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他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又是最差的皇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今天我们继续讲李隆基开元盛世。
话说李隆基能登基做皇帝也走了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早年唐中宗李显昏庸无能,又毫无原则地怕老婆,他的皇后韦氏权倾朝野。其死后韦氏更是操纵朝廷,想步武周后尘。幸亏有太平公主、李隆基联合废韦氏,立李旦,政权回归到李家手中,江山算是稳住了。但是李隆基上位也不容易,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一直从中作梗。要不是他爹李旦算是识大体,重大局,不轻信小人谗言,可能从此就再无李家王朝。于是为不引起政坛混乱,朝纲崩塌,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还扶上马送一程。当了一年太上皇之后,直到赐死太平公主,才把大权稳稳地交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自独揽大权后,定年号“开元”,自此励精图治,身先士卒,发展国力,使唐王朝一跃成为同比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万国来朝,史称“开元盛世”。也正是“事业”达到了巅峰,已没有更高的目标和梦想可追逐的时候,李隆基放松了自己,这艘巨轮任由自己驶向未知的深渊。
开元元年,李隆基对自己的兄弟很仗义,重用他们,与他们修好,这是李家前几代老人家无法比拟的。这跟他大哥宋王李成器之前请辞太子有关。公元710年,李旦被推举为皇帝,为稳定朝纲李旦提出立太子,但是立嫡长子李成器,还是立居功至伟的李隆基,出现了分歧,李旦犹豫不决。后来嫡长子李成器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为由,主动辞让太子之位。其他政变功臣也大都支持李隆基。李旦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因此,李隆基不管怎么说还是感激哥哥的大度和宽容。没有因为皇权之争而起内讧。这也是后来开元盛世政治安定的前提。第一年玄宗选拔人才,首选德才兼备之人,涌现出大批的能人志士,当然也埋下了一些祸根,比如重用高力士,扩大了宦官队伍,成为后来宦官挡道的根本原因。
开元二年,玄宗提倡节俭。因为当时风气过于奢侈浪费,命令宫廷车辆和官员服饰不得装点金银,全部毁掉充作军用,全国上下不得采集珠宝玉器,不得制造丝帛锦绣,裁撤两京织锦坊。狠狠打击奢靡之风。使全国人民以务实、实干为风向。
开元十年,玄宗改革府兵制。在这之前,府兵从刚成年就参军,一直到60岁,其间也不给其家庭免劳逸,家中缺劳动力,苦不堪言,很多人都逃回去。非常不利于军队建设,丧失战斗力。玄宗改革制度,命令,只招募青壮年,并且免除各种劳役。激励了从军的积极性,又免去家庭的后顾之忧,此令一出,10天内就征得13万精兵。多好的政策。国家军力增强,调皮捣蛋的邻国也不敢轻易造次,国家强盛,万国来朝,几十年没有战争,而当年改革这些“精兵”,因为长期没有战事,惰性增强,反而成了臃肿机构。于是后来在天宝年间玄宗鬼使神差地又改革了一次,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时,居然各地调不出兵来,这段放在后期安史之乱讲。大家可以关注老杨。可见,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是多么重要。
开元十八年,这一年全国上报的死罪人数仅为24人,这里面还有几位是贪污受贿的官员。当时社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真正的国泰民安呐。
开元二十二年,玄宗在自己园子割麦子,把所有皇子都叫了去,带领儿子们一起收割麦子,对他们说,这是用来祭祀祖先宗庙的,不敢不亲自来,同时也想让你们知道劳动的艰难,今后不要眼高手低。俨然是一位慈父的形象,孝子的形象,这可不是装出来的,那年玄宗50岁,意气风发,老当益壮。国家无外敌,朝中也无内患,太平盛世啊。
开元二十三年,还是春天,玄宗再次来到百姓的田间地头,这次不仅带着儿子们,还带着文武百官,春节刚过,要春耕,这是一个好彩头,一年之计在于春。皇帝亲自率臣工下的劳作,也给全天下的百姓做的表率。这次活动还要一个重要环节:耕完地,皇帝要设宴犒劳一下大家,方圆300里内的刺史、县令要带着当地的擅长歌舞的乐工来表演,还要比赛决出艺术水准的高低,为这次活动助兴。史书记载,“怀州刺史以车载乐工数百,皆依文绣”“鲁山令元德秀惟遣乐工数人,连袂歌”,上曰:“怀州之人,其涂炭乎”,立以刺史为散官。什么意思,怀州刺史派怀州艺术团数百人,用大车拉来参赛,鲁山县县令元德秀只派了几名乐工,手拉着手就唱了一首歌。玄宗说:“怀州的人民要遭受苦难了”,于是当即罢免怀州刺史的职务贬为散官,散官就是“待岗”的意思。大家知道原因吗?可以打在评论区。通过这件事看看,多么伟大的君主,英明神武,一代圣君,把唐朝推向了历史巅峰。如果没有后来的安史之乱,估计玄宗的伟大成就不亚于他的祖爷爷唐太宗。
开元二十八年冬天,玄宗命令统计全国人口,统计结果,全国人口4814万人。长安、洛阳两京一觞米的价格不满300钱,绢匹也是如此。当时的钱叫开元通宝,1钱相当于今天2毛,算一下,300钱就是60元,一斛米大约120斤,换算出来,当时的60元能买120斤(60公斤)大米,60元,你能买什么?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国家富足安康,外出的人远行万里都不用带兵器。
开元二十九,玄宗十分体恤百姓。以前规定如果遇到大灾救济百姓,各地需要奏请朝廷,同意才能开仓放粮。可是那些年,缺啥都不缺粮。玄宗认为,如果真有地方受灾,这奏请的时间,来回也得十来天,真缺粮的百姓早就饿死了,于是改为,“”无需奏请,可自行放粮。看看多么伟大的君主,时刻心系百姓,如同今天企业体恤员工,爱抚人民是一个道理,老百姓怎么会不爱戴,不拥护,不为之奋斗呢?
这一年是玄宗帝颁布年号“开元”的最后一年,是玄宗登基以来的第二十九年,也是唐玄宗励精图治使得国家国泰民安的一年。如果就这样结束,玄宗绝对是堪称千古一帝。或者如果就这么继续下去千秋万代,百姓安康,社会稳定,可能我们中国早就把人类送到了月球。哪还有什么战争,哪还有后面什么鬼子进村。
但是往往就是一些不经意的,无人问津的悄然变化,其中暗藏着一场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犹如一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却在另外一处引发飓风一样。历史总是在最精彩却又最平淡的时刻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等待着爆发,后来证明这种力量不仅使王朝从珠穆朗玛峰跌入谷底,更是将千万的百姓带进了深渊。
这一年,玄奘刚刚把年号从开元改为天宝,有一位非常讨人喜欢,看似憨厚耿直,却又狡猾奸诈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玄宗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此人便是安禄山,这一年是天宝元年。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关注收藏,下期我们讲玄宗晚年和安史之乱。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