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当官的大人,尤其是清宫剧。在清宫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官职名称。比如总督大人或者巡抚大人等。这些官职听起来都差不多,估计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只是让你仔细的去分辨这些官职名称,估计你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官职名称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吧!总体来说巡抚和总督都是文官,但是能调动地方兵权,其他都是武官,某些职位不受地方政府管辖!
总督
总督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他总管一些重要地区的军务和百姓的政治要领。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一品大员。品阶在很多官员之上。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巡抚
比总督的权力小一点,在清朝时一般为从二品。但是手中也有着不小的权力。类似于今天的省长职务!
将军
所有的武官都可称为将军,将军分类实在太多了!清朝封赠官阶:
武官封赠十八阶:
正一品授建威将军,从一品授继威将军;
正二品授武显将军,从二品授武功将军;
正三品授武义都尉,从三品授武翼都尉;
正四品授昭武都尉,从四品授宣武都尉;
正五品授武德骑尉,从五品授武德佐骑尉;
正六品授武略骑尉,从六品武略佐骑尉;
正七品授武信骑尉,从七品授武信佐骑尉;
正八品授奋武校尉,从八品授奋武佐校尉;
正九品授修武校尉,从九品授修武佐校尉。
汉武官官衔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大家所收悉的关羽则是一品大将军,张飞是车骑将军,赵云是镇东将军!
都统
都统就是古代武职官名。始见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兴兵攻东晋,征富家子弟年二十以下者三万余骑,置少年都统一人领之。''。唐及辽、金亦置。武官名晋太元中,前秦苻坚兴兵侵晋,征富家子弟二十以下者共三千馀骑,始设少年都统,为带领青年士兵之将官。
清末改革兵制,陆军从大将军至下士,分十四阶。副都统为第三阶,正二品,相当于旧制的总兵,有任统制官(中将)的资格。
提督
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从一品,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中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就台湾而言,台湾总兵或台湾镇所辖军队,通常属于福建陆路提督与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
总兵
总兵,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14世纪-17世纪初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之武官官名,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不固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朝后,军权归为各省巡抚提督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改为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一般来说,清朝在全中国设有总兵定员83名!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封神榜里的陈塘关总兵:李靖!
提督和九门提督的区别,士大夫和大夫的区别,各个朝代的大学生又有什么不同呢?咱们下期在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