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23日上午9时许,在我国广西宁明机场驻防的地空导弹二营,突然接到空七军指挥所发来的紧急通知:
“4架美国战机入侵我国领空,现正朝二营的方向疾驰而来,请二营做好准备,坚决消灭入侵敌机!”
图丨地空导弹部队人员正在工作
接到命令后,二营立即拉响警报,进入战斗状态,全营战士迅速进驻各自岗位,做好各项战前准备,随时准备歼灭敌机。
可随着敌机越来越近,二营长陈辉亭却犹豫起来,面对指挥所的催促,他连续7次抗命,拒不执行指挥所的发射导弹命令。
正所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正常来讲,这种战场抗命的行为,绝对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可谁也没想到,陈辉亭后来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获得了表扬和赞许。
那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陈辉亭为什么要抗命?大家好,我是学史知今,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传奇的故事——救下4架战机的陈辉亭:
01地空导弹英雄营
新中国成立后,退守到我国台湾省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频繁驾驶美军提供的高空侦察机,对我国领空进行侦查骚扰。
图丨歼-6战机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我军当然不能答应,可当时我军装备的只有米格-19和歼-6等战机,这些战机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飞行高度,都无法与美军高空侦察机相提并论。
为了解决高射炮打不着、飞机又飞不了那么高那么快的困境,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并于1958年10月6日,正式组建了地空导弹部队。
当时,为了保密的需要,我军专门给这支绝密部队起了一个代号“543部队”,而且这支部队的战士不穿军装,对外宣称自己是打井队,在各地勘察地下水源。
近年来,随着相关事件的不断解密,使我们有幸了解到一些,这支神秘部队当年的英雄事迹,而在这支部队中,最出名的当属地空导弹二营。
1958年12月26日,地空导弹二营在北京组建,第一任营长为岳振华,此后该营屡立战功,3次击落当时最先进的U-2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河。
图丨授予“英雄营”称号大会
正因为这支队伍战功卓著、声名显赫,1964年6月6日,被国防部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这支队伍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是技术过硬又绝对忠诚的队伍。
而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陈辉亭,就是从这支队伍里成长起来的,陈辉亭于193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并于1950年入伍参军,成了一名高炮部队的战士。
随后,陈辉亭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由于战功显赫,他先后担任高炮部队的排长、连长等职,1958年陈辉亭从高炮部队来到地空导弹二营担任引导技师。
后来,由于陈辉亭表现突出,他从指挥连长、营参谋长、副营长被一路提拔起来,并于1967年9月成为第三任地空导弹二营营长,担任营长不久,陈辉亭就遇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02奇怪的4架“美军战机”
当时,美军战机在越南执行轰炸任务,而且美军经常派4架左右战机组成编队,来我国领空挑衅,不过美军战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边界线附近徘徊,并不敢深入我国领空。
图丨严阵以待的高炮部队
这种时不时就打擦边球的行为,让我军深恶痛绝,每当美军战机来到边界线附近时,我军就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可美军战机却不进来,这让我军恨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1968年1月23日上午9时许,空七军指挥所发现,4架美军战机公然入侵我国领空,并从北部湾方向,快速朝地空导弹二营所在的宁明机场驶来。
见美军战机终于进来了,空七军指挥所连忙通知二营准备战斗,要求二营务必歼灭来犯之敌,陈辉亭接到命令后,立即拉响警报,要求全营做好战斗准备。
然而,就当所有事项准备完毕时,陈辉亭却开始不断踱步,额头上甚至紧张得冒出了冷汗,久经战场考验的陈辉亭并不是害怕美军战机,而是他隐隐觉得似乎有些地方不对。
因为这4架战机实在太反常了,他们竟然不是分散飞行,而是呈密集队形并列飞行,而且他们还非常大胆地在我国境内绕圈圈。
图丨陈辉亭
这明显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美军习惯,虽然陈辉亭判断出美军战机可能不按常理出牌,但这种明显是送死的行为,绝对不符合美军的作风。
就在这时,陈辉亭突然想到,他在早上去指挥所开会时,曾亲眼看到我军4架歼-6战机从宁明机场起飞,这4架战机能不能是自己早上看到的那4架歼-6呢?陈辉亭心里画了一个问号。
想到这一点,陈辉亭密切注视雷达屏上4架战机的情况,他越看越觉得这4架战机不像美军的,反而非常像我军的战机。
如果真是我军战机的话,万一打错了绝对会酿成大祸,不但珍贵的4架歼-6会被彻底摧毁,更重要的是歼-6上我军飞行员也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03接连请求核实战机身份
为了避免误伤我军飞行员,陈辉亭连忙让手下向空七军核实,早上起飞的那4架歼-6是否已经降落,并建议如果没有降落,不要飞到二营附近空域。
图丨歼-6战机
其实,陈辉亭想确认的就是,天上的那4架战机,是否是他早上看到的那4架,可空七军的回复却是,当天早上宁明机场没有起飞过我军飞机,并要求陈辉亭坚决执行歼灭敌机的命令。
获知此消息后,陈辉亭更加疑惑起来,因为他在当天早上确实亲眼看到有4架歼-6从机场起飞,怎么可能没有飞机起飞呢?
想到这里,陈辉亭又向上级报告,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测,请求上级一定要核实清楚,可很快上级的命令就发来了,还是要求二营坚决歼灭敌机。
此时,这4架战机已经飞到距离二营不足90公里的空域,情况万分危急,不管打不打都得做准备了,陈辉亭只能先下令将导弹接电,并要求随时做好歼灭敌机的准备。
与此同时,陈辉亭再次安排手下向上级指挥所请示,请求再核实一遍飞机的身份,可还没等到上级的回复,4架战机已经飞到距离二营65公里处。
图丨红旗-2防空导弹
此时,陈辉亭万分着急,他认为这里面一定存在某种误会,而且从4架战机呈密集编队飞行的姿态来看,也丝毫不像入侵敌机。
通常来讲,入侵敌机肯定会分散飞行,就算敌机诡计多端,也不会采取这种飞行方式,因为这就相当于排好队送人头,难道敌机想成为活靶子吗?
然而,按照导弹发射规则,陈辉亭此时必须下令开启无线电捕捉目标,并随时准备歼灭敌机,没有办法的陈辉亭只能下令:“前置法,导弹三发,17公里处歼灭敌机!”
随着陈辉亭的口令,导弹开始转动并锁定目标,只要陈辉亭下达发射指令,随时都可以朝天上的战机呼啸而去,此时上级也接连下令要求陈辉亭发射导弹。
04艰难抉择
此时,从程序上来讲,即便天上的战机真是我军的,并被陈辉亭打了下来,可他执行的是上级的命令,并且已经多次请示,理论上来讲,根本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图丨刚刚发射出去的地空导弹
但如果陈辉亭判断错了,那4架战机确实是美军的,而陈辉亭又抗命放过了美机,他事后必然会承担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且,如果真是美军战机的话,万一对方抢先用百舌鸟导弹对二营发动攻击,也将给二营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
可以说,如果单从个人利益得失的角度来看,陈辉亭毫不犹豫地执行上级命令是最正确的选择,也是风险最小的选择。
可陈辉亭担心,万一那4架战机真是他早上看到的歼-6,那被他打下来后将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为无论是4架珍贵的战机,还是4名优秀的飞行员,都弥足珍贵。
于是,陈辉亭决定,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把国家利益摆在最前面,哪怕事后自己将遭受处罚,也绝不能发射导弹。
图丨我军第一套地空导弹系统
此时,4架战机已经来到距二营17公里处,也到了最后的决断时刻,如果再不打,将彻底失去机会,引导技师已将手指放在了发射按钮上,只要陈辉亭下令,他将立即按下发射按钮。
上级见陈辉亭迟迟不发射导弹,接连下令要求陈辉亭执行歼灭敌机命令,甚至还开始斥责陈辉亭违抗军令的下场。
然而,陈辉亭心意已决,在上级第七次下达命令后,他依旧果断选择了抗命,而且为了防止引导技师因紧张而按下发射按钮,陈辉亭还小心的把引导技师的手从发射按钮上拿开。
此时,二营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陈辉亭为什么要这么做,并开始为陈辉亭感到担忧,不过陈辉亭反而轻松了下来,他对周围的人说:“处罚就处罚吧!反正不能打!”
05救了4架战机和4名飞行员
陈辉亭说完,就一言不发地站在了那里,其实他也担心是自己太敏感了,万一真是自己判断错了,承担责任是小,放走了美国战机绝对太不应该了,不过就在这时,指挥所传来命令:
“二营阵地上方的4架飞机是我军歼-6战机,立即停止一切攻击计划,4架战机现正在加速驶离该空域。”
图丨地空导弹
收到指挥所的命令后,二营立即响起了欢呼声,陈辉亭的判断没错,他拯救了4架珍贵的歼-6战机,也拯救了4名飞行员的生命!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陈辉亭连续7次抗命的反常行为,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家普遍认为陈辉亭做事严谨细心又忠诚可靠,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抗命。
可最初经过查询,并没有发现空中4架战机是我军歼-6的证据,所以才一再指示陈辉亭执行命令,不过也正是因为陈辉亭的接连抗命,各级领导开始了层层核查。
经空七军领导和宁明机场负责人联系,并认真核对,才终于查明真相,确认了空中4架战机的身份,这才连忙给二营下达停止攻击命令,同时要求战机开启加力,立即脱离二营阵地。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乌龙呢?原来,在当天早上,一架刚刚修好的歼-6,按照惯例需要进行一次试飞,可这架歼-6刚起飞不久,雷达信号就丢失了。
图丨机场上成排的战机
而且,这架歼-6的无线电也出现了故障,没法与地面取得联系,指挥所误以为这架歼-6在山顶盘旋,也就没太当回事,可这架歼-6却前往北部湾搞了个折返飞行。
特别巧的是,这架歼-6从北部湾往回飞的时候,它的信号又被雷达捕捉到了,地面指挥所见是从北部湾方向来的不明战机,就误以为是“美军战机”入侵我国领空。
于是,地面指挥所派4架歼-6紧急升空,准备拦截“美军战机”,这4架歼-6就是陈辉亭早上在指挥所开会时看到的那4架战机。
不过,那架维修后试飞的歼-6根本不知道这个情况,它按照试飞计划平稳地返回机场着陆了,可是4架歼-6也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们按照计划前往北部湾搜索,后又折返回来搜索。
由于这4架歼-6是紧急升空,没有做好相应预案,所以也被误认为是敌机,也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幸好陈辉亭勇于担当,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图丨地空导弹
06感谢
事后,时任空七军军长刘玉堤,专门带上那4名歼-6战机飞行员来找陈辉亭,当面向陈辉亭表达了感谢。
刘玉堤表示,如果不是陈辉亭勇于担当,顶住了重重压力,接连7次抗命,那空七军将出现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4名歼-6飞行员也当面对陈辉亭表达了感激之情,可以说就是陈辉亭救了他们的性命,陈辉亭则谦虚地表示,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图丨陈辉亭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陈辉亭的冷静缜密超出了普通人很多,他凭借着对4架战机的飞行密度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卓越的洞察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文/学史知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