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月圆之日,凉爽的天气加上盛开的桂花,准备上一壶清酒或者清茶,几份月饼、点心和水果,家人围坐,畅想着用美好和温柔的心,迎接有一年中秋节的到来。该准备的都准备了,独独差月亮如期而至,不知道今年中秋,月亮会不会露出脸来赏光。
每年的月饼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无论多少或贵贱。年少时和父母兄长一起过,长大后和自己的小家庭一起过,从无间断,从心底喜欢这样平淡美好的节日。唯一有变化的就是有时候会出现月亮的身影,有时候月亮被阴云挡住了,看不见,每年都会猜测:今年的中秋节会不会看见圆圆的,亮亮的月?
小时候,总会有一些中秋月圆的古诗词朗朗上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
似乎古时的月,在诗人词人的眼中,都带着淡淡的愁,愁相思,愁故乡,愁孤独,愁哀痛......
但我所见之月,凉凉如水,淡淡的银光照满夜色,不明亮,不黑暗,无阳光的刺眼,无暗夜的漆黑,清冷的光似冷非暖,似柔非强,这样的月色下,什么都变得清冷和温柔。特别是带上秋天的凉意和冷冷的花香,在我眼中,秋意下的月更多了一份凉和冷静,如人步入中年时,经历年轻时夏日灼灼的焚烧之后,留下如水般稳重与从容,冷静与理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