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开始,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在陆续裁员。阿里15%,腾讯20%,小米30%各种讯息不断闯入我们的视野。撞击着互联网人脆弱的小新增,从业者人人自危,俩字:慌了。
裁员的背后是什么呢?
Web 技术栈已然走向全家桶化(例如后端Spring全家桶,前端Vue全家桶),而开发方式也日趋套路化与工程化,上手难度与技术门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下探,进而伴随着大量从业人员的持续涌入,整个行业全面开启了内卷模式。
宏观的原因呢,面对反垄断、各种监管和整治,头部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原来的非主流业务都撤了;原有的创新型业务也不敢继续开展了,比如某公司的电商直播类子业务,撤了不少,这也导致2022年秋招技术岗“哀鸿遍野”。一句话,业务压缩了,成本要控制,普遍缩招了,直接影响就是大家求职难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朋友的自述,1月份进入鹅厂实习,满满的自豪感,可是三个月过去了却被裁下,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知道了他的身份我们十分惊讶,她可是北大的研究生,学算法的,本科也是双一流大学。
一波波的裁员潮是不是让你觉得有点心惊胆战?这确实比较可怕。但是让我说,你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普通人看到的是互联网的裁员潮,张群看到的是互联网行业的洗牌和换人潮。让我们心惊胆战的不是裁员,而是人才的系统性更新。
2022年4月,中国网信网对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等12家互联网企业用工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访谈。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京东、网易、微博、哔哩哔哩、蚂蚁集团12家企业总离职人数21.68万人,总招聘人数29.59万人,净增用工7.91万人,其中11家企业招聘人数多于离职人数。
这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是不是? 所以大多数人可能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这背后是行业的换人潮。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可以做“互联网+”的领域基本上挖掘地差不多了,比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游戏、打车、买菜、直播、短视频、教育、交友、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等等等,可以做的基本上都做了。
君不见,互联网+的创新已经竭尽,未来已经改变,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AI、人机交互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企业永远是新技术和新模式实践的最前沿。
近年来,区块链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区块链是使用了一揽子旧的计算机技术创新出来的新的网络架构和应用体系,在区块链的推动下,web3革命更是一次次走向前台,锐意创新的企业蜂拥而至。2022年Web3项目stepN大火,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都禁不住购买了一双跑鞋,加入到web体验者阵营。另外,在区块链基础设施支持下,元宇宙和数据资产交易市场火热起来,上海与北京都出台了元宇宙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配套。
与国内一样,国外的技术创新也是如火如荼,像metaMask、OpenSea、Coinbas等一大web3相关企业已经上榜全球百强企业,一场新的创新带来无数创富机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是不是已经没有前路了呢?当然不是,首先给即将入行的人一点建议,那就是多找几个赛道,如银行券商、如中小IT、如国企事业单位等等,主动降低期待,先保底再论其他,会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而不乱阵脚。先稳定下来,再求发展。
当然,退一步你也可以考公,跟着我党我军吃香的喝辣的。有人说,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其它都是弯路。这个你怎么看呢?
另外兄弟姊妹们要主动迎接这次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怎么做呢?答案就是升级只是体系和技术系统,准备好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形势千变万化,投资自己才是最佳战略,我们也劝诫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新同学们,不要沉浸于大厂年薪20、50万的满足感,不要沉浸于刚入职就起薪超过父亲母亲加起来的那种王的感觉,这都是暂时性的浮云。忧患意识、试错意识、改变意识要永远与你并存。被公司裁员的那部分同学也不用堕落,转一下身新的世界你们依旧是王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