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发布啦 0 0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众所周知,在那纸屈辱的条约中,出卖的是国民的安定家园,践踏的是国家尊严。

然而在国民缺衣少食闹饥荒之际,满清王朝照样在民不聊生的土壤之上继续着自己奢靡的生活,诸事皆要讲究排场,就连殡葬这样的白事都要风光且浩大。

光绪皇帝驾崩后,为他举办丧事就花了国库50万两百银,可这还不算最高。

皇宫中还有一人,他为母亲的丧事花了100多万两白银!是光绪皇帝的两倍。

是何人这般体面风光?

难道是太上皇还是太后,或是功高权重的大臣?

都不是。

用俗话说,此人的身份不过是太后身边的“奴才”,为何一个奴才竟有如此大的排面?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李莲英,备受慈禧太后恩宠,被慈禧赏封为二品花翎总管,打破了太监最多只能封为四品的皇规,足见慈禧对李莲英的信任程度。

可风光的背后,是隐忍着的屈辱,看似顺遂的宦官之路下,铺垫着失去是非观地依附。

1848年,李莲英出生在河北顺天府大城县,那时他叫李进喜,家境困顿,父母居然想到让儿子进宫作为太监的预备人选。

那时李莲英年仅八岁,但入宫就必须被净身阉割,也意味着就此与正常男人的生活一刀两断。

一入皇宫深似海,都说皇宫尽是富贵荣华,殊不知权谋斗争的残酷激烈,表面风平浪静,内里暗波涌动。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

刚入宫时的李莲英并未获得什么特别优待,一切从底层做起,先在景仁宫和奏事处做了个小当差。

那时的李莲英虽已是被切割之身,但到底还是一个小小少年,以一颗好奇懵懂之心打量着这豪华神秘的宫闱。

那时的他随份从时,安于本职,权谋算计还入不了他的脑子里,而这种朴素的心态倒也让李莲英开启了“进阶之路”。

因本分忠于职守,李莲英于16岁那年被招到长春宫慈禧太后身边,而伺奉慈禧也得论资排辈,李莲英只能算是打下手的小字辈。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安德海

当时慈禧身边的“红人”是太监安德海,比李莲英大不了几岁,对慈禧忠心耿耿,能言善道,备受慈禧宠爱。

而正是这个安德海让李莲英见证了一个“红人”从人生巅峰沦落到走向断头台的浮沉史。

安德海虽只被封为六品的蓝翎太监,但忠诚、办事能力强,深受慈禧信赖宠爱,而在慈禧设计的一场夺权的阴谋中,是安德海密切配合,冒死准确为她传输密报,才使得慈禧成功地剥夺了“眼中钉”肃顺顾命大臣的权利。

安德海因此获得重赏,也欲发恃宠而骄,连同治帝也不放在眼里,他没有深谋远虑,未曾想过他的张扬举动在同治帝等人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

虽然封建宫廷对太监有诸多的约束,连出皇宫都要被苛刻限制,但安德海内心向往自由无拘,仗着慈禧这棵大树,冒然出宫多次。

安德海再张狂,对慈禧是言听计从、忠心耿耿,慈禧授予的使命他均完满执行。

1869年,安德海奉慈禧之命前往山东采购布料,而这次出宫却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行程。

到山东境内时,安德海被巡抚丁宝祯以“擅自出皇城”为主要因由,将他就地砍头处决。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

从表面上看,是丁宝祯“秉公办事,为民除害”,其实他敢杀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另有内情,根本原因是安德海得罪了皇族中人,其中自然有同治帝与慈安太后,丁宝祯只是奉命行事。

所以安德海最终是被皇族中人终结,他临死前还指望被他衷心服侍的慈禧太后来救他。

他万万没有想到,慈禧不但未救他,给他留下的“礼赠”却是诛灭他的九族。

慈禧对安德海再恩宠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好奴才,当失去了利用价值,慈禧便会把他当成废品般远远抛开,她最在乎的终究还是自己的利益。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

安德海被斩,慈禧也被众臣监督,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慈禧立马表明立场,与安德海划清界限,用杀掉与安德海关联的亲人来为自己正名。

而安德海也用鲜血给在慈禧身边当差的李莲英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明白了爬得再高,也只是主子手里的棋子,太过张扬,必招灾祸。

但这一切也挡不住李莲英的进阶之路,一路上他掌握了几大“法宝”。

首当其冲的法宝便是性格与为人,这也成了他与周边人的关系“粘合剂”,无论是地位比他高的权贵,还是比他还低几等的奴才,他都随和以待。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出行

吸取了安德海的教训,李莲英始终不忘记自己的身份,规规矩矩地按照宫规行事,从不会妄然出行。

而要想博得脾性刁钻情绪变化无常的慈禧欢喜,光会唯唯诺诺是绝不够的,有才艺者自然当先。

而李莲英又拿出了一个“法宝”,就是过人的梳头技艺。

慈禧非常反感宫女给她梳掉头发,而她步入中年头发掉了不少,因此宫女挨的打骂和梳掉的头发量成正比,一提给慈禧太后梳头,宫女们都一阵胆寒。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

而李莲英信心十足地接了这个“棘手活”,因刚入宫时掌握了一手梳头的好手艺,李莲英对梳头的轻重拿捏得恰到好处,对难免掉下的头发,他也偷偷地藏进了自己的衣袖。

慈禧被梳得舒舒坦坦,自然也对给她梳头的这个太监另眼相看,久而久之,对李莲英的信任度也与日俱增。

在被慈禧破格从四品升为正二品总管太监后,李莲英手中的掌控权越来越大,赏银噌噌上涨。

而他的脾气秉性并没有跟着膨胀,毕竟皇族中或明或暗地充斥着权谋斗争,而作为扶持某一方的大总管太监极易招来对头人的嫌恶。

宫廷中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和他所攀附的权贵,或严苛、或眼红、或包藏着祸心算计。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

而慈禧与光绪皇帝这对姨甥之间的矛盾广为人知,光绪帝支持梁启超、康有为等进步人士发起打破封建的统治的“戊戌变法”。

而专制腐朽的慈禧自然唱起了反调,以至于让“戊戌六君子”死在她的旨意下,而梁康二人只能无奈逃亡他国。

光绪皇帝毕竟是皇族中人,自然不在被赶尽杀绝的范围内,慈禧便对他实施了软禁。

而辅佐慈禧的李莲英自然会被光绪帝的拥护者视为眼中钉,旁观者大概会认为李莲英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就如同治帝与安德海那般水火不容。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

可是光绪帝面对着辅佐“仇人”的“大红人”李莲英却是满怀感激之情,这又是为何呢?

身处矛盾的“中心地带”,李莲英懂得不能“失衡”,面对主子慈禧太后,他服侍得周到体贴,让慈禧把他视作“体己人”。

对慈禧而言,李莲英聊得来家常,守得住隐私,是她离不开的心腹。

而面对小自己23岁的光绪皇帝,李莲英一不忘奴才身份,二而不忘以长者的情怀给予光绪关爱。

慈禧率众皇亲在外地避灾返京途中,她所住之处铺陈华丽讲究,而光绪皇帝住处却简陋寒酸,甚至连一床暖和的被褥都没有。

李莲英服侍慈禧就寝后前去探望光绪,见此情形,当着光绪的面跪下痛哭自责,转身又将自己的被褥拿来给光绪皇帝铺盖。

后来光绪在回忆这趟出行时感慨地说:“若无李安达,我活不到今天。”称李莲英为“安达”,是对太监最大的尊重。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右)

夹在两个水火不容的权贵中,如在夹缝中求存,别人可能会“难存”,而他却能在夹缝中开出光耀的花花草草,不仅圆融和谐,还能从中获利,倒是精明。

在宫廷中上上下下好几个阶层的人群中,李莲英能得大部分的人心,也使他的地位节节攀升,财富也越聚越多,当然也包括宫廷搜刮民脂民膏的不义之财。

在进阶之路上闪耀风光后,重亲情的李莲英不忘自己的母亲,特地将她从老家接到位于北京西直门棉花胡同的宅邸中居住。

而李母在享了几年清福后,于1906年冬去世,李莲英为表孝心决定大办丧事,光是为亡母“操度”就要花七七四十九天,还要特地雇佣三十余人轮流守护棺柩。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

一面要为母亲风光大葬,一面李莲英还不忘“分寸”,他明白,即便想大办葬礼,但也不能“越级”。

首先必须要向他主子请示,慈禧一方面为显得自己体面慈悲,一方面也出于对李莲英的赏识,便通允了,还特地赏了48万两银子给李母办丧。

李莲英本只是想得到上级的正规批准,未曾想还有赏银这样的意外之喜。

得到上级批准后,李莲英便没有顾忌地放手操办,但一向谨慎的他还是决定先将自己搜罗来的钱财用在丧事上,不够再补。

随后风光的办丧计划便正式开启,李莲英先派兄弟回家乡找到村里有头有面的人物,共同商议办丧之事。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而当李莲英的兄弟表示将把50万两白银用作办丧费时,这些村里的乡绅倒犯了难,他们虽平日里没少见过世面排场,但是用50万两银子来办丧还从未经历过,要怎样的葬礼才能够得上50万两白银呢?

毕竟李莲英是皇宫太后身边的大总管,必须要达到他的要求规格,钱一多,反倒成了难题。

但既然摊上了任务又能得好处,村里的领头人们便绞尽脑汁,把办丧所需的物品一再地精细化,对仪式排场也极其讲究。

可就是这样经过精心筹划的办丧计划呈现在李莲英面前时,却被他嗤之以鼻,他嫌不够气派。

依照李莲英本人的意见,因为他母亲生前喜爱听戏,便专门从河北和北京请来两批戏班子。

而李莲英设的另一项规定,更像是开放的福利:凡是为丧事出过力的乡亲邻里,将连续在大葬期间35天内放开肚皮白吃白喝。

对于宾客,李莲英不分等级,即便是乞丐,只要肯诚心吊唁,磕上一个响头,都会给他们披麻戴孝,供他们好吃好喝好住。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李莲英与慈禧

想得如此周全,只为光耀李家门楣,在众人面前彰显李家功德无量。

为使送葬队伍浩大有排面,李莲英还要求对从李家大门到墓地的所有道路进行修整,连周边的树木都必须挂上白色挽绸。

李莲英到底还是不忘自己的身份,自己毕竟并不是朝廷中的大官,便一再叮嘱葬礼不能“越界”,但要达到普通百姓家操办丧事的最高规格。

经过了三个月细致地筹备,豪华隆重的葬礼便如期举行。

送葬的队伍里不乏名流与朝廷官员,而由那300名护卫兵组成的巡逻队架势不小,他们是由袁世凯专门派来保护殡葬队伍的。

由此看来,李莲英的人脉极广,面子够大。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出行

在封建时期人们极度迷信来世重生,所以对操度这个环节尤为重视。

李连英也不例外,他对操度亡灵的人士极为重视,于是京城里有名的佛教、道教代表人物全齐聚李母葬礼,各显“神通”,给李母操度魂灵。

甭管有用没用,这些所谓的与神最接近的人拿了大把的赏银便卖力地“操度”,跳着大神、嘴里念着他们自己才懂的经文,架势十足。

而大伙最期待的自然是葬礼后招待宾客的宴席,李莲英也极其重视这个环节。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慈禧出行

乡亲们生活并非如李莲英那般富足,不乏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而如今却可以白吃白喝35天,何乐而不为呢?

每一桌招待宾客的酒席,均是按照最高规格来上菜,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一应俱全,让乡亲邻里既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

上菜方式极为讲究,先上四大凉碟,再上九大碗热菜,这是当地的最高规格,俗称“13碗”。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热菜全是用新鲜的全鸡、全鸭、全羊,而羹类也极其讲究精致,燕窝、雪蛤一样不少。

如此盛大的宴席却没有门槛,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来参加葬礼,均可入席,饭菜不够,可以无限量添加,一日三餐都不会缺。

而做宴席的厨师不是随便找来的,请的全是当地烧得一手好菜的名厨。

因此,相亲邻里们不由得对李莲英感激涕零,因为他们劳苦一辈子也没吃过这么丰盛的宴席。

李莲英还专门在李家大门外用大缸大箩筐装满了肉、馒头等食物,乡亲们忍不住都会往家里捎带,拿多拿少都不会限制。

就连邻村凑热闹的都可以随意来吃宴席,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食物往家里带,都不会有人阻拦。

据统计,整个葬礼连同搭戏台、操度、宴请宾客在内,一共耗费了120万两白银,光吃掉的粮食就耗了十多万斤,鸡鸭猪等肉食动物用了好几千只。

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管

面对着巨额的消耗,李莲英倒不以为然,能让乡亲邻里对李氏家族感恩戴德,能在乡亲面前尽显风光排场,他便心满意足。

而葬礼上耗费的资金,看似是李莲英本人掏了腰包,其实花的还是国库的钱,说到底还是清政府收刮民脂民膏的结果,映射的是清政府的腐败与贪婪。

慈禧去世后,李莲英没了依靠,便告老还乡,风光不在,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

1911年,62岁的李莲英病亡,关于他的死因,扑朔迷离。

而关于李莲英是忠是奸,也自有后人评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