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抚向皇帝报告:住在山西的庆成王已经生育子女94人。表面上是在汇报庆成王的后代人数,实际上是在跟皇帝诉苦——已经养不起皇亲国戚了。
这位庆成王一家的人口爆炸增长只是一个缩影,明代的皇族人口增长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一切都是朱元璋制定的规矩决定的。
朱元璋建国之初,为了让子孙后代都充分享福,他特意规定皇族子弟不得从事任何职业。所有的皇亲国戚都由国家供养,每多生一个孩子,就能多拿到一笔生活费。生活费也是按照等级给的,“如生一镇国将军,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得禄万石。”眼看着生孩子这么挣钱,各地的王爷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纳妾生孩子。据说当时子孙最多的王府,王爷本身已经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个孩子,而乞求皇帝协助查询。
这可害苦了普通老百姓。因为皇亲国戚的收入都来自老百姓的税收。例如,居住在山西的亲王一大家子,都由山西百姓的税收来供养。从明代中期开始,各省的长官发现,一个省的财政收入,已经养不起当地的王爷一家了。例如山西全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是152万石,而要供应给王爷的是192万石。这些皇族成员的存在,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灾难了。
再说一位悲惨收场的盘踞在河南的福王朱常洵,他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成亲时万历皇帝给了30万两的巨额份子钱,就藩时皇帝也赏赐了4万顷的好土地。但是拥有了这样多的财富,他也不满足。经常在洛阳横行霸道,霸占百姓家的财产,为了利益与人争斗。凭借着权力为所欲为。
后来在崇祯十四年,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克洛阳,抓住了福王朱常洵。这个300多斤的大胖子,跪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浃背,痛哭流涕,乞求李自成不要杀他。但是李自成不为所动,对朱常洵指责道,“你是亲王,富甲天下。现在天下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你却不肯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你是一个奴才!”后来让人把他痛打了40大板,打得血肉横飞。河南当地百姓对福王朱常洵深恶痛绝,此时李自成急需要杀福王朱常洵来笼络人心,因此将福王朱常洵扒光给扔到了油锅里面和一只鹿煮在一起,李自成还称其为“福禄宴”。
回过头看朱元璋制定的规定,他对待官僚都比较苛刻小气,但是对待子孙都很不错。可能自己是农民出身,吃了很多苦,所以希望子孙后代都过得轻奢富贵。但是他的子孙忘记了,当农民百姓吃不饱饭的时候就会起义反抗。最后明末起义军攻陷各地时,凡朱姓者,格杀勿论。可以见得底层百姓已经恨透了享乐腐败的当权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