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唐朝289年之唐玄宗李隆基3

发布啦 0 0

全军覆没:营州(今辽阳)曾被契丹夺占,营州都督在幽州办公。此时,历史进入了玄宗时期,幽州大都督孙佺,欲收复营州,出兵二万多人,袭击奚、契丹,结果,被奚的首领李大酺伏击,全军覆没,孙佺等被俘。李大酺担心唐军报复,特将俘虏献给突厥,统统被突厥的默啜可汗所杀,突厥、奚、契丹连和扰边。

突厥失利:唐廷为了笼络与控制突厥,主动与其通好。默啜可汗于是派儿子杨我支入朝,提出和亲。玄宗李隆基允许将太子李愔之女嫁往突厥,只待婚期。因婚期老是得不到批准,默啜可汗派儿子同俄特勒,妹夫火拔颉利、发石失毕,率军围唐朝的北庭都护府,遭到唐军伏击,同俄特勒战死,火拔颉利逃走。

薛讷伐契丹:火拔颉利不敢回去了,干脆携妻子投奔唐军。并州长史薛讷,闻突厥败退,拟乘势讨伐奚、契丹,复仇雪恨。当时正值七月暑热,姚崇以天热出兵不利而劝阻。薛讷却认为盛夏草肥,是个绝好机会,可以一举破敌。玄宗李隆基对上次失败深为记恨,因此信任薛讷,命他统帅二万军队出击契丹。

薛讷失利:薛讷的步兵先到滦河,不意契丹兵四面埋伏,一齐出击,将薛讷包围。部将崔宣道等都逗留不前,遂致薛讷孤军陷入敌军,十死八九,薛讷只率数十人突围,向朝廷报告崔宣道等八人不作为,朝廷因此下令将八人全部斩首,且将薛讷官爵剥夺。这时,吐蕃入侵,又再起用薛讷,与将军王晙出击吐蕃。

吐蕃侵边:吐蕃自赞婆投降后,历经不断的和亲,到了弃隶缩赞时代,请求在唐廷的河西九曲地,为和亲的建城,后来水草丰美的九曲地为根据,又乘机入侵唐朝边境。公元714年,也就是开元二年,吐蕃宰相坌达延率军十万入侵临洮,进攻兰渭,鄯州都督杨矩吓得自尽。玄宗李隆基命薛讷、王晙,全力夹击。

王晙破吐蕃1:李隆基还再调集十万兵力,准备亲自去,作为后应。王晙是个有将才的人,受命西征,即率部二千先期出发。途中接报,得知吐蕃宰相坌达延驻在大来谷,连营数里。王晙说,敌众我寡要智取,选壮士七百人,命穿着吐蕃胡服,乘夜发动袭击,且对这些人说,你们劫敌营,不必杀人,只管大喊。

王晙破吐蕃2:山谷里,顿时杀声四起,那半夜中惊起的吐蕃军出营迎敌,被唐军四面拦杀,但见他所穿军服,与自己一样,还怀疑是本营变乱,一时无法分辨,只好持刀乱砍,模模糊糊的杀了一夜,等到天色亮了,唐军退去,那吐蕃营区的尸体,全是吐蕃兵的,无一唐军。坌达延检验尸首,数以万计,才叫苦不迭。

王晙破吐蕃3:王晙得知薛讷中途被吐蕃营地所阻,于是再召集勇士,出兵夜袭,来会合薛讷。吐蕃宰相坌达鉴于前次失败的教训,下令退军。不意却遭到王晙和薛讷的左右杀入,两路夹攻,杀得尸横遍野,洮水为之不流。于是唐军将军王晙,是继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张仁禀外,又一个威名塞外的名将。

历史评价:唐朝的贤相,前面有房玄龄、杜如晦,后面有姚崇、宋璟,可是,姚、宋是才识有余,而度量不足,看他们排挤张说,牵连到岐王李隆范,如果玄宗李隆基因此非要追究,辗转株连,岂不又是一场大狱?幸亏李隆基是个兄弟友爱的人。至于吐蕃没有信用侵略唐朝边境,因为他们不是我汉族,其心必异。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5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