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乡情,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每次休假都想回家,因为思念那一方的山水,一方的人,思念奶奶,想回去和奶奶打嘴巴丈,小时候最喜欢和奶奶斗嘴。现在长大了,和奶奶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因为奶奶变成了小孩,变得很听我的话了,我说什么她都照着去做了,变得更需要我了。特别是今年爷爷走后感觉奶奶更孤独了。我希望奶奶长长久久的活着,因为有奶奶在,感觉故乡还在,如果真的有一天,奶奶不在了,故乡可能就只能成为记忆里的故乡了。有奶奶在,回故乡才有奶奶的味道,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泥土,故乡的水,故乡的花草树木;有奶奶在,回到家,才会有人跟你问长问短,我也才可以在奶奶面前肆无忌惮,任性,撒娇,卖萌,耍赖,才能在奶奶那里口若悬河;有奶奶在,回到家,才有人坐在家门前的小河边等我;有奶奶在,听说我要回家,才有人早早起床,撑着拐杖上街买我想吃的东西,乡下菜猪肉,挑我喜欢的五花肉,土鸡蛋,豆腐,灰碱粑,西红柿,只要是街上有的她都要买回家,一瘸一拐背着背篓去买回来。以前爷爷在,有爷爷帮忙背,现在爷爷不在了,每次回家都不敢提前告诉奶奶,怕她又要去忙活。
这就是对故乡的情,也是我们每个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牵肠挂肚的根源吧,有那份情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一份思念。
对奶奶的爱,是奶奶的伟大,不是说她做了什么大事,而是奶奶她对每件小事都会处理的体贴入微,让你感动,甚至是心里的触动,奶奶对我和弟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奶奶的一颦一笑,我们都非常思念。我们对奶奶的爱,很深很深。奶奶对我们的影响啊,有做人做事,很多我们都还跟不上奶奶的思想,我们爱她,敬重她,她是一位伟大的奶奶。虽然已到耄耋之年,可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爱不减一分,18年的时候,我在医院生我崽的时候,奶奶当时身体也不好,她坐不了车,她听说我到住院,硬是要坐车出来看我,到了医院问我这,问我那,虽然当时嫌弃奶奶啰嗦,心里真的很开心见到奶奶。她来了我就有勇气战胜困难,因为又有力气和她斗嘴。人生中的很多次大事都是和奶奶一起经历,一起决策,奶奶对我的影响伴随着一生。
所以每次读到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不同时期的感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因为有所思、所念的在那里,那里便是自己的故乡。 故乡永远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然而,那道浅浅的海峡,却生生阻断了这种思念为乡愁所困的诗人,其情何以堪?唯有击筑引吭,慷慨而歌。现在,才能深深体会余光中当年写下这首乡愁时的心情,他的故乡只能在他的记忆里,而我的故乡,是还能回的去的故乡,有奶奶在,有故乡在。乡愁是痛苦的,随着岁月的迁移,这对故乡的思念也在逐渐的增多,加重。
故乡,是灵魂的巢。
故乡,有故土,故乡,有故人,故乡,有故事,沧桑的和说不尽的。故乡,几座山,一条马路,一个小村庄而已。简单的故乡,简朴的生活,与世无争的山山水水。故乡的先民,有着纯洁的思想,如那清澈见底的溪水,他们只想守着那几亩薄田,享受平淡无奇的岁月。山有色,水有声。故乡,是我们灵魂的巢。
英国诗人库伯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由此可见,乡村才是文明的早期形态,乡村保存着人类最纯真的东西,乡村如同人类的童年,真切,灵动。因为热爱故乡,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自己灵魂的巢,思念那童年的纯真,便是才有了日日的乡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