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苦想良久,但依然不知道该写点啥,于是就翻了之前在备忘录上记下的主题关键字,以期获得点灵感。而在这一堆关键字中,我今天愿意停下驻足观望的是这四个字——夏日晚饭。
这个写作主题我要没记错,应该是我6月底的时候在备忘录上记下的。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在下午4点将身体准时推进已经经过太阳一天的烘烤,散发着炙热气息的空气热流之中,步行去常去的中餐自助餐厅吃饭。这家餐厅距离我所在的小区大概15分钟的路程,所以不管我撑不撑伞,或是那天的太阳有没有躲进云层中,在进入餐厅的那一刻,自己身上肯定是早已镀上一层水膜了的。在夏日这是永远也逃不掉的「宿命」。而也正是这一一个月里起码会在我身上发生20回的现象,在我的脑海里掀起一股微风,让海面荡起了一丝涟漪,使得一幅遥远记忆的画面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但或许是过于遥远的缘故,我现在能明确的是这幅画所带给我的感受。而它的具体画面内容我则把握不准,不知道它到底是发生在我家,还是发生在我爸妈曾经一起所工作过的船坞的宿舍,又或者其实两个地方都发生过这件事——在夏日的晚饭时刻,我们不是坐在家里的饭桌上吃饭,而是会特意在屋外的院子正中处,撑起一张方正的小桌板,将饭菜从灶台拿出来摆上后,接着再各自拿一把坐上后会咯吱咯吱响个不停的小竹椅,放在桌子的四边,然后一边感受着晚风拂面后所带来的清凉,一边开始干饭时光。
那时的温度不像现在,现在是哪怕有风也只能是叫做热浪,更别说吹走烦躁感了。人要想获得清凉,就只能借助于空调。我个人感受是现在已经是到了,如果没有空调当佐料根本下不了饭,或是一口饭下肚,能让皮肤表面恨不得渗出一瓶农夫山泉的汗水量,T恤微微一拧就能滴出水来。但那会儿不是这样的,那会儿哪怕是一餐完毕,额头最多也就是微微冒汗,胸前的T恤上则是水迹两三点。所以我小时候是非常喜欢在户外(自家院子里)用餐的,因为就是感觉电风扇的风没有自然风来的更凉快,给人的感觉更好。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用餐体验就越来越少了,哪怕是吃烧烤,我绝大部分时候也都是在店里吹着空调吃,而不会特意去挑选户外的位置,说吃个氛围。因为我知道在那个环境下我根本静不下心来享受美食带给我的快乐,而只会感受到高温带给我的烦躁感。这其实有点类似你买了一瓶价值4位数的好酒,已经用纯净水清空嘴巴里残余的味道,来让自己能更好地去细品这瓶酒的风味,结果这时候就是有人不开眼的将六神花露水喷的满屋子都是,那这时候不管你怎么努力,鼻子在那一刻永远都只能味道花露水味,而对酒的香气「视而不见」——你说着体验糟不糟糕,让人烦不烦躁。
不过这次的海南之行,让我意外重温了小时候的这一快乐。因为客栈就建在海边,而我们吃饭的地方就在一楼大厅,所以这就导致了吹来的每一股含着海水淡淡咸味与沙子味道的海风都会变成过堂风,让我瞬间回到了小时候哪怕吃饭不吹空调,不开电扇,也依旧能够有颗享受美食的心的美好时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