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6年,魏文侯继位后,任用李性、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对魏国进行全方位的升级。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等级最高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高级号,积极向外扩张地盘搞事。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恐惧和忌恨,其中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严重威胁,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公元前353年爆发了桂陵之战。
当时魏老板在同城发布业内最高待遇招聘天下精英型人才。庞涓见到后,觉得这工作有前途,就去参加了面试,向他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技能。魏老板听了很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庞经理凭借自己出色的业务是能力,操练兵马,先拿附近几个小国开刀,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魏惠王更加信任庞经理,给他升级总经理,从此,庞总成为了人生赢家,走上了人生巅峰。庞总是个非常自傲的人,身居高位,更是飘得不行。可是他知道,有个人比他还厉害,那就是和他一起拜在鬼谷子门下的孙膑。据传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老板也听说过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谈起孙膑,想派人把孙膑请来,一起在魏国共事。谁知庞总一听,脸色一变,这特么是要来抢饭碗,于是庞总背后和魏老板打小报告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孙膑人可就惨了,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被治了罪,在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两块膝盖骨,使他成了残废。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甚受齐国君臣的重视。
齐国的大将田忌,他喜欢与齐国富二代、官二代赛马,押重金,赌输赢。可他总是输多赢少。田忌去向孙膑咨询,怎样才能赢。孙膑啥也没说,去看了看田忌和公子们比赛时用的马。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大,分为上、中、下三种等级。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比赛时,您只下注与他们赌,我自有办法让您赢。”不久,又有比赛,田忌就去报名参赛,并押下重金。等到临场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第一场,您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您用上等马去对付他的中等马;到末场时,您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的下等马。”待三场比赛下来,田忌只输一场而赢了两场,结果以总分取胜,贏得了的千金奖赏。
田忌感觉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面试时,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当时,为了摆脱魏国的控制,赵成侯老赵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他和齐威王、宋桓侯眉来眼去,同时又和燕文公勾肩搭背。老赵的行为引起魏老板的极大不满,适逢公元前354年,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发动战争,迫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便借口保护卫国,出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强行攻打。
第二年,老赵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当了大将,会被嘲笑,有损老板威望。还是请老板拜田忌为大将吧。”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老赵。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精锐交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孙膑说:“现在魏国出兵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定倾巢开赴邯郸,国内只留守一些老弱残。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大梁都城,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呢?庞涓听到咱们去攻魏国大梁,一定要放弃邯郸,回救大梁。这时,我们就可以在半路上拦击魏军,这既可解邯郸之围,又可以痛击魏军,一举两得。”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军直趋大梁,齐国大军到达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时,孙膑便叫田忌下令将军队停了下来,孙膑说:“当魏军从邯郸返回的时候,必然经过桂陵。因此,应该在此设伏,布下阵势,到时一举歼灭魏军。”田忌又依孙膑的计谋而行,很快把军队埋伏了下来。
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庞涓就知道了。他立刻命令从赵国退兵回救大梁。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土卒疲惫不堪。魏军进人了齐兵埋伏的桂陵地带,只听一声号令,齐军从路的两侧一齐奋勇杀出。突遭袭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他们战死的战死,受伤的受伤,不多时,魏军大败,死伤两万多人,齐军大胜而归。
魏军虽在桂陵之战中惨遭失利,但是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毕竟等级高,战力强、底子厚。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说。于是,魏国决定暂且放过韩国,转头将兵锋直指齐军,以雪桂陵之耻。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直扑齐军。
这时齐军已深人魏国境内,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是无可避免了。仗该怎么打,孙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正确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贪兵冒进。根据这一分析,孙膑认为战胜貌似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诱其深人,然后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决定减灶诱敌,设伏聚歼。
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往回撤,魏军猛追不舍。庞涓怕其中有诈,小心谨慎,他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总这才放下心来,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庞涓虽然曾与孙膑受业于同一位老师,可是水平却要差孙膑一大截。接连三天追下来以后,他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军心泱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他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誓要报仇。
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境),这时天将近晚。马陵道路十分狭窄,两旁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车队,肌吩刚人牛摸黑往前赶土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看
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白树干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瓤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可是为时已晚,齐军万箭齐发,像飞螅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路两旁杀声震天,到处都是齐国的兵士。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十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
战国七雄,征伐不断,由此两战,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国的军事实力。从此,魏国一步步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权。而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