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键盘侠》的描写有其特定的含义,这是对当前网络社会的特征和价值追求中一些消极倾向的象征性高度概括。创作那部漫画的网友和其他很多人,也许没有一个人真正玩过键盘侠,但是他们总能感受到键盘侠的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有争议的事件引发的舆论漩涡中,网上总会有人站出来大声宣称自己代表了善,然后可以随意谴责自己定义的恶,或者试图惩罚自己断言的恶,当然只能通过键盘。
键盘手这个概念本身的反讽效应,为很多网络辩论的特点写下了一个很好的注脚:辩论各方都迫不及待地试图抢占道德制高点,以便更好地挥动道德大棒互相压制;道德制高点的必然性有时会导致对事实的漠视或歪曲,甚至炮制与法律不符的论证逻辑。
所以键盘侠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一种思潮和现象。键盘侠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个是网络价值伦理的困惑,自互联网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网上深深地卷入到剧中,却不知道如何找到存在感。走过一个象征性的世界,我常常纠结于“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因此,一些非常规的表达应运而生,如黑客攻击,网络谣言,以及键盘人。其次,缺乏网络规则意识是互联网给传统社会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在技术的冲击下,原本维护规则的措施在网络中失效,使得违反规则的话语和现象不断涌现。键盘侠之所以是“侠客”,并不包含“侠以武破禁”的含义,而成为扭曲的古代侠义精神,在网络时代呈现为山寨式。
键盘侠以道德为主导,但就其客观效果而言,由于初始动机的限制,他既不能惩恶也不能扬善。招远,血案之后,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下子让那些善良的人们不安,无用。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再把键盘侠放到道德审判的舞台上来冷嘲热讽,批评甚至骂对方,那我们就是在以一错再错。今天,依法管理网络已经成为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共识。通过深化和完善网络法治建设,构建积极的、根深蒂固的网络价值追求和规则意识,形成包容的、理性的、有责任有担当的网络舆论空间。如果这样做,键盘侠自然会失去市场,逐渐消失。杜晓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事件键盘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