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头条上看见一位日本女子花了两年时间清理杂物,最后过上了断舍离的极简生活,我深受启发。
只有在物质匮乏的时候,物质才可以给人带去短暂的快乐。
在今天这个物质不仅不再匮乏,相反是过于丰富的时代,如果一个人还只能从物质的满足中获取幸福感,那他就太OUT了。
过多的物质不仅会给人带来许多麻烦与负担,久而久之,也会让人失去自我,心灵蒙尘。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物欲中跳出来,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
对于“极简主义”生活我其实并不怎么认同,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不喜欢“极”这个字。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它不符合中庸提倡的“恰到好处”。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过度简化其实是不太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的。
看到网络上有很多所谓的极简主义者,物品少到了极致,连张看书的桌子都没有,真可谓“家徒四壁”。
“极简”不等于衣服少到没得换,食品储备不够用,应有的物品不到位等等。生活的健康和舒适度还是要有保障的。
我们不必为了追求一个“极简主义者”的名分而丢掉了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所以,我用“慢”替换了“极”———即“慢简主义”。
慢
慢,是一种生活节奏,也是一种心态。
把行为的速度放缓,不急,不火,不挤,不争,不抢。说话、做决定的时候慢半拍、慢一拍甚至二拍。
把心沉下来,一件事一件事情,依次认真去完成。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包括我自己,表面上看并不像急性子,但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总会有一股浮躁之气溢于胸中,常常冲动行事,带来无穷后患。因此,我觉得慢下来、静下来很重要。
简
简,是一种形式。
它包括两方面:
一是物质上的简单,即控制物欲;二是精神上的简朴,即清心寡欲。
千万不要小瞧任何形式上的东西,外在形式对内心的约束,和长期的潜移默化,最终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
比如,僧人要剃发、持戒,学国学的人都要穿长衫,空姐要仪态端庄等等。
目标
无论是节奏上的慢,还是形式上的简,它们都是外在的表现,这肯定不是我想达到的目的。
我心目中慢简生活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让身外之物简化,内心世界丰盈。并随时随地都能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
[微风]它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在;
[微风]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
[微风]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悠闲。
这一切都将从慢简生活开始!
谢谢您的阅读,喜欢请点赞收藏加关注,
接下来,我会随时将我的慢简生活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们一起探讨,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