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茂兴散文:最念妈妈的味道

发布一下 0 0


贾茂兴散文:最念妈妈的味道

最念妈妈的味道

作者:贾茂兴

受疫情的影响,已静态居家多日。宅家的日子基本状态是吃了睡,睡了吃。由于过去常年吃食堂,大部分时间是饭来张口,对烹饪厨艺研究的少,下厨做饭参与的也不多,因此动手能力始终处于一般水平。静态居家的这些日子,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谋着吃点啥,怎么做,多日的静态管理,家中贮存可吃的东西就不那么丰富了,基本上是有啥做啥,会啥吃啥,打开冰箱一看,还有一块冷冻了很久的农家土猪肉,是乡友保军老弟从外地捎来的,怎么吃呢,思索良久,突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妈妈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舍得做一碗的红烧肉(在陕北,红烧肉是席面上八大碗中的最硬一碗),由于那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的次数实在是不多,加上年纪又小,妈妈怎么做基本不知道,脑海中仅存的一点点记忆,就是觉得味道纯香,临到肉快熟时,满窑洞洋溢着烧肉的香味,让人不停的咽唾液,小小的我就在锅灶旁,一遍遍的反复问妈妈肉啥时候能吃,留下深刻烙印的是人在饿的时候,特别是饭将熟未熟时,等待的确是一种煎熬。现在一想起记忆中的那个味,仍就觉得特别的香,那永远是家和妈妈的味道。 想起那个肉香味,看到冰箱里的那块肉,说干就干,自己便立即行动起来,却又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不管如何,凭想像和记忆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化肉、洗肉、切块,姜、葱、红辣皮、大料、老抽、料酒等调料备好,虽说现在网上很方便,可以去“下厨房”搜一下,但是要想吃到原先的老家土味,心里还是没底,无奈之下只好拨通了老家彦斌兄弟的电话,从前至后详细咨询了一番,还要点式的做了笔记,心在想,凡事总是一分为二,疫情虽然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也能督促人学习与思考,起码能提高一下做饭水平。接下来按照友人的指点,冷水下锅先煮肉,撇出沫子放调料,中火慢煮八成熟,捞出后抹些蜂蜜,尔后放少许油,红烧去脂至肉皮焦黄,再放入先前的肉汤中浸泡一会,为的是进一步上色入味,一道道程序略显手忙脚乱,但也中规中矩。出锅后品尝,咬一口下去,还真是有原来老家的味道哩,满口油,味纯香,心甚喜,成就感十足。

嘴上吃着肉,心里想起娘,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渐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家乡。回想起那个困难的年代,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记得妈妈在煮肉时,肉不多但水放的多,为的是煮完肉后能多剩一点肉汤,估摸着还能再做一次肉汤烩菜或肉汤杂面,即便没有肉,也能沾一点肉腥味,想想生活中妈妈总是这样节省着吃,计划着用,盘算着过,千方百计硬是把过去的穷日子逐渐过成了好日子。妈妈曾经教育我们,居家过日子一定要会计划,善划算,“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这些朴素的家教家风都给我的记忆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日后滋养着我的生活。当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再为吃饱饭吃上肉犯难了,再也不要多放水剩肉汤了,即便是遇上了像疫情这样的严重影响,衣食都是有保障的,但未雨绸缪、预有准备,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可谓是“手中有余粮,心中才不慌”。一碗红烧肉,寄于一片情,学做家乡饭,最念的还是妈妈的味道。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