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丨“宝马撞人拖行案”不能掉进“阴谋论”的怪圈

发布一下 0 0

近日,一起宝马车司机酒后撞人并拖行的案件,引发众人关注。据交警部门通报,28岁的女司机肖某某酒后驾车与被害人谢某相撞,并将谢某衣裤卡入轿车左前角。肖某某驾车逃离现场时,谢某被车辆拖行。经交警部门调查,肖某某系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酒精含量124.51mg/100ml)。目前,谢某已送医救治,肖某某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宝马女司机撞人拖行”一事,的确让人震惊,相关部门也正在依规依法认真处置中。但像以前一些舆论“大事件”发生后,总是会出现“阴谋论”的声音一样,此次事件也出现了“女司机的丈夫有背景”、“开宝马车不是一般人”,甚至质疑警方一开始采取行政拘留而不是刑事拘留措施有猫腻等言论,这值得警惕。

从法律角度看,本案的司法处置过程毫无问题。虽然“宝马”、“醉驾”、“撞人”、“拖行”等字眼都比较“吸睛”,事情看上去也很恶劣,但应否刑事立案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是否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是一个重要标准。此事中,肇事司机的行为实际上涉嫌两项犯罪,即交通涉肇事罪和故意伤害罪。但按照《刑法》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是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构成故意伤害罪也需要时间鉴定受伤程度才能认定。但很显然,受害人的伤情鉴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出来的。

所以,根据案件调查进展和受害人伤情发展,对肇事者先行政拘留再刑事拘留,是很多刑事案件的常规做法。这与肇事者是什么身份、开什么车等并无关系,更与“阴谋论”没有关联。相反,如果任由这些“阴谋论”言论泛滥,则很容易给司法机关办案造成极大压力,并需要抽出不少精力应对这些谣言,还容易让群众产生误解、影响司法声誉。

让撞人拖行的肇事司机依法受到严惩,还被害者以公道,是所有人的心愿,这需要给司法机关办案留出充足的办案时间,防止“宝马女司机撞人拖行”掉进“阴谋论”的怪圈。广大网友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保持足够的理智,不信谣不传谣。平台也应该积极负起责任,对为吸引流量、恶意传播“阴谋论”的账号,该封就封,该禁就禁。

当然,扫帚不到,灰尘不走。一些公共热点事件总出现“阴谋论”的影子,并占领一定市场,也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密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向公众公开有关信息,才能彻底断了“阴谋论”的后路。

作者 丁雪辉

投稿邮箱 qilupinglun@sina.com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