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崇祯后来为何如此恨他

发布啦 0 0

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这一天,刚过完中秋节,京城的人们却带着愤怒挤在路旁,对囚车上的即将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大骂出口,囚车行至刑场,人们围观过来,都要亲眼见到这个保护他们国家的将军,被刽子手千刀万剐,在巨大的痛苦中死去。据明末张岱《石匮书后集》记载:袁大将军被凌迟的情形, “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

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崇祯后来为何如此恨他

袁崇焕为何被处死?把时间倒回到前一年......

公元一六二九年十一月,寒风萧瑟,明朝北方边境甚至京城周围已被皇太极的军队(后金军队)团团围住,后金军越过蓟州往西,准备进犯京城,袁崇焕急忙率兵护卫京师。袁崇焕率领军队至京师城下,因兵马长途奔波,疲惫不已,请求入城休整,但遭到崇祯拒绝。于是袁崇焕只得驻扎在城外,继续与后金军队鏖战。【《明史·袁崇焕传》:俄闻率教战殁,遵化、三屯营皆破,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大请兵越蓟州而西。崇焕惧,急引兵入护京师,营广渠门外。帝立召见,深加慰劳,咨以战守策,赐御馔及貂裘。崇焕以士马疲敝,请入休城中,不许。与大军鏖战,互有杀伤。】在袁崇焕的拼死抗击下,皇太极率部撤退,遂解京师之围。

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崇祯后来为何如此恨他

此刻已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崇祯认为皇太极撤出围困京城的军队,而袁崇焕没有乘胜追击,内心已对袁崇焕非常不满。加上皇太极放出风声,大致是袁崇焕要反,朝内权臣伙同太监怂恿崇祯帝,说袁崇焕恐要投清,本就刚愎自用的崇祯在各类信息面前感到极度不安,慢慢认定袁崇焕的反叛之心,于是公元1629年十二月,也就是解京师之围一月左右,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次年八月,处死。在崇祯即位三年后,这位用尽生命全部,捍卫他的大明王朝的将军,被他自己亲自下令处死,给历史留下了一个极度悲剧的人物。

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崇祯后来为何如此恨他

袁崇焕的死

袁崇焕早年在地方为官,后来因为魏忠贤阉党排挤,不得已辞官回乡,不再过问政事,崇祯登基后,全力铲除阉党,并下旨召回袁崇焕回朝为官,所以崇祯对袁崇焕有提携之恩,袁崇焕对朝廷和崇祯也是忠心不二,后来后金军队辽东生乱,袁崇焕对崇祯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殊不知,当时的后金军队已是一只十分强大的军队了,别说五年,十年也难说,加上内地四处民变四起,农民起义已成大气候,牵制了明朝大量的主力,此刻袁崇焕夸下的这个海口让年轻的崇祯深信不疑,为他后来的死埋下了伏笔。

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崇祯后来为何如此恨他

要说夸下“五年平辽”海口埋下了被杀的伏笔,那么杀毛文龙就为他自己的死几乎是盖章有效了。大致过程并不复杂,毛文龙驻扎在靠近朝鲜的皮岛,凭借地理位置和朝鲜的支持,长期侵扰后金军队,有效牵制了后金的力量,正面战场减轻了很大的压力,但袁崇焕作为新上任的毛文龙上司,因为毛文龙平时的一些小毛病,一员长期在边境勇猛抗敌的大将,不上报,竟私自杀了他,这件事从全局看,袁崇焕不是有错,而是有罪了,此事崇祯表面虽然没有制罪于他,但也只差最后一根稻草了。

历史人物: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崇祯后来为何如此恨他

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死了,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死了,他死于自己对权力和格局的认知,他的死甚至都不能怪罪于有知之恩的崇祯帝,但无论无何,他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也是一个悲剧的英雄,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供后世众说纷纭,叹息不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