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发布啦 0 0

1954年9月,中南海勤务殿大门口种的两棵桂花树,挂着数不胜数的黄色桂花,不时飘来阵阵幽香。

大殿中央的吊灯,撒下一道柔和的光线,落在了刚当上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身上,他正与两年前当上副总理的邓小平聊天。

陈毅与邓小平既是四川老乡,年轻时又一同赴法勤工俭学,当过几年同窗。平日相遇,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海阔天空,无话不谈,直到谈得哈哈大笑才收场。

这天,当他们聊起正事时,话语中依然充满了川味的麻辣与幽默,不时响起爽朗的笑声。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与邓小平

邓小平点了一支烟,边吸边对陈毅说:“毛主席准备委派你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访问。”

陈毅的妻子强制让他戒烟,他看着邓小平手中徐徐升起的烟雾,心里痒得不得了,贪婪地用鼻子吸着飘来的烟味,漫不经心说:“这不是问题,我 . 正想故国重游一趟,什么时候出发?”

邓小平卖起了关子:“这你得问周总理了。”

陈毅又问:“那毛主席和中央,有具体交代什么任务吗?”

“这你也要问周总理。”

“哎呀,小平同志你跟谁学的拐弯抹角啊?”

邓小平不紧不慢回答:“所谓总理、总理,总而理之嘛!国务院的大事小事,他都要负责,你问他最好。”

“总理这么忙,他哪有闲工夫跟我说这些。”

邓小平顺水推舟进入主题:“所以中央考虑,需要找个人为他分担一些嘛!今后外交部的一揽子事,都要辛苦你了。这次出访回国后,你的工作重心可以往这方面移一移。”

陈毅脸色一沉,思考片刻,想起了1952年的一件往事,他忘记了妻子张茜的“禁令”,从邓小平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燃猛吸起来,惊呼:“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我上周总理当了……”

一、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陈毅想起了1952年夏天,在外交部召开的第一次使节会议上,一些曾经的军队大员,被周总理安排出国担任使节的工作,其中就有他的朋友。

会后,周总理打算到几个地方实地视察,看看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他从北京一路南下,第一站就是南京。当时还是华东军区司令的陈毅成了东道主,他亲自带队,乘坐军区的指挥船,从南京出发逆水北上,一路上,他与新老棋友对弈船舱,未料到周总理“早有预谋”……

这年年初,陈毅上海的家里,突然来了几位两年前出国担任使节的同志。陈毅奇怪地问他们:“你们有何贵干?”

他们说:“我们最近回国述职。”

陈毅笑着说:“那你们找错人了吧?外交的工作周总理负责。”

“没找错,我们是周总理派来向你汇报工作的。”

……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与周恩来

陈毅停止回忆,回到现实,他急匆匆往周总理的办公室跑去,气还没喘匀,便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帮你分担工作负担,是我这个副总理应该做的,我愿意接受。可我陈毅的性格直来直去的,脾气一上来就容易不尊重人。这点对国内的同志还行,他们都了解我、体谅我。可是放在外交上,就不怎么行得通,我怕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请总理换一个人吧!”

周总理不动声色听取了陈毅的表态,他抬起手摆了摆,然后又摇了摇脑袋,说:“这些我都考虑过,也和毛主席讲过,主席说:‘他看重的就是你这种性格。’所以这件事,你推脱不了。”

陈毅只能点头表示:“既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如此看重我,那我只能勉为其难接受这个任务了。不过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如果我不称职,请中央快点把我撤掉,免得捅了娄子,还要你来补救。哦,我还有一个要求。”

周总理笑了,说:“你一口气说完嘛!”

“国务院的任职令先不要下,我从东德回来后,还要申请给你当几年实习生,了解一下外交部的办事流程。”

周总理拍了拍陈毅的肩膀,脱口而出8个字:“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陈毅将大腿用力一拍,喊道:“这8个字,以后就是我的座右铭了,我要把它们写出来,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提醒自己。”

二、既是副手,也是警卫

1955年4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即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陈毅以副手的身份陪同周恩来出席。按陈毅自己说的:我就是个实习生,给周恩来当学生。

出师不利,第一批出发的中国代表团乘坐的,从印度航空租借的飞机“克什米尔公主号”,在从香港飞往雅加达的途中,在距离雅加达几百公里的海域坠毁了,除3名机组人员外,其余乘客全部遇难。

这次空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后经港英警方的调查,此次空难系人为造成,罪魁祸首就是蒋介石在香港的特务。他们花重金买通了香港启德机场的地勤人员周驹,让他在给飞机加油时,偷偷在上面安放一枚定时炸弹。真相公之于众后,各国代表纷纷指责国民党当局的残忍、卑鄙、无耻。

根据最新情报,特务的目标本是周恩来,可未曾想到他当时并未在飞机上,所以中央猜测他们一定还会采取其他暗杀行动。

北京方面密切关注此事,他们要求即将启航的周恩来、陈毅等人,推迟出行日期。为此,罗瑞卿打电话给准备从昆明出发的周恩来:“这简直是拿生命在冒险,你们先别动,看看情况再走。”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与周恩来

周恩来和陈毅不是没有顾虑,但亚非会议不等人,他们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是最重要的一方。他们决定按原计划出发,仍然乘坐印度航空的包机。

4月13日晚上,出发的前夜,北京给陈毅打来电话,说:“毛主席前几日到了杭州,他知道了飞机出事的消息后,心痛不已,原定的计划都延后了,正专程等候代表团出发的消息,并为此焦虑不已。”

挂断电话,陈毅来到周恩来的房间,向他汇报了电话的内容。周恩来将夫人邓颖超写的信,拿给他看,平静地说:“看来,我们比他们旁观的人还要冷静不少呢!”

陈毅回答:“是啊,外交这种事,不比打仗安全。”

“我们此行的使命是促进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倘若牺牲在路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完,周恩来动笔给邓颖超写回信:

来信收悉,感谢关心。信件已经捎回,以免失落。这次空难是一次教训,我必当更加小心……

4月16日,陈毅陪周恩来从仰光飞往雅加达。飞机飞到新加坡上空时,遇到了雷阵雨天气,飞机只能迫降。当时新加坡还未从马来西亚独立,马来西亚也没有与中国建交,飞行员对机场情况一无所知,代表团成员都很紧张,杨奇清让大家都不要下去,在飞机上等候。

飞机停稳后,机场老板亲自邀请周总理等人,前往机场休息室休息。总理接受了老板的邀请,陈毅紧随其后。当步行到休息室门口时,廖承志一眼就发现了可疑人物。

陈毅与总理寸步不离,周总理进入房间后,廖承志提醒警卫员:“重点关注外面的那些人。”

陈毅做了一个手势,周恩来的贴身警卫成元功立即进到里面,李福坤守在门口,看到周总理一边泰然自若吃着老板送来的茶点,一边与麦克唐纳总督谈天,陈毅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两小时后,飞机重新起飞,那几名特务败兴而归。

到雅加达后,会议召开后的第三天,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收到一封匿名信。大使将信交给陈毅,信的大意是:

“……雅加达的国民党特务机构,将会组织敢死队谋杀周恩来,暗杀小组已于3月10日组建完成……”

信件的署名是:一名反省过来的暗杀队员。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

陈毅将信件往桌上一拍,目光里透出一丝怒气:“暗杀!他们还要搞暗杀,无耻!卑鄙!”

他的目光扫视在场的每一张面孔:黄镇、杨奇清和警卫局的同志。他停顿了片刻,使劲摇着纸扇,说:“你们研究一下,提一下自己的意见。”

这几个人用他们训练有素,惯于与欺骗、绑架、暗杀打交道的头脑默默思索,随时准备充当重要任务的执行者。

助手去与有关部门交涉了。陈毅坐不住,他把代表团的人员都召集起来,进行紧急动员,要求每个人都要做保卫工作,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卫周总理的安全……

代表团里三层、外三层,内外结合进行详细部署。有一次,周恩来出席一场记者招待会,会场环境混乱,杨奇清让康矛召、申健走在前面,他的意思是:他俩是外交官,懂外语,而且身材高大,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也能挡一挡。

陈毅往前一步,叉腰道:“我是总理的副手,也是他的警卫员,请让我站在他的身边。”

陈毅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无不敬佩不已。

三、给苏加诺当参谋

陈毅随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中,领悟到了外交斗争的复杂性和广交朋友的艺术性,与苏加诺总统的交往,使得紧张的会场气氛平添了几分人生趣味。

当时,正值壮年的苏加诺,习惯戴一顶黑色小帽,手执一根精致拐杖,说起话来神采飞扬。他拿起一块黄色的水果,咬了一口,然后拿了一块新的递给陈毅。

陈毅仔细打量起这块小小的果子,它有着带刺的坚硬外壳。一旁的印尼姑娘微笑地看着陈毅,仿佛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即将发生。

陈毅接过水果,还没往嘴里送,就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他只好鼓起勇气吃了一口,没想到味道比他想象的要好吃,不知不觉又多吃了几口。他回味地说:“这东西还挺好吃的。”

苏加诺介绍说:“这是榴莲,是我们国家的特色水果。”

陈毅把剩下的那一半递给廖承志,廖承志捏着鼻子尝了一口,也说好吃,后来大家都知道他们喜欢吃榴莲。

后来,邓小平搬进中南海后,他的家与陈毅家紧邻,每当外国友人送来榴莲,他都会将其中的大半送给陈毅。陈毅收到榴莲后,必定会和廖承志分享。

1964年,为准备第二次亚非会议,陈毅又匆匆赶往雅加达。万隆会议召开9年后,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万隆精神”成为了一面旗帜,新独立的国家成批出现。另一方面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界冲突不断,两国关系陷入僵局……

苏加诺在平衡国内各种势力的斗争中,心力交瘁,他想说服陈毅,让第二次亚非会议仍在雅加达召开。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苏加诺(前排左一)与陈毅(前排右二)

陈毅坚持说:“非洲新独立的国家有40多个,既然是亚非会议,第一次在亚洲,第二次就该在非洲,这样才公平,才有号召力。”

苏加诺同意陈毅的观点,他认为开会时间也应定在当年,陈毅则认为第二年召开比较好,会议准备不会显得那么匆忙。

陈毅幽默地说:“你是三军统帅,我这个元帅也得让你一成。只能给你当参谋长,提提意见,你看好不好?”

苏加诺这才张开双手,说:“好啊!你就给我当参谋长吧!”

苏加诺推磨似地走着,摸着已经谢顶的脑袋,停在陈毅面前苦笑着说:“哎呀,你这个陈毅兄,真不好说话,我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没这样……好吧,会议地点我同意你的意见,时间嘛,暂定。”

陈毅笑着说:“你这个统帅还是不错的,能听进去我一半的建议,我这个参谋长还是可以继续当下去的……”

四、正式接任外交部长

1958年2月11日,外交部的重担正式交到了陈毅肩上,他被任命为新一届外交部长。当上部长后,陈毅始终没有忘记周总理赠送的八字箴言“外交工作,授权有限”,他向周总理请示更加频繁了。

每次,陈毅出国访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向周总理汇报工作,邓颖超经常跟他开玩笑:“陈总,你还让不让我们老两口团圆了?”

他全面继承了周总理的外交风格,驻外大使回国述职,他会千方百计安排他们去见毛主席,他就在旁边观摩、学习。

6月7日下午3点,他带姬鹏飞、乔冠华等20多名归国大使去泳池见毛主席。主席出水后,换上浴衣,向池边的藤椅走去,他招呼大使入座,并递烟给陈毅。陈毅摆摆手:“主席,我戒烟了。”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与毛主席

毛主席收回烟,笑着说:“你做事有决心,我就戒不掉。”

在此之前,国务院召开了务虚会议,毛主席对会议的结果不太满意。6月16日上午9点,他又召集了邓小平、陈毅等几位副总理到泳池谈话。

毛主席说:“这次开会,国际形势你们一点都没谈。陈毅同志的表现就很好,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讲得生动活泼,你们是否赞成他的看法?”

毛主席环顾了在场的各位,继续说:“对外政策要时刻变化。你们务虚会开了十几天,国际形势闭口不谈,必须再搞几天,专门谈国际形势。这个事情很重要,不是芝麻大点的小事,讨论时要大胆,不要担心讲错了被穿小鞋。为什么要怕呢?怕穿小鞋,怕开除党籍,怕砍头,怕撤职,怕蹲监狱,做事畏手畏脚的,一点用也没有。”

主席的身体坚持不了长时间谈话,他休息片刻,接着谈道:“要天不怕地不怕,穿小鞋怕什么?国际形势对我们很重要,过去我们跟蒋介石打仗,不是很有信心吗?现在我们要超英赶美,要建成一个强国,形势分析不对,天天担惊受怕,怎么建设……”

在场的人都听得入了迷,连烟灰掉落在毛主席身上,也没人提醒。主席伸出两个手指头,说:“现在国际上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我们和两边关系都不怎么好,能怎么办呢?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也很担心啊,也许你们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怕……”

不知不觉,陈毅拿起毛主席放在桌子上的香烟,思考主席刚才说的一席话。他很有智慧,用一个细微的举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是的,没什么好怕的……

五、外交问题不能全靠我们

陈毅在外交上强调沟通彼此思想,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1960年底,他在外交部全体干部大会上说:“外交这碗饭不好吃,因为外交问题不能全靠我们,人家不同意的话,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句话深刻讲出了外交工作的特点:国与国之间打交道,如果不沟通思想,寻求共识,是办不成事的。

陈毅在外交实践中,总是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向外宾介绍中国国情,宣传我国对有关国际问题的立场,以增进对方对我国的了解。同时通过交谈,了解对方,在沟通思想的基础上,把对外工作做好。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

在陈毅的活动日程中,工作量最大的就是会见外宾。根据现有的官方资料记载,他每年会见外宾(包括接见、陪见、陪同参观等)约300多次。

会见的外宾中,有来自官方的、民间的,有东方的、西方的,有谈实质性问题的,也有礼节性的。他会见外宾从来都不是敷衍应付、简单了事,而是针对性地谈论一些关键性问题。

那时,由工、青、妇、友协等组织,接待的亚非拉国家来访的客人较多,只要接待单位提出接见要求,他不管对方国家的大小,来宾的身份地位高低,都同意接见。接见时,尽量把问题谈明白、谈透彻,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有时行程安排太满了,工作人员会建议取消某一次会见或礼节性的拜访,陈毅总是诚恳地说:“人家远道而来不容易,送上门的工作为什么要取消呢?”

陈毅总是嘱咐接待人员,要认真做好来宾的接待工作,多交换意见,安排参观时,要让客人看好的、中间的和较差的,让客人自己得出结论,使他们对中国真正有所了解,来一次就得有一次收获。

陈毅对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的民间外交十分重视,尤其是对日工作中提倡的“围棋交流”非常看好。他称赞道:“没想到这棋,还真下出了成果。”

陈毅要求外事干部要充分利用交际场合,同外国人多接触、多交流。他对招待会上,中国人聚到一起,对外宾爱答不理的情况十分反感,多次批评说:“把外宾请进来,不和他们交流一点礼貌都没有。”

他经常以身作则,陪外宾参观时,主动找话题,找外宾喜欢看的东西,气氛活跃,从未出现过冷场的情况。

陈毅出访外国,从不停留于礼节性的会见,或者简单的交际应酬,而是以会谈为主,力争多谈问题,将问题谈深谈透。他先后出访26次,访问过28个国家,其中亚洲13个,非洲10个。他正式和顺访缅甸11次,每次都与缅甸总理、外长会谈。

1954年毛主席派陈毅出访东德,陈毅思考片刻,惊呼:上周总理当了

图|陈毅(左二)、周恩来(中间)与布托(右一)合影

1965年,陈毅出访巴基斯坦的两天里,就和布托(时任巴基斯坦外长)会谈两次,甚至在飞机上也不放过与布托会谈,从伊斯兰堡一路聊到卡拉奇。

访问阿尔及利亚时,陈毅与布特弗利卡外长会谈了一个通宵。在访问几内亚的两天里,同杜尔总统会谈了两天半。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出国访问是工作,会谈就是最主要的工作,对方有什么问题要谈,就得花时间谈清楚。出访一次不容易,不把工作做好,不好向总理交待呀!”

陈毅外长见多识广、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与外国领导人交谈总能抓住重点,同时又让人信服,使得对方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

写在最后的话:

在此向毛主席、周总理和陈毅外长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中国人民的付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5751.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