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空竞赛”?美国登月,为什么一定要强“拉”中国

发布一下 0 0

8月2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原计划要搞一场声势浩大的火箭发射活动。

这一次要发射的,是新一代登月火箭。

为什么叫“新一代”呢?

因为,1961年到1972,美国航天局实施阿波罗计划,进行过载人登月。

但是,从1972年美国最后一次进行载人登月飞行,到现在这半个世纪里,美国再也没能去过月球。

因此,很多人纷纷质疑:

当年美国真的登上月球了吗?

该不是为了欺骗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在摄影棚拍的吧?

现在,美国重启载人登月计划,与半个世纪前,有着几乎同样的背景。

上个世纪,美国害怕苏联抢先登上月球,因此急着搞出了阿波罗计划。

现在,美国又把中国当成了想象中的敌人,竞争的对手!

美国航天局在国内高调宣扬新登月计划的目标:

——在月球上建立长久的研究基地。

——赢得与中国的探月竞赛。

——“向太空输送美国的价值观”。

原定8月29日的火箭发射,为什么说声势浩大呢?

首先,是美国副总统出席发射现场,并准备现场讲话。

其次,美国航天局邀请了众多美国明星到场助阵。

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都在实时转播这次发射。

看来,这次发射,实在是寄托了美国的重大希望,成了美国万众瞩目的焦点。

但是,你知道吗?

它只是一次试验性的发射,并不是真的要登月。

美国航天局宣布,美国航天员真正能够登月,可能需要等到2025年。

这种发射任务,对中国人来说,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

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对每一次载人航天发射,作出的反应一般都是:“哦,又成功发射了。”

不是我们不关心祖国的航天事业,而是因为我们国人已经习惯了中国航天的不断进步。

这已经是中国的新常态了。

但是,对这次美国的试验性发射,美国人却极其重视。

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在这次发射前,对媒体大谈“太空竞赛”。

8月28日,美国航天局局长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声称,必须非常警惕中国的探月计划。

他说: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太空竞赛。我们想到达月球的南极,我们认为那里有资源,有水。”

他称:

“我们不希望中国突然站在那里说,‘这是我们的专属领土’。”

美国媒体《纽约时报》评论说:

中国不断扩大的太空雄心,包括在2030年建立月球基地,为美国的新探月计划提供了动力。

对美国的这些说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月29日作出了回应。

他说:

外空不是各国角力的竞技场,而是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

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维护外空安全,与各国广泛开展合作。

非常讽刺的是,美国政要、航天局、民众寄予如此厚望的这次发射,因为一系列挫折,竟然草草收场。

8月29日,火箭正式发射前,工程师发现了诸多问题。

尽管工程师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但燃料泄漏等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燃料泄漏,极有可能会造成火箭爆炸,造成重大发射事故。

于是,美国航天局无奈宣布取消当天的发射。

据报道,今年春天测试期间,美国这枚火箭就曾出现泄漏故障。

美国航天局曾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工作”。

在今年6月进行的测试中,仍然出现了燃料泄漏的情况。

现在,眼看就要发射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在火箭即将发射的时刻,还能发现这么多问题。

并且,还无法解决。

我们无法想象,一直号称航天技术领先世界的美国,为什么发射一枚登月火箭,却还这么艰难。

美国不是50多年前就成功登月了吗?

怎么现在这么弱了?

但是,美国航天局“黑”中国的功夫,却不弱。

纳尔逊担任美国航天局长以来,曾多次诋毁中国航天事业。

他今年7月接受德国媒体采访称,中国的太空计划是一个军事太空计划,很可能占领月球。

中国偷窃了别国的创意和技术,其空间站的任务是学习如何摧毁别人的卫星。

现在,为了能够抢在中国前面登上月球,美国又开始了一场“太空竞赛”。

中国宣布,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将会具备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实力。

美国就急着要在2025年登上月球。

为什么美国这次火箭发射失败?

美国不是按照自己的步骤走,而是为了跟中国比赛!

也许就是因为为了抢在中国前面,仓促上马,导致美国研制的火箭先天不足!

当年,苏联被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给骗了,脱离本国经济实际,与美国大搞军备竞赛、太空竞赛。

终究,苏联经济被拖垮。

最后,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轰然倒塌。

现在,美国又叫嚣什么“新太空竞赛”,意欲何为?

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持战略定力。

美国爱吵吵,就由它吵吵去,我们懒得理。

9月1日晚,正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成功执行出舱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取得成功!

我们的成功,靠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努力。

谁也别企图打乱中国前进的步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4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