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最基本的道理是什么?

发布一下 0 0

宇宙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一本书容量所能讲清楚的。诺奖得主维尔切克《万物原理》野心很大,希望在一本书中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书中讲的都是一些物理学领域的“大问题”。比如,空间、时间、物质的构成、宇宙的演化、复杂性的出现,人工智能等等。

作为非专业学者,读这类书的目的,主要还是满足好奇心。比如,地球的质量仅有太阳的百万分之三;一个人身体的原子的数量是10的28次方,是宇宙恒星数量的一百万倍。人类大脑神经元数量大约1000亿,相当于银河系恒星的数量。可见,人的身体果然是一个小宇宙。

此外,恐怕就是获得思维方法方面的启发。在物理世界,最基本的原理是什么?当然是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论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法。原子,可以理解为不可分的单元。

有意思的是,原子的质量99%来自原子核。尽管原子核大小不超过原子半径十万分之一,体积小于十亿分之一,但质量却占了绝大部分。这就是原子最基本的结构:原子核虽小,分量却极大。

书中讲到粒子性质时,用陀螺作比喻:陀螺越大,旋转速度越快,角动量越大,它们对外力的反应就越小。这意味着,自旋速度越大,越不受外界干扰。这其实也是一个关于力量的结构关系。

对人生来说也有启发。即一个人自旋能力越强,在世界上就越顽强;或者说,人因为自旋而顽强,独立,挺立人间。自己先折腾自己,先自转起来。

世界看起来非常复杂,但其内在结构却非常简单,如宏观世界都符合万有引力法则。倒过来讲也正确:非常简单的结构也可以涌现为复杂性。这意味着,关键的关键,还是要把结构找出来。

我们经常说,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别忘了,矛盾本身也是一种结构。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处理多么复杂的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一步首先是捋出结构。

如果说理解世界的第一步是捋出结构,那么在解决万事万物的第一步同样是捋出结构。结构,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枢纽。

从这个角度说,结构就是症结,一个人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他(她)善于找到问题的结构,然后利用结构去解决和消化问题的能力。

讲到这里,宇宙是什么?是物质吗?从结构上看,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4%。剩下的是什么?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约占25%,暗能量占70%多。

这里必须讲清楚的是,无论是暗物质抑或者暗能量的“暗”,都不是指他们的颜色,而是说它们被证明是不可见的,即既没有探测到光的发射,也没有探测到光的吸收。

我们通常说,眼见为实。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说明,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事实上,我们肉眼看到的世界,只是世界非常小的一部分。

总之,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还是要搞清楚它的结构,包括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一切均有结构,即便不可分的原子也有结构,把握住结构,才算基本上把握事物。否则,抓住的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