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一生有个三段婚姻。
因为那个时代战火不断,据悉,他的第一任妻子为了革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第二任妻子在病中离世,直到后来和第三任妻子张茜结婚后,才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1988年,一位老妇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认定的事实,她自称是陈毅的第二任妻子赖月明。
这位老妇人所言到底有几分真假,工作人员自然不能轻易相信她说的话,只是这往事已过五十余载,该如何解决?
陈毅和第二任妻子,在连绵的战火中,曾拥有一段怎样的爱情故事?
陈毅的妻子
1988年,北京城里,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老妇人背着大包的行囊,她一路从江西赶来,想要见一见病重的老友。
老妇人看着一副朴实的农妇模样,任谁也想不到,她的这位老友,竟是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蔡畅。
老妇人一路问询,找到了北京妇女联合会,和那里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蔡畅在江西的革命同志,想来拜访一下她。
这一年,蔡畅已经年有88岁了,身体已经撑不住她日常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
听说有一位江西的旧友拜访,蔡畅强撑着精神,让医护人员将她扶起来,江西那里啊,她年轻时曾参加过那里的革命工作,只是不知对方会是哪位老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老妇人跟着他来到一家医院,忐忑地推开了病房的房门,在看到半睁着眼睛,坐在轮椅上的蔡畅,眼泪一瞬间积满眼眶,簌簌下落。
可蔡畅看着她,却一时想不起此人是谁,老妇人走进,蹲下身握住了蔡畅的手,两只苍老的手交织在一起,“蔡大姐,你忘了吗?我是小赖,赖月明啊!”
听到这个名字后,那个叫赖月明的小姑娘年轻的模样浮现在蔡畅脑海里,即便眼前的妇人也已垂垂老去,可看着她的眉眼,逐渐与脑海中的身影重合。
蔡畅颤抖着手,拂过赖月明的眉眼,又紧紧握住了她的手,本已经牺牲的好友竟然还在人世,这一事实让蔡畅万分激动,她努力的想要从轮椅上站起来,终究是没能成功。
“是小赖!我记得,我记得的。”
她们在花一样的年纪相识,却因为各种原因,再也没有相见过。
工作人员给赖月明搬来了一张凳子,看着眼前双腿已经不听使唤的蔡畅,她叹了口气,惆怅道,“我们都老了,这一次能见到蔡大姐,也算全了我的心愿了。”
蔡畅看着她,突然想到另外一个人,“陈毅元帅去世前知道你没死的消息吗?”
赖月明摇了摇头,“我当初在报纸上看见过他,也想过来找他,可他不是已经有了新的家庭了嘛,我不想给他徒增烦恼。”
蔡畅听她这样说,却面露苦涩,连声道,“小赖,你糊涂啊!你是他的妻,他念了你一辈子啊!”
旁边站着的陪护人员被这两位老人的你一言我一语给整糊涂了,陈毅将军的妻子明明叫张茜,可为何蔡畅会说,眼前这位自称赖明月的老妇,才是陈毅将军的妻子?
究竟是误会还是不为人知的事实?所有的一切要从赖月明短暂的革命事业说起。
赖月明的成长史
1914年,赖月明出生在江西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更为严重,赖月明作为一个女娃,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就注定了她的不幸。
因为家中实在太过困难,赖月明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
被买卖来的童养媳哪里会好过,赖月明每日不仅吃不饱,还要被这户人家里的女主人指使着做各种活计,其实和买了个丫鬟是一样的。
周围的邻居也都见怪不怪,只能唏嘘:谁让你是个女娘,还偏生被卖到了这么户不好相与的人家。这个年代家家都穷得揭不开锅,谁又能可怜谁呢?
赖月明不甘就这样生活下去,她不愿认命,就算有一线可能,也要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拼一把,就这样,她将所有经受的打骂抛之脑后,寻找到了一个离开的机会。
1929年,红军行军时经过这片村子,在村子里展开了革命宣传工作,赖月明每天去买菜时都有自己的一点闲暇时间,很喜欢听这些当兵的讲话,从他们口中了解新政策。
后来,她背着家人报名参加了红军的妇女改善委员会,在红军离开时,藏进队伍中,彻底摆脱了童养媳的身份。
正式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后,赖月明开始了她勤勤恳恳的工作生涯,因为饱受过生活的磨难,赖月明深知如今这平稳的日子来之不易,是党和红军收留了她。
她只有用心工作才能报答。出色的工作能力、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让赖月明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认可,区妇女改善委员会的主任在调职前,特意向上级举荐了赖月明接替她的职位。
担任主任没多久,赖月明得到了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红军为了提高领导层同志的文化水平,安排他们前往瑞金师范学校学习,赖月明的名字就在第一批学生名单之中。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赖月明的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结束了在瑞金的学习后,赖月明的工作安排也做了重新调整。
1932年7月,赖月明被派到了少共江西省委工作,彼时蔡畅也因为工作原因被调到江西,住进了少共江西省委的住所,两人因此相识。
蔡畅因为比她要年长一些,参加革命的时间久,在工作上给予了赖月明很多帮助,赖月明对蔡畅十分敬仰,这个姐姐不仅工作优秀,还懂得许多知识。
蔡畅平日若是有空,就会帮助赖月明学习文化课知识,两人之间算得上亦师亦友的关系,后来赖月明和陈毅的姻缘,也是在蔡畅的撮合下促成的。
佛家常说,世间万物因缘际会,赖月明和陈毅的缘又在哪里呢?
怎奈缘起又缘灭
1932年,南雄水口一战大捷,红军回到江西宁都整顿休息,百姓们得知他们打了胜仗的消息,鞭炮齐鸣地迎接他们进城,省委也特意为他们组织了一场庆功文艺汇演。
赖月明和同志一起报了个节目,小姑娘人美声甜,和另外一名男同志唱了首山歌,引起了战士们的热烈喝彩,陈毅也起身鼓掌,两人的视线突然交汇到了一处。
下了台,赖月明拉过蔡畅,给她指了指,“那个坐在第一排的首长,蔡姐姐知道是谁吗?”
蔡畅看出了姑娘的心思,只是陈毅将军的妻子刚过世不久,不知她这一腔少女心该置之于何处。但在知道赖月明心意后,蔡畅便有意撮合二人,几次拐着弯询问陈毅对赖月明的看法。
一两次的倒也算了,可蔡畅时不时地就在陈毅面前提起这个小姑娘,陈毅后知后觉明白蔡畅同志是想给他俩做媒人。
经过再三考虑,为了不伤及革命同志的情感,陈毅托蔡畅转告赖月明,“我和她年龄相差太大,而且还成过亲,整日在战场上拼杀,一条命谁知能活到什么时候,还是不要耽误人家姑娘了。”
蔡畅在陈毅这里被劝退,只好将话一五一十地转告给赖月明,赖月明却觉得,自己没读过几天书,大抵是配不上陈毅这个司令员。
蔡畅被她这话再次激起了斗志,既然两个人考虑的都是这些外在因素,就说明对彼此还是有些好感在的,革命阶段,莫说是他们了,就是自己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就牺牲了,为何不珍惜当下、抓住眼前人呢?
在蔡畅的开导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同志们的见证下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以天为媒,以地作聘,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
婚后,在逐渐的了解下,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只是陈毅需要带兵打仗,赖月明也有自己的工作,二人聚少离多。
只要有时间,陈毅就会回家和妻子相聚,分离只会让思念加深,对他们的感情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因为除了个人的情感外,还有伟大的革命事业支撑着他们,即便相隔甚远,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着。
1934年,赖月明被迫回到了江西东部的于都老家,在那里继续开展妇女运动,这次的突然转移让赖月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和丈夫陈毅的联系。
直到在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中,陈毅受伤的消息传到了赖月明这里,在跟组织打了报告之后,赖月明独自一人,从于都赶到了苏区的后方医院。
在那里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陈毅,赖月明泪水决堤,揽过照顾陈毅的工作,在医院陪着陈毅治疗,等到陈毅的伤渐渐好转,党组织也下达了新的任务。
战场凶险,陈毅不愿赖月明跟着自己冒险,让人派送她返回江西老家,没成想这一别,竟是两人的最后一面。和陈毅分开以后,赖月明遭遇到了哪些事情,竟让这对有情人分离?
时光已去,爱人不得见
赖月明在回到老家以后,就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她失去了和同志们的联络,在国民党的追捕下,身处绝境的赖月明选择了跳崖。
一跃而下时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没成想悬崖下面是一条大河,赖月明掉进了河里,在强烈的求生意识的支撑下,爬到了岸上。
九死一生后,为了防止国民党的再次围剿,赖月明躲进了深山之中,那段时间,她每天只能靠挖野菜来充饥。
直到有一天,赖月明在山下打水时,因为长期的食不果腹,她一低头,一阵眩晕栽倒在地上,再醒来时,发现自己的伤口已经被处理好了。
原以为这是侥幸逃过一劫,不料等来人一打照面,赖月明才明白自己这是被生父救了。可是一个能将自己卖给他人作童养媳的生父能好到哪儿去?
没等赖月明好利索,就被生父二次转手卖掉了。
新买主是个鞋匠,虽然没什么感情,但也不对她动粗。
但是伤口未愈,又被困于乡野,从那以后赖月明过起了足不出户的生活,盼望着哪一天能脱离国民党的追杀,和丈夫陈毅相聚。
后来,赖月明听到了陈毅牺牲的消息,这传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赖月明从最初的不相信,逐渐绝望,一颗心彻底死去。
陈毅牺牲的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他在一次战役中受了重伤,但在医生的治疗下,熬过了鬼门关。
等稳定下来之后,陈毅便派人前往妻子赖月明的老家去寻她,却得到了赖月明在家中病逝的这个假消息,陈毅万分痛苦,再次写诗以悼亡妻。
抗日战争爆发后,赖月明的丈夫死在了日军的屠杀之下,赖月明带着女儿逃亡,在逃亡途中遇到了一支红军队伍。
在向红军队伍表明自己曾经的身份和参与过的革命工作后,赖月明受到了红军的庇护,并在这个队伍中,与老红军战士方志良相识。两人年纪都不小了,认为对方是能一起过日子的人,便结了婚。
赖月明一直以为陈毅已经不在了,直到1959年,赖月明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陈毅的照片,才知道他并没有死。
但陈毅和她都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丈夫和儿女都需要她的照料,最终赖月明还是放弃了去北京找陈毅的想法。
只是一个悲哀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陈毅既然活着,当初为什么不来找她?
在这样的自我怀疑中,赖月明将儿女养大成人,送别了多病的丈夫,直到74岁孑然一身地来到北京看望老友蔡畅,才在蔡畅这里得知了当年的真相。
原来陈毅找过她的,谁料阴差阳错,两人就这样错过。
在陈毅将军的纪念馆里,赖月明久久伫立不愿离去,两个曾经如此相爱的人,最终却只能以这种方式见面。
结语
这场以遗憾告终的爱情让人不禁感慨,这些革命先辈们为了中国付出了太多,不仅仅是青春和生命,还有那些无疾而终的爱情。
只是往事已去,所有的错过终将释怀,陈毅和赖月明的故事亦是战争时代,许许多多年轻人的故事,虽然在情爱上有所缺失,但他们的革命信仰永垂不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