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出口不及预期

发布一下 0 0

【资金流向】


成长:电力最强,分化很大!

09:30 苹果概念走高,瑞玛精密涨停;

09:34 整车拉升;

09:47 光热发电拉升,联诚精密涨停,盛德鑫泰10%;

09:51 绿色电力拉升,粤电力A涨停,宝新能源8%;

09:57 核电拉升,佳电股份、兰石重装涨停,宝色股份12%;

10:18 光热发电走强,盛德鑫泰、联诚精密、兰石重装涨停,金通灵、宝色股份、东方电气、久盛电气等纷纷大幅走高。

13:29 军工走高,航天彩虹涨停;



周期:欧洲能源逻辑全面走低。

09:39 天然气走低;

10:15 农业、粮食走低;

10:52 贵金属拉升,银泰黄金6%;消息上,桥水中国旗下产品上半年大举加仓黄金ETF。

13:19 银行走强,宁波银行5%;

13:27 特钢拉升,久立新材7%,中信特钢5%;


消费:大部分都是量化基金,物流最强。

09:42 机场、景点拉升,桂林旅游涨停;

09:45 物流活跃,德邦股份涨停,天顺股份6连板;

09:53 传媒走强,欢瑞世纪“地天板”,金逸影视涨停;

10:40 通用航空、航空发动机拉升,润贝航科、隆鑫通用涨停;

13:04 服装家纺拉升,美邦服饰涨停;

13:11 水利、地下管网拉升,国统股份、山西路桥涨停,国机通用7%;

14:06 物流拉升,华贸物流涨停;


【投资时钟】


8月出口2.12万亿元,增长11.8%,比7月增速下调12.1个百分点。

点评:原因一是过去八个季度全球疫情背景下商品消费对服务消费的替代,这一过程总归会逐步正常化;二是欧美经济正在经历放缓;三是价格贡献也在下降,7月出口价格指数HS2已经较6月回落。今年经济主要受消费和地产拖累,靠出口和基建支撑。若出口连续放缓,则需求端会在弱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缺口。基建增速已经足够高,6-7月同比基本都在12%左右,要对冲缺口,理论上“消费和地产”至少之一必须有显著改观


国家医保局最新发文,创新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不纳入国家集采。
上海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智慧的车”,“聪明的路”。
永兴宁德5万吨碳酸锂扩产流产了,传闻是品味太低。

欧洲氨工厂纷纷停产,大化工产业停产定局。




工信部:预计今年500万辆到550万辆。

新能源车:1月34.7万辆;2月27.2万辆;3月45.5万辆;4月28.2万辆;5月44.7万辆;6月57.1万辆;7月48.6万;

(汽车淡季:2月、4月,6到8月;旺季:5月,9月到年底。)调高新能源车预测50万辆到600万辆;


光伏装机容量:欧盟2025年300GW和2030年500GW。奥地利、比利时、立陶宛、卢森堡和西班牙要求将2030年的目标设定为1TW。

2022年一季度出口欧洲光伏16.7GW,同比增长145%。预计2022年光伏装机40GW,同比增长超过54%。



【招商策略:A股未来可能会发生几个关键变化】四大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市场下一个阶段的运行逻辑和强势行业。包括“中长期社融增速会”否持续超预期;“大宗”是否持续弱势运行;国内“涨价升温”会否影响“货币政策变化”;二季报整体业绩披露后,谁是未来一年业绩最强方向



【逻辑题材】



火电逻辑:旧能源保+设备更新+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储能需求(最大)+市场化推动投资。

在新能源出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电力保供压力仍然需要核电、火电、水电的出力。火电建设最简单,保供价值凸显。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速。火电可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系统灵活性。兼顾新能源消纳的同时保证电网稳定,因此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速,火电灵活性改造叠加储能需求将加速释放。

设备更新需求。低温烟气治理设备的更新需求,储能设备。上半年国内实现火电投资额347亿,同比+71.8%,火电项目新核准装机容量2021年四季度与2022年一季度分别达11GW、8.63GW,同比+36.3%、103.1%。火电投资复苏背景下设备端有望率先受益。火电灵活性改造为成本最低的调峰方式,十四五存量机组改造目标2亿千瓦,新机组大概率将直接配灵活调峰能力。

中国与欧盟所经历的能源供给不足,本质均是能源体系多元互补水平不足。我国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最多可满足45%左右的电力需求,其余仍需靠火电发力。

市场化推动投资。效仿德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将是必然趋势,市场化调节将推动火电灵活性改造和储能的投资、运营意愿被彻底释放。如今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已开启两轮试点,涉及近20个省份,开始连续交易,成功经验催化有望进一步加速市场建设。

相关公司:

低温烟气脱硝技术:青达环保、龙净环保;

火电建设:中国能建(境内火电勘察设计市场占有率超70%);

电力设备:华能国际、东方电气;

灵活性改造:华光环能(携手中科院布局新技术)、华西能源(锅炉热力改造)。
龙源技术:已拥有火电灵活性改造的相关技术储备;
西子洁能:推动熔盐储能在火电灵活性改造领域的应用。

华光环能:灵活性改造新技术突破+混改加速

中国能建:火电重启最受益标的

赣能股份:江西国资委旗下唯一火电上市平台



21-25年中国、欧洲CAGR(储能)高达111%、77%

解读:1)明确储能可参与电力市场现货交易,预计一个2h的储能电站实际充放电价差为0.5元/KWh;

2)相比于火电是双倍调峰容量补偿;

3)鼓励发电侧多配置储能,缓解电网消纳压力。

美国、中国、欧洲作为最大储能市场,预计2025年三地电力系统储能需求分别为84、76、27GWh,CAGR分别为68%、111%、77%。根据BNEF,预计2025年储能系统成本将为1.4元/Wh左右,则届时全球储能市场空间将达4032亿元。
电池:占储能系统成本的55%,宁德时代、比亚迪、德方纳米、亿纬锂能等;弹性品种:派能科技、欣旺达等。
PCS:储能逆变器,占系统成本的20%,参与者是光伏逆变器厂商。阳光电源、固德威、禾迈股份、昱能科技等。

科信技术:储能电芯+欧洲出海。预计今年可能有几百MWh出货,明年可能达到2GWh。英维克:储能温控。

盛弘股份:APF和SVG系列产品。

科士达:国内不间断电源(UPS)行业前列的本土品牌。

科华数据:高端UPS电源制造商与提供商。

东方电气:火电及抽水蓄能设备龙头


欧洲能源危机下的化工品涨价机会

>地产链:

TDI(欧洲产能25.6%):沧州大化(15万吨/年),万华化学(71万吨/年)

环氧丙烷(欧洲产能25%):万华化学(54万吨/年),滨化股份(28万吨/年)

钛白粉(欧洲产能18.2%):龙佰集团(101万吨/年),中核钛白(40万吨/年),金浦钛业(15万吨/年),安纳达(8万吨/年)

PVC(欧洲产能17%):中泰化学(166万吨/年),鸿达兴业(110万吨/年);

丙烯酸(欧洲产能16%):卫星化学(66万吨/年)

>农业链:

氯化钾(欧洲产能43%):盐湖股份(500万吨/年),藏格矿业(200万吨/年),亚钾国际(100万吨/年)

维生素A(欧洲产能37.1%):新和成(1万吨/年),浙江医药(0.5万吨/年),安迪苏(0.5万吨/年),金达威(0.3万吨/年)

磷酸一铵(欧洲产能23.3%):新洋丰(180万吨/年),川发龙蟒(100万吨/年),司尔特(85万吨/面),云天化(70万吨/年)

>汽车链:

尼龙66(欧洲产能18.9%):神马股份(21万吨/年)

乙二酸(欧洲产能18.8%):华峰化学(73.5万吨/年),神马股份(47.5万吨/年)

炭黑(欧洲产能16.1%):黑猫股份(110万吨/年),龙星化工(42万吨/年),永东股份

>综合类:

有机硅(欧洲产能19.9%):润禾材料、东岳硅材等。

尿素:华鲁恒升(600426)、湖北宜化(000422)等尿素龙头公司盈利水平望改善。



钠电池:

最具前景的负极材料为硬碳和软碳,硬碳材料克容量高,但成本高昂;软碳材料克容量低,但可以使用无烟煤作为前驱体,无烟煤约150-300Ah/元相较其他前驱体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六氟磷酸钠制备工艺与六氟磷酸锂较为相似。

正负极都使用铝箔,消耗较锂电池翻倍。

若按照1GWh钠电池带动的“收入”市值弹性,排序为:电池>锰>电池铝箔>电解液>正极>负极;

若测算1GWh钠电池带动的“需求量”产量的比值,排序为:电池铝箔>电池>锰>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碳酸钠>无烟煤。
●电池:传艺科技(收入+4.8亿,市值+15.5%)、华阳股份(收入+4.8亿,市值+2.8%);
●正极:浙江医药(收入+0.755亿,市值+0.42%);
●负极:杉杉股份(收入+0.465亿,市值+0.24%);
●电解液:多氟多(收入+0.7535亿,市值+0.54%)、天赐材料(收入+0.7535亿,市值+0.19%);
●铝箔:鼎胜新材(收入+0.2941亿,市值+0.15%)、万顺新材(收入+0.2941亿,市值+0.53%);
●锰:湘潭电化(收入+0.272亿,市值+0.38%)、红星发展(收入+0.272亿,市值+0.7%)、中钢天源(收入+0.24亿,市值+0.49%)。







1、大央企新签的基建订单。

2、去库存告一段落,工业生产需求回升工业生产的改善﹐和利率的回升﹐也可能带来“股票风格”的切换

3、基建脉冲之后能否有连续性﹖制造业出口需求是否下降﹖经济能否环比回升还只是略有改善﹖

4、企业产能和居民杠杆,体现了美国经济韧性较高﹐“加息大概率会超预期”。一定要加息到“衰退”﹐所以加息的时间和幅度都会超预期。

5、国内基建托底﹐出口高水平﹐美国经济下行之后会有一波衰退带动的出口水平的下行﹐届时也将出现A股的底﹐就是大牛市的开始

6、脱离中国产业链依赖﹐扶持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中国地产见底﹐基建退坡﹐真正的增量来自东南亚。

高频数据又容易出现脉冲波动﹐体现为风格的切换而非趋势性的机会。美国经济衰退与基建发力退坡的共振﹐美国利率下行﹐商品下跌,会出现投资机会﹐而后再把握大宗商品和全球经济的上升周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