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发布啦 0 0

1917年的一天下午,张作霖受邀参加了奉天师范女校的一场毕业典礼,回来后便坐卧难宁。

睁眼、闭眼,他脑海中浮现的,莫不是刚刚台上那位女学生的明珠之貌、碎玉之声,尽管这一年的张作霖43岁了,已有4位姿色不俗的太太。心痒难耐的他还是敲定主意,要再添一房夫人。

彼时张作霖刚刚升任奉天督军兼省长,雄霸一方,不相信还有自己得不到的女人。

不过这位青春靓丽的女学生,后来欢欢喜喜,不带半点勉强地进入帅府,倒是张作霖始料未及的。毕竟,此前的几位姨太太,多是畏于权势,被张作霖威逼恐吓,强娶回去的。他觉得这个不怕自己的女学生,很不一般。

女学生名叫寿懿,来历不凡。寿懿的父亲寿山是闻名遐迩的黑龙江将军,据说是明朝名将袁崇焕的后裔,其母王松岩本是梨园女子,偶得将军垂青,成为他的外室,后来生下独女寿懿。

生于乱世,寿懿虽是名门之女,却与父亲缘薄。

晚清年间,时局动荡,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之心蠢蠢欲动。1900年,沙俄入侵边境,寿山将军率军浴血抵抗。在外无援军,朝廷又电令议和的绝境中,他愤而自杀,以身殉国。那一年,寿懿年仅3岁。

寿山将军去世后,寿懿母女俩失去依靠,饱受排挤。为了将女儿抚育成人,王松岩重操梨园卖唱之旧业。在戏班里见过一定世面的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尽管生活困顿,王松岩还是坚持用微薄的积蓄供女儿上学。

她时常给年幼的寿懿讲父亲如何英勇杀敌、抵御外辱的事迹,只希望女儿能够好好念书,将来不要做辱没祖先的无用之人。伶俐早慧的寿懿也没有辜负寡母的一番苦心,在学校品学兼优、出类拔萃。

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20岁那年,寿懿从奉天师范女校毕业。年纪轻轻的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致辞。她出众的口才,绰约的风姿,惹来万众瞩目,也让台下受邀观礼的张作霖看直了眼,一心想将这个女子纳入“后宫”。

可王松岩得知督军大人看上了自家小女后,却心中郁郁。她自己就是给人做外室出身,受尽冷眼。想到张作霖在奉天纵有权势,但终究已有妻妾,她不希望女儿嫁过去做小,重蹈自己的悲剧命运。

就在王松岩因为不知如何婉拒奉天督军而手足无措之际,她没想到女儿竟率先应承了这门亲事。

寿懿从小就是个很有决断的姑娘。这么多年来,她看着母亲在底层摸爬滚打讨生活,深知一个女人没有庇护,苟全乱世的艰辛,加上从小到大,一个英雄父亲在她心目中留下了太多的留白和想象,因此张作霖这样一个一呼百应又别具英雄主义色彩的男人,实在让她难以拒绝。

进门的第一天,寿懿初尝了权势的滋味。张作霖以整个奉天府最隆重、最盛大的排场将她迎娶进了门。这样的风光,在他前面的几房妻妾中绝无仅有。这不仅因为彼时的张作霖已经站上权势的巅峰,更因为他打心眼里认为寿懿与别人不同。

张作霖之前的几位太太,都是来自农村的传统女子,没有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世面。寿懿则知书达理、见多识广。嫁入帅府后,寿懿因为聪慧伶俐,可以独当一面,很快成了张作霖最疼爱的夫人。

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张作霖很喜欢寿懿身上那种饱读诗书的从容气度,常常让她跟着自己出入一些社交场合,充当门面。

在此之前,张作霖因为出身草莽,粗鲁不羁,交流中常常与人产生误会和摩擦。而只要寿懿在场,无论是如何尴尬的外交僵局,寿懿总能以她诙谐幽默、左右逢源的说话之道轻松化解。

有一次,张作霖带着寿懿外出慰问军队。士兵因旅途困顿、士气低迷,张作霖随即发表训话:“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死在战场上也是光荣,大家不要有啥抱怨的。”

原本想要鼓舞士气的一番话,却让士兵们的怨念似乎更重。张作霖急得直搔头又不知道咋说,便想起了自己能言善道的五夫人寿懿,有心让她一试。

只见寿懿落落大方地走到了张作霖的身边,眼神坚定地看着一排排将士们。她没有开篇就讲什么大道理,而是接连问了几个问题:“你们希不希望成为大帅这样的人?想不想过更好的生活?”

眼见话头引起了士兵们的关注,寿懿接着说道:“当年的大帅也跟你们一样,默默无闻,他能有今天的一切,都是脚踏实地,枪林弹雨里拼杀出来的。想要荣华富贵,必须战场受罪!”

寿懿还表示,那些冲锋陷阵的每一个将士,都将得到大帅的奖赏。随着她的说话的情绪越来越高,将士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时之间,这位寿夫人在军中威望陡增。

张作霖向来不让女人插手军国大事,却在见识了寿懿的才干之后,独独为她打破了这个规矩。

有一次,张作霖检阅卫兵,发现其中有一个小个子的,就加以责问。当听说是寿夫人举荐的,马上转口夸赞起来:“怪不得这么精神,叫他当班长吧!”

后来,这个当上了班长的小个子在日后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再次印证了寿懿的眼光。张作霖见识过寿懿在外交、军务上的才能,对她更为倚重,索性将所有的内务都交给寿懿代管。

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执掌这个“关东第一大家族”的时候,寿懿其实不过二十几岁的光景,却将府内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下人回忆这位五夫人:

“她为人很有气量,处事讲分寸,并注意化解矛盾,与其他夫人的关系处得很好,连对府中的下人也十分宽容。她严格按章程办事,不搞特殊化……”

后来张作霖因为喜爱寿懿,给她单独修建了小青楼,她也没有独享,而是把其他几房的姨太太和女儿都接过来同住。

寿懿在为人处世上的周全大方,很快让她受到了府内上下的拥戴。期间,寿懿还一连为丈夫生下四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她在张府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

不过正因为是站在丈夫权势的肩膀上,寿懿还是遇到了旧时女人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丈夫的“不专”。

1923年,张作霖在天津期间,看上了18岁的戏子马岳清。张作霖从算命先生口中得知此女子命格贵重,有旺夫之相后,便动了纳她为妾的心思。不过当时寿懿对张作霖而言非常重要,张作霖担心她不高兴,不便将这个女子带回家。

但是心细如发,擅长察言观色的寿懿很快就在言谈之间,发现了丈夫的心事。同年年底,寿懿亲自登门拜访了马岳清,不久后又以丫鬟的名义将她带进帅府,玉成了张作霖的一番心愿。后来马岳清在帅府生下一女,寿懿还顺水推舟给了她名分,让她当上了张府的六姨太。

马岳清进门之后,寿懿并没有因为新夫人的到来而失宠。相反,张作霖承了寿懿的情意,对这个处处看到自己心坎儿里去的五夫人更加难舍难分。无名无分的马岳清受了寿懿的提携,也对她感恩戴德。寿懿在张家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从为夫纳妾这件事也能看出,寿懿对张作霖所有的依附,其最终指向都是成就自己。她对待丈夫不能说没有感情,只是这份感情足够清醒冷静,这也是她多年来能独得专宠的根本原因。

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马岳清进门之后,张作霖确实走上了人生巅峰,他的奉系军阀一路北上,称霸中原。不过在这段群雄争霸的民国“大乱斗”时期,张作霖的霸主地位并没有坐多久。

1928年4月,蒋介石集中四大集团军,二次北伐,张作霖的奉军全线崩溃,败退东北。日本人见其失势,提出了不少趁火打劫的条款,蚕食中国之野心,昭然若揭。

张作霖作为一个军阀,为了巩固个人势力,早年确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但是他的骨子里到底是个中国人,有一颗爱国心,因此随着日本人彻底露出狼子野心,他断然拒绝与他们签订任何有损国家主权的条约。这次撕破脸皮,却也彻底激怒了一心想要打开东北门户,却屡受张作霖戏耍的日本人。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张作霖坐专车返回奉天的途中,于皇姑屯车站外的三洞桥附近引燃了200公斤烈性炸药。爆炸现场,张作霖身负重伤,昏迷不醒。

那一日,沈阳帅府内外整饰一新,张灯悬彩,这是寿懿为迎接大帅归来特意准备的仪式。她没有想到,自己等盼到的,已是一个将死之人。

张作霖被送回帅府的时候,已经失去意识,嘴里却一直嗫嚅着“小五儿”。大家知道他想着五夫人,径直把他抱到了寿懿在小青楼东屋的房间里。

寿懿的惊惶和悲伤可想而知,但她还是强压下这些情绪,剪开了大帅的衣袖。她见到丈夫的右臂已经折断,赶紧命人传来医官。

张作霖转醒过后,见到他的“小五儿”泪如雨下,喃喃道:“怎么,我到家了?”寿懿忙俯身说:“这是帅府,大帅,到家了。”呼唤中,张作霖说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话:“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了……告诉小六子,以国家为重,好好干吧……我这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沈阳。”

交代完遗言,张作霖便断了气,当时张学良还远在河北,大帅府群龙无首,慌作一团。几位夫人和少爷小姐们从未见过这种局面,吓得大哭起来,只有寿懿始终保持冷静。她知道比起丈夫身死,当下更恐怖的事情是,东北局势可能会随时失控。

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处在一线的寿懿压力巨大,但她还是从容应对一切。她交代家里人都不许哭,以防引起日本人的注意。紧接着,她请来了臧士毅、刘尚清等东北要人急商对策。

经寿懿的运筹决策,她最终决定秘不发丧,暂时稳定奉天的局势。同时,她又派出自己的亲信,紧急通知张学良秘密返回奉天。

为了迷惑日本人,也为了稳定东北的军心,寿懿特意在沈阳的《东三省公报》和《奉天民报》上刊载了一系列表示张作霖平安的消息和新闻,让暗中窥探张作霖被炸后东北局势的关东军,虚实难断。

为了造成张作霖依然健在的假象,她要求厨房每天照常为张作霖备餐送饭,医生每天照例来为张作霖换药。

日本人对此尚存疑虑,其间还派来了领事内田的夫人以做客聊天为由来到小青楼,探听虚实。原本衣衫肃穆的寿懿一听见日本人要来,便命副官陪客去西屋客厅休息,自己急忙到东屋梳洗打扮。

少顷,浓妆艳抹、身着艳装华服的五夫人寿懿走进了客厅。见到内田夫人后,寿懿连声道歉:“大帅遇险受点轻伤,有所惊吓,刚刚安置睡下。”

稍后,寿懿又命副官打开香槟,称自己要与领事夫人举杯相庆大帅逃过一劫。内田夫人观察许久,见寿夫人全程谈笑自若,面无哀戚之相,不再生疑。

就这样,寿懿以一番泰然自若的表演,成功掩盖了张作霖已死的真相,终于使日本人深信张作霖还活着,未敢伺机起事。

张作霖被炸身亡,最宠爱的五姨太和日本人举杯欢庆,救下整个东北

寿懿此举,为张学良顺利回到奉天主政,争取了宝贵的13天时间。6月19日,张学良经过一路化装辗转,秘密抵达沈阳,这也意味着东北局势就此转危为安。忍着悲痛,强颜欢笑地演了13天戏的寿懿,终于在这一刻哭出了声。

后来张作霖的死讯被宣布,日本人这才知道是自己上了当。不过彼时的奉系已经重整旗鼓,日军已经错失了最佳的进军机会。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日本人的杀父之仇也间接导致了他接下来选择“东北易帜”,促成了军阀割据时代的中国走向形式上的统一。而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可以说,寿懿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勇气,将东北的沦陷整整推迟了三年,这样的胸襟气概,实在让人敬佩。

不过作为一个改变了历史的女人,寿懿的后半生却是异乎寻常的平静。自九一八事变后,寿懿在战火中辗转天津、上海,后来又去了台湾,直到1966年病故。

从30岁到终年69岁,在张作霖过世之后的39年里,寿懿一直过着孤独的孀居生活,未曾再嫁。经历了前半生的风起云涌,富贵灿烂,也许平静淡然,才是这个乱世奇女最后渴望的归宿吧。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