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厚黑学:用赞美打动人心

发布啦 0 0

本文选自《处世厚黑学》 天机道人 著

用赞美打动人心


厚黑祖师李宗吾认为,赞美往往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为人的心灵深处就潜伏着一种对赞美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最原始、最迫切的。所以,与人交往时说一句赞美的话会让你受益匪浅,有时候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脸皮薄或者不善言辞的人觉得很难说出赞美他人的话,其实说一句简单的赞美话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并留心观察,每个人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

话说,1960年访问美国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就以几句简单的赞美之辞赢得了总统夫人的好感。就在一次尼克松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费了很大的劲儿布置了一个美观的鲜花展台: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个精致的喷泉。精明的戴高乐将军一眼就看出这是女主人为了欢迎他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不禁脱口称赞道:“女主人为举行一次正式宴会,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这么漂亮、雅致的计划和布置。”尼克松夫人听了,十分高兴。事后,她说:“大多数来访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为此向女主人道谢,而他总是想到和讲到别人。”

事后,在以后的岁月中,不论两国之间发生什么事,尼克松夫人始终对戴高乐将军保持着非常好的印象。可见,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辞,会带来多么好的反响。

“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代替我十天的口粮”,这是马克·吐温的一句经典名言。渴望得到赞美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自己也肯定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与赞美。

林肯也曾经说过:“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无论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是领导与下属之间,互相赞美都是必不可少的。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与员工谈话时,讲述了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他还是一名见习服务员的时候,常常对生活不满意。特别是上班的第一天,他在杂货店里忙活了整整一天,累得筋疲力尽。他的帽子歪向了一边,工作服上沾满了点点污渍,双脚越来越疼。他感到疲倦和泄气,似乎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好不容易为一位顾客列完了一张烦琐的账单,但是这位顾客的孩子们却三番五次地要更换,他已经忍耐到了极限。这时候,孩子们的父亲一边给他小费,一边笑着对他说:“干得不错,你对我们照顾得真是太周到了!”突然,他就感觉到疲倦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后来,当经理问到他对头一天的工作感觉如何时,他回答说:”挺好!“正是顾客那几句赞美之辞把一切都改变了。

古时候有一个说客,当众夸下海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一愿望,就是要将1000顶高帽子送给我最先遇到的1000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有个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得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长者顿时手拈胡须,扬扬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你了。”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说客的机智外,更包含了人们无法拒绝赞美之辞的道理。

学会赞美他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赞美也要把握分寸,不仅要有诚意,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只有恰到好处的赞美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赞美不适度,信马由缰,天花乱坠,往往会适得其反。

第一,赞美要因人而异,凸显特色。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所以赞美要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以为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有地位的干部,可称赞他忧国忧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第二,赞美要情真意切,有理有据。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至极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

第三,赞美要合乎时宜,适可而止。

赞美的效果在于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开头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作出成绩,中间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学会赞美别人是厚黑处世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的脸皮真的是太薄,一时还难于启齿,达不到信手拈来的境界。别急,慢慢来,当你深入领会厚黑学的精髓之后,不知不觉中你的脸皮就会越来越厚。“起初的脸皮,好像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