错,并且让晁错教导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后来汉文帝去世,汉景帝极为宠信晁错,对他是言听计从,之后又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愈加显贵。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位极人臣,并不是晁错最终的政治理想,他的政治抱负就是推行削藩,为西汉朝廷的统治加以巩固,晁错为国深谋远虑,奋不顾身。

公元前155年,晁错找准机会再次向景帝进言削藩,一一陈列诸侯罪状,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这一次,晁错得到了汉景帝的支持,直接颁发诏令,削夺赵王、胶西王、楚王、吴王等诸侯的郡县。

诏令一出,诸侯哗然,所有人都恨透了晁错。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晁错虽然被汉景帝宠信,但他在朝中并没有什么支持者,不管是《史记》亦或是《汉书》,都用四个字来形容晁错,就是“峭、直、刻、深”。

翻译过来就是严厉、刚直、苛刻、心狠。

这样的一个专心为国的人,在朝中是没有什么朋友的,除了诸侯仇视晁错之外,朝中大臣们也都不赞同晁错的做法,但又碍于景帝的宠信没人敢说。

汉景帝的削藩诏书一颁发,晁错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之上,晁错的父亲听说之后,连忙从老家前来劝说晁错,让其迷途知返,否则晁家必将有灭族大祸。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汉书·袁盎晁错传》: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正史记载,晁错父亲劝说无果,回到家中之后就服毒自尽了。

影视剧中这一段演得十分感人,晁错父亲直接给晁错跪下恳求,劝说无用之后跳河自尽。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这仅仅只是开始,削藩诏令下发十余天后,吴楚等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公然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

得到消息后,汉景帝慌了,晁错也慌了。

晁错只想着为中央集权削藩,却并没有想出应对叛乱之策。

这时就有人劝说汉景帝,七国叛乱以诛杀晁错为由,不如就遂了他们的意,斩杀晁错。

汉景帝默然良久,最终还是决定牺牲晁错。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之后,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为首等人联名上书,建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汉景帝刚刚准许,中尉就前去晁错家中将其骗出。

晁错以为皇帝找他有事,于是就身穿朝服,却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当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晁错在猝不及防之时,被腰斩于刑场,家中也被灭族。

他刚被皇帝委以重任,父亲:我家要灭族了,随后服毒自尽

晁错之死,堪称西汉初期死得最冤之人,甚至超过了韩信。

他忠心为国深谋远虑,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和他自身有所关系。

苏轼曾这样评价晁错:“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史书也称其:“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晁错专心为国,却没有考虑自身会有什么下场,并且与朝中大臣关系都不融洽,甚至结有怨仇,以致于让他们找准机会,直接将晁错一棒子打死。

参考史料:《史记》、《汉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4457.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