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纸的年代,何来纸上谈兵

发布啦 0 0

纸上谈兵这个词和赵括绑定在了 . 一起,可是,在史学家描述长平之战这段历史时,却有很多明显漏洞。


没有纸的年代,何来纸上谈兵

1.赵括并不是只会读书的书生,在长平之战之前,已经跟随其父亲多次征战,并且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立下战功,这也是后来他能在名将如云的赵军中脱颖而出。

2.长平之战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死伤最多的一次战役,即使巨鹿之战,秦军的伤亡人数也没超过这次战役,更何况将军和兵士的素质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3.赵王为何着急换将,就算是秦人离间计,赵王也不是傻子,满朝的文武百官也不是傻子。

4.文官写历史,他们才是纸上谈兵,把一场战役的成败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还杜撰出赵括的父母无可考证的言语,把赵括说成一个只会读书的傻子。

历史已经过去,真相隐没在岁月长河之中。

赵王从最开始就不信任廉颇,因为廉颇是曾经的代国人,所以,廉颇在战局中出现一些小的失败,就立马被换掉。

从一些历史书中可以看到,赵军的主力以轻骑兵为主,善于奔袭作战,但不善于防守,李牧后来多次击败秦军是发挥了赵军奔袭灵活的能力,才能各个击破秦军的进攻。如果主动进攻还可以以战养战,弥补赵国农业比不上秦国的劣势,但是用骑兵来防守的话,只能消耗国力。


没有纸的年代,何来纸上谈兵

战争消耗,赵国还能撑多久。从战前准备来看,秦国是要灭赵国,而赵国却看重的是一块战略要地。所以,换另外一个人为将来死守,赵国最后能赢?而我想到的是这四十万人再坚守几个月,然后断粮,他们会怎么做?如果再有人乘机引导,他们会不会返回邯郸去清君侧?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赵王让赵括去替代廉颇的时候,军中已经快要断粮了,所以,赵王需要的是尽快结束战争,否则,更严重的问题会接踵而至,这些事情可能只有赵括知道,所以,饱读兵法的他才犯了一个一个的幼稚的错误,比如没有派重兵把守粮仓,没有派重兵把守粮道,甚至退路都没留好,因为粮仓快没有粮食了,粮道也没有用了,赵括用一场豪赌来结束这场战争。对于赵军来说,只能一往无前,冲开秦军的围堵,赌上自己的性能才能博出一线生机,可惜最后失败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嘲笑人家赵括也不该用纸上谈兵,应该用简上谈兵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4488.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