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发布啦 0 0

一、


1982年9月22日,北京机场降落了一架特殊的飞机。

一阵礼炮骤然响起,声音划破长空,一名白人女性率先从飞机的扶梯缓缓走下,她长相威严、气度不凡,人们都知道,最艰难的时刻来了。

这个人在国际上有一个外号,叫“铁娘子”。

她正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次她的对手是邓小平。这时候中英两国都不知道,他们两个人会展开长达22轮的猛烈交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将和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开始激烈碰撞。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碰撞的核心,是关于中国的香港。

很多人都知道,最后撒切尔夫人以自己在人民大会堂前的惊天一摔,证明了自己的大败局,她最终还是留不住属于中国的香港。

但是撒切尔不清楚,虽然彼时的毛主席已经离世,可他的智慧依旧保护着他一生所爱的这个国家,邓小平后来饱含深情地回忆道:主席早就料到这个场面。

当时邓小平同志知道撒切尔夫人来者不善,英国刚打赢了和阿根廷之间的战争,马岛之战大获全胜,正是盛气凌人之际。

她此刻来,是为了争夺中国的香港,有可靠证据称,空前膨胀的英国觉得自己恢复了大英帝国的荣光。撒切尔是带着“主权换治权”的妄想来的,甚至还有一个疯狂的计划,那就是把香港的租期延长到2098年。

在国际政坛上,撒切尔夫人的手腕和政治智慧都证明了,她是一个强悍的政治家,这名英国首相在到达中国之前,就开始在国际上散播各种舆论。

每个中国人看到当时的新闻报道都会气愤,因为撒切尔当时的言论是:“有关于香港的3个条约依然有效。”

撒切尔说的当然是当时和清朝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在那个黑暗羸弱的年代,中国人被迫签下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

英国人挑起了中华民族的情绪,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难以言喻的痛苦。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这是一招毒计,目的就是试探中国人的反应,为英国人关于香港的谈判上建立优势,所以,中国人什么反应,将直接决定着这个英国狠人的谈判方法。

撒切尔觉得,如果中国慌乱了,那就好办了。

两天之后,撒切尔夫人步入人民大会堂,她在这里见到了一名身穿古朴简洁中山装的男性,这名个子不算高的政治家面容和气,但是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令撒切尔神情一凛。

百闻不如一见,她知道面前的人是邓小平,相比于自己的国家刚刚战胜了阿根廷,面前这个男人在几十年前可是和凶残的法西斯日寇浴血奋战过。

在这一天,撒切尔夫人穿上了一身蓝底红点的丝质长裙,脚踏着黑色的高跟鞋,手里挽着做工精致的黑色手袋,在她的脖颈上,还有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这让她显得十分雍容华贵,充满了不一样的气质。

撒切尔夫人是提前来的,步步为营,我国自然不会陷于英国人的外交手段,撒切尔没能给中国下马威。

因为当时另一名黄皮肤黑眼睛的妇人出现了,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会长邓颖超女士在门口恭迎,如果说有谁能够在撒切尔的气场下从容自若,那么邓颖超这位革命家一定游刃有余。

只因她是周总理的妻子,共同走过革命年代的伴侣,才思敏捷,能力强悍,周总理在世的时候也说过:她的组织能力比我要强。

撒切尔看到了邓颖超的手伸了过来,于是双方亲切握手,这不是撒切尔第一次见到邓颖超了,她们两个人之间曾经交流过很多次,再次重逢,肃杀的气氛消弭了很多,两个人的欢笑冲淡了人们紧张的情绪。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紧接着便是重头戏了,所有人知道英国人的目的,英国人也知道中国的想法,矛盾不可避免,但是刚才的事件已经让撒切尔的锋锐态度消减了很多,她还需要凝聚精神“对付”邓小平。

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她见到了邓小平,邓小平满脸笑容地和她握手。

两个人落座以后,撒切尔夫人先出招,她先说道:“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

邓小平同志也笑着说道:“是的,你们英国的首相我可是认识好几个啊,我认识的那些都已经下台了,现在欢迎您来中国!”

撒切尔夫人只能微笑,邓公的弦外之音她已经听懂了。

这时候,她忽然间想起了对面这个人的外号,众所周知,撒切尔夫人的外号叫“铁娘子”。

而邓小平的外号叫“钢铁公司”。


二、


就像是“既生瑜、何生亮”一般,这个外号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压制撒切尔夫人的。

起这个外号的人就是毛泽东主席,他生前不止一次地叫邓小平“钢铁公司”,就是因为钢铁代表了极度的坚硬,“钢铁公司”的意思就是,怎么也打不倒的邓小平。

邓公一生三起三落,世人无不惊叹这个小个子政治家的无限强大,他早已成为了世界政坛的传奇,邓小平一点也不怕这个撒切尔夫人。

会谈开始以后,撒切尔直接抛出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香港一定不能归还给中国。

她再次说出了那个言论,也就是在香港主权的归属上,昔日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至今依旧有效。

邓小平目光如炬,看了一眼撒切尔夫人,当即斩钉截铁地说道:“香港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是一定要收回来的!”

撒切尔愣了一刹那,她没想到这场对话会是这样展开的,然后,她听到了邓公说出了中国的三条原则以及意见。

第一,就是主权问题是绝对不能讨论的问题,香港就是中国的,不容置疑,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我们可以谈“香港问题”,但是主权问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第二,中国希望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解决关于香港的问题,否则,到那时候中国一定会单方面宣布自己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

听到这里的时候,撒切尔就像是见到了在华北战场时的指挥官邓小平,杀伐果断,她听到这里,知道了“钢铁公司”并非浪得虚名,她不敢想象英国人违反其中一条可能导致的后果。

紧接着,她就听到了最终通牒,这几乎就快是中国和英国爆发战争的宣言。

第三条的内容是,与其今后解决,不如现在解决,如果香港在谈判期间出现了一些不可收拾的局面,我们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主权的日期。

撒切尔明白,这是中国不想让英国在香港挑拨搞事。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邓小平直接说道:“中国关于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现在应该明确肯定,在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并且还包括香港和九龙。”

在新中国的立场中,我们从来不承认19世纪签订的那几个不平等条约,这些丧权辱国的文字不提也罢。

在这场会议中,撒切尔甚至都没有敢表露出一丝一毫想要“续租”的愿望。

这次交锋比想象中的更加激烈,两国领导人经过了漫长的谈判后,终于商谈到讨论发表公报的问题,邓小平表示一定要在公报上说明在1997年收回香港。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磋商解决今后的15年我们怎么过渡好,并且15年后香港到底怎么办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保持了自己克制的极限,她不能接受,坚决不同意,尤其是不能同意中国要以1997年收回香港为前提。

最后,脸色阴郁沉重的撒切尔只能同意发表一个没有任何实质性承诺的公报,她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有多么意气风发,离开的时候就有多么狼狈。

北京的阳光撒在了撒切尔愁怨的面容上,她觉得自己见证了英国不可避免的衰败,她缓缓走下了台阶,高跟鞋和石阶触碰,让她一瞬间失去了平衡。

她猛地半跪在了地面上,导致皮鞋和精致的黑色手袋都甩到了一旁,若不是在地面摔倒,撒切尔很有可能滚下石阶,那个场面注定会造成巨大的轰动。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不过仅仅是此次摔倒,就足够让人们浮想联翩了,这张“撒切尔在中国遭遇滑铁卢”的照片在当天就登上了世界各大报刊的头条。

撒切尔脸色铁青,回去后就对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说:邓小平实在是太残酷了。

邓小平事后不紧不慢地拿出了一支香烟,点燃以后,他吸了一口,认真说道:“今天这种场面,其实毛主席早就已经料到了。”


三、


有人至今不知道,在1949年建国的时候,为什么毛主席不要求解放军收复香港。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毛主席就已经在思考“怎么解决香港问题”,在国共内战解放军以一往无前之势解放全国,林彪已经带着部队驻守在深圳湾前,只待一纸命令就可进攻香港。

在1949年,香港总督坐立难安,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上有几行字,透露出无穷的政治智慧,上面是这样写的:

第一,香港绝对不能用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

第二,不许进行旨在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人员必须得到保护。

等香港的这些英国人同意以后,林彪收到了来自西柏坡的电话。

要求“暂停进攻,香港另有打算。”

毛主席知道这是当前最好的办法,这样能避免最大化的伤亡,而且还能够给这个新生的国家带来更多益处。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12月19日,《香港华侨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叫《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

在当年,这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1950年1月6日,英国的艾德礼政府,根本不顾站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以及站在它身边的美国人的反对,在全世界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这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很快,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雄才大略,因为保持了对香港的灵活政策,所以宝贵的物资能够从这个“窗口”进入祖国大陆,有一名叫做霍英东的商人呕心沥血,组织香港的船队,把物资带给了中国人民。

在和苏联交恶的时候,我们还通过香港获得了大量的粮食以及物资,这时候人们才知道,这是多么厉害的政治智慧!

但是毛主席知道,未来的香港必须要回到中国,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所以在1946年12月9日,毛泽东主席接受哈默、罗德里克等西方媒体采访的时候,问及香港归属的时候,毛主席非常认真的对着记者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不提出立即归还的要求,中国那么大,还有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先急于要这块地方干吗?将来可按协商办法解决。”

毛主席敏锐地说道:“英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我们当然可以占领。过去清朝签订了条约关系,这是特殊情况,我们暂时不准备动它。”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虽然对香港保持了一贯政策,但是我们虽然“不准备动它”,若是有朝一日香港回来,我们也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为唤醒香港同胞的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中国人民政府在香港大旱、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委任了一个人进行香港淡水和粮食的保障工作。

在香港水库存水量告急的危难关头,来自祖国甘甜清冽的水进入了香港,负责这项重要工作的人,正是我们熟悉的周总理。

当时政府的通告指示:香港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我们的同胞,所以,供水工程应该让我们国家举办,列入国家计划!

香港遇到危机的时候,救他们的不是英国人,是永远站在后面的祖国。

而且国内以优惠价格为香港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工业原料、大大促进了香港当地工业的兴起,如果没有这些年的不懈努力,香港很可能早就因为缺乏淡水成为了死港,毫无生气、破败凋零。

所以,当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前摔了那一跤的时候,当年的香港华文报纸直接在头版头条上写着“英国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在今日对祖国大好河山磕头”的论调都说出来了。

论爱国,当年的那批在香港的仁人志士是无比热血且真心实意的。

在1974年5月25日,毛主席的身体已经令人担忧,在这一天,毛主席和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希斯举行会谈。

无论这场会谈的时间多么充裕,也终究要提到关于香港的问题,毛主席依旧表示香港问题,我们现在也不谈。

毛主席这时候看向身边的周恩来总理,询问道:“香港是割让给他们的?九龙是租借的,还有多少时间?”

周总理从容说道:“在1898年租借给了他们,租期99年,到了1997年结束。”

毛主席问道:“从现在算还有多少年?”

周总理说道:“还有23年。”

希思察觉的这些对话可能对英国不利,直接说道:“我相信在1997年,香港会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毛主席目光望向前方,似乎看到了未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场景。

毛主席看了看身旁的周恩来总理,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邓小平,表示以后的具体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办。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四、


时光流转、斯人已逝,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收回香港的决心。

撒切尔夫人后来出版了回忆录,在书中她写道:

“1982年9月22日早晨,我在从东京飞赴北京时,一再考虑一个艰难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1842年就香港岛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先决条件。”

“当我坐在谈判桌上的时候,我发现,香港可能永远不会属于英国了,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应该告一段落了。”

事实上,撒切尔依旧没有放弃对香港权力的争夺,她不再提及当年那三个让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是主张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但是后续依旧是英国人管理香港。

邓小平的强硬确实让撒切尔没有想到。

而当时中国的强硬让世界感到不可思议,究竟强硬到什么程度,中央政府指出,如果英方不改变态度的话,中国一定会在1984年9月单方面宣布解决香港问题。

本来英国已经暗示要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看到中国这种态度,也只能偃旗息鼓,现在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两弹一星计划完成的时候,英国人连威胁中国的资本都没有了。

香港民众也在同仇敌忾,为何中国的土地,为何炎黄子孙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天下岂有这种道理?

82年香港谈判陷入僵局,英国以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有预料

终于,1984年12月18日晚8时22分,一架民航客机呼啸着降落在北京机场。

撒切尔夫人从英国赶来,她再次访华,正式签署中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对香港的主权。

叱咤风云的“铁娘子”输给了“钢铁公司”邓小平,更是输给了当年毛主席的智慧。

1997年7月1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今天起正式成立了!

香港漂泊在外,百年风雨,终于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香港的回归,因为伟人们的智慧永远保护着这片土地和她的人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