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麦田里的晚风”第290篇文章,记得点赞与关注,不断为你分享生活哲理与乐趣。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总是忍不住或无缘无故去做一些无效的事情?
比如:无节制地看电视、刷手机、逛街甚至是发呆。
不少人都表示有同样的行为与感受,就是不受控制,习惯坐下来就掏出手机看得没完没了。
其实我想说,表面看似无伤大雅,其实潜在的伤害却很大。
这4种“上瘾性”行为,正在毁掉你!
01
逃避行为
不想做,不敢做,找一些行为来隐藏或开脱自己,你们是不是经常在做。
公司让你在年会上台汇报总结,而你惧怕出丑,于是开口就把机会让给同事。
明知男朋友最近忽冷忽热,有分手的预兆,可你宁愿装作不知道。
还是经常看他打篮球,去教室送饭,在寝室外等他。
婆媳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你却视而不见,经常以回家晚、蒙头大睡作为自己的挡箭牌。
殊不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颗颗地雷,不知道那一天就会爆发,而你还在温水煮青蛙。
作为一名成年人,谁不会遇到点事,而需要你出面时,却当了那个缩头乌龟。
那你肯定永远在自己的世界里,迈不出自己为自己设定的圈子。
生活的称心如意,往往不是期待,也不是努力,而是勇于直视问题。
02
逃避情绪
情绪可以说是人的主宰者,喜怒哀乐全凭它控制。
上班受了委屈会通过抱怨,来使自己心里好受。
家里碰到糟心事,会通过吵架释放情绪。
如果抱怨和吵架,都没用,那就选择购物、买买买,选择食物,吃吃吃,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其实这些行为最后发现,并不能该变什么,反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但这是逃避情绪最典型的特征,很多人都会认为,我明明是缓解情绪,怎么会成了逃避?
一次这样做没问题,可是一直这样去处理自己的情绪,的确有问题。
我们都知道力有惯性,人的这些行为同样也有,当你行为成为习惯,每当你情绪来临时,都会依赖这些东西。
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清内心,正视情绪,找到根源,人才会有所进步。而不是一味放纵自己,像小孩一样遇到事情只会哭,只会在地上打滚。
03
逃避生活
生活有苦有乐,有精彩的日子,也有枯燥难熬的时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无可厚非,也不可否认。
但不能只选择喜欢的生活,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都是不如意的。
当遇到不如意时,更不应该选择逃避,摆烂。
朋友小春,在高中的时候成绩很好,信心满满地认为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可没想到,成绩与预估相差很大,最后自暴自弃选择出生社会。
踏入社会后,刚开始工作还不错,但总感觉自己的收入不高,频繁跳槽,最后变成了待业人员。
天天关在出租屋打游戏,根本停不来。
逃避生活最大的问题,就是任由自己玩,放弃自己。
一个人的能力与回报往往是相等的,只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匹配你理想中的薪资。
生活中出现的坎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了一种懦弱的病。
04
逃避自己
一吃东西就停不下来,即使不好吃。
不逛街不行,即使不买东西。
一看电视就不想关,即使不知道想看什么。
闹钟响了好久,就是不起床,即使是醒着。
试问这些真的是我们内心想要做的吗?
其实不是,只是为了逃避压力或自己,所做的一些行为。
若能解放自己,那也算好事,可做了这些后,发现对自己根本毫无意义,那才是最致命的地方。
有些行为并不是内心真正的需要,而是为了逃避所找的借口,变成了想要。
而这些所谓的想要,往往会害了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无趣,让自己更加没有动力。
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自己,了解自己,来一场真正的对话。
把想要割断,把真正的需求体现出来,才会拥有充实的自己。
—END—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